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经济体制论文,发达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综合经济模式”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变迁与调整,实际上就是市场与政府在该体制中的“定位”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从20世初以前的“自由市场”原则,到后来的重视政府作用的凯恩斯主义,再到80年代后重新重视市场力量的新自由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调整。对于调整后所形成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可以用“新综合经济模式”来形象地概括其特点。在这一模式中,发达国家通过私有化、降低边际税率、使金融系统自由化、公开国际收支的资本帐户和解除管制等一系列措施,使市场的作用重新受到了重视;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它被看作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根本力量。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保持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仍被看作是政府行使其作用的基本目标。
具体看,这种“新综合经济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以私人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自由企业制度
自由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私人财产所有权,私人财产受法律的保护而神圣不可侵犯。每个人可以自主地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财产,可以用之进行投资,取得投资收益,也可以用于自己的消费。在切身利益的驱动下,个人会选择最有利的领域来使用自己的财产。虽然政府也拥有一定比例的财产,但私人财产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在自由企业制度下,每个人都有权利自己