引进国外管理人员要适度,引进高级人才,也要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引进国外管理,无论是否值得_外国人工作签证论文

引进国外管理人员要适度,引进高级人才,也要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引进国外管理,无论是否值得_外国人工作签证论文

雇用洋管理应适度,要引进高层人才,但也要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引进洋管理,到底值不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要论文,高层论文,成本论文,值不值论文,人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颖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逐年增加,“洋专家”、“洋上司”、“洋凤凰”、“洋主任”、“洋劳模”、“洋打工”这样的词也成了流行词汇。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在中国,每年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专业人员已经超过44万多人,其中近25万是“洋”人。这些人中95%以上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较发达省份。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的最新资料:目前,上海有来自世界126个国家的1.95万名外国人,其中,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九成。外国人逐渐在中国涉足管理方面的工作,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他们的管理经验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记者近日就这些话题进行了调查。

谁聘请了洋管理

记者来到国家外国专家局,这里是中国政府引进外国人才的归口管理部门,也是为中国企业和外国专家牵线搭桥的地方。我见到了经济技术专家司的王营副司长。身在这样的部门,他对中国企业渴求外国管理人才的问题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引进急需的外国技术专家。现在,企业不仅向我们要技术专家,还会专门到我们这里来寻求管理方面的人才。”四川的食品加工企业光友薯业公司,就是通过四川省外国专家局找了一个法国人做总经理,主管产品开发和市场方面的工作,据说,这名法国来的经理自加盟企业之后,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至于中国到底有多少洋管理,王营副司长说,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机构聘用洋管理的数量有很大不同,从总数看,担任企业高层领导的约占外国专业人员总数的30%,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约占40%。大体的情况是,在跨国公司和三资企业里担任高层管理的外国人最多,在民营企业里也有不少,但国企相对要少一些。另外,在高校也有一部分担任管理工作的外国人。但是,还没有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外籍管理人士。王营副司长说:“从政策上来讲,我们国家是鼓励外国人到国内担任实职的,这样有利于激励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除了一些部门和宪法规定由中国公民担任的公职外,外籍人士在中国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工作,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只要外国人从事的岗位不违反国家有关岗位规定就可以聘用。

王营副司长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引进外国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并专门为在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洋劳模”设立了“友谊奖”,外交、公安部门还为一些常来常住的外国专家发放2-5年的多次往返工作签证,国家外专局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为外国专家在华工作期间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所有聘用外国人做管理工作的单位,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外来的和尚会念什么经

很多企业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人才,可谓费尽了心思。这么用心去请洋管理,他们到底有什么优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洋管理的同事们一般喜欢用下列词汇来形容他们:思维方式独特、条理清楚、效率高,这些词汇基本上概括了洋管理在工作态度上的共性。也正是这些素质使得那些跟他们一起工作的人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这些素质往往并不是公司聘请他们的全部原因。因为他们还具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如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通晓国际管理理论,具有较好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视野开阔,掌握丰富的资源,有一定的个人影响力等等。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洋主任”、原美国工程院院士萨文迪先生,来中国工作半年后,他不仅获得了清华大学师生的认可,还获得了媒体的赞誉。尽管就任时间只有半年,但他取得的成绩却不少,该系11人入选国际科学与工程杂志编委会,该系教授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使清华大学这个新诞生的系将影响扩大到世界范围。

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的话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希望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也能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技术,甚至是现成的产品和客户。”

洋管理身价几何

因为聘请一位洋管理不容易,并且企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因此他们的身价也就低不了。清华大学聘请萨文迪每年在清华的时间也不过两三个月,按照单位时间计算,萨文迪几乎成了全球身价最高的教授。那么,是不是中国给洋管理开出的价码太高了?

据有关报道,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为了引进两名国外的人才,承诺给予他们很高的工资,据说薪水也高得令国内人士瞠目,但是太保公司认为,这仍然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因为他们所能创造的效益远比他们的薪水要高得多。

但是,这样高的薪水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土”“洋”管理人才在收入上有比较大的差距,很容易引起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上的不平衡。其次,虽然很多企业“求贤若渴”,但这么高的“血本”还是有些出不起。因此,洋管理虽好,但对于囊中羞涩的企业来说,也只能望而却步了。不过,外国专家局的王营副司长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洋管理都身价惊人,有一些致力于帮助第三世界建设的退休专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他们的要价只限于基本的生活费和交通费。为了降低引进外籍人才的成本,许多企业还采取多次、短期的聘用办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加上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统文化的吸引,相信中国将来在国际高层次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会令世人瞩目。

洋办法会不会水土不服

说来说去,洋管理毕竟用的是洋办法,那么这些外国人的管理经验会不会在中国遭遇困难呢?记者拨通了福州大学中英Napier学院的电话,因为这里有一位澳大利亚来的学术委员会主任。这位洋主任名叫约翰,在中英Napier学院专门负责培训教师和制定岗位责任条例,学院的副院长陈龙告诉记者,“这个老外确实干得不错,院里已经决定奖给他和太太去三亚旅游的机会。”

在中英Napier学院还有一位洋管理——担任教务副院长的英国人摩肯,他的手底下管着一批中外英语教师。摩肯的成熟就经历了一个过程,他跟约翰刚开始合作的时候,曾联手制定了一个条例,上面不仅规定进入学院要“面带微笑”,还详细地列出了预防艾滋病的注意事项。没过多久,后一条就被删掉了,摩肯说,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发现,中国人不习惯这个。

除此之外,摩肯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协调他手底下的中国教师和外国教师。中国教师和外国教师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中国教师可以接受两个人住一个房间,而老外一个人就想住三室一厅的房子;中国教师灵活掌握上下班时间,早上晚些来,晚上也早些走;而老外是准时来,准时走;中国教师开会喜欢随机进行,并且喜欢在会上随机讨论;而老外开会提前一个星期就公布时间、地点、议程,会上遇到一个有争议的点也不许大家现场讨论,因为会议计划里没有预先安排。老外的条理有时显得有些教条,而中国教师的灵活在老外那里就是“随便”,日子久了,难免产生小摩擦。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摩肯的本事了,他既能用道理震住老外,也能用人情味安抚住中方教师,最后的结果就是能够得到手下所有老师的支持。摩肯在电话里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中国人并不难打交道,你看我娶的太太就是中国人。”看来,洋管理不能只用洋办法,土洋结合才是合理的选择。

洋管理还会更多

谈到洋管理的未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事与人才研究院院长王通讯告诉记者:现在中国请洋管理,总的来说是个好事情,表明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用人方面比较开放。而且按照世贸规则,自然人的流动是没有国界的。的确,树立“大人才”的观念,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吸引海内外优秀和顶尖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方面。王院长说:“中国其实早就有洋管理了,唐朝的时候很多大官都是外国人当的。”他说,他和他的同事们也经常谈论这个话题,有人还专门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

但王通讯院长也指出,中国在财力方面有限,具体工作上也各不相同,雇用洋管理应该适量适度,从自身情况出发。既要引进高层人力,又要尽量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避免国内人才的流失。

北京大学的学者焦国标先生说,中国古人讲究“德才能得”,即收入所得与德行才干要相配。只要有能力,不管土管理还是洋管理都应获得高薪。从目前来看,中国仍有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也有进一步引进洋管理的空间,关键是我们要“唯贤是举”而不是“唯洋是举”。另外,在待遇问题上也应该考虑本土人才与外国人才在使用上一视同仁,尽可能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及分配制度。

如何聘请洋管理

李卓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进国外人才对于弥补国内一些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短缺,促进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聘请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洋管理呢?

从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来看,聘用外国人当管理人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中介”牵线搭桥。例如,可以通过外国专家局认定的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由他们介绍合适的人才;也可以通过猎头公司,由他们在网络的人才中为企业物色一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通过互联网络和国际长途电话到中国的猎头公司找工作的外国人还真不少。他们除了寻找一般的工作机会之外,也期望在中国找到一个能提供一定职位的高级管理工作。很多老外为了能在中国的公司谋到一份好一些的工作还专门参加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也就是被称为“中国TOEFL(托福)”的考试,因为这是到中国工作的一个很有分量的资本。

还有一种途径是企业自己通过合资、合作、引进设备、技术,以及利用商贸洽谈、商品技术交易会等各种机会发现适合本企业的人才,然后通过合法的程序办理手续引进人才。当然,也有一部分洋管理是由我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直接出资聘请的,还有一些洋管理是按照我国与外国政府间、国际组织间的协议、协定,执行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受聘而来的。

至于聘用期限、薪酬等问题,则可以通过合同,按照《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来解决。

标签:;  ;  

引进国外管理人员要适度,引进高级人才,也要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引进国外管理,无论是否值得_外国人工作签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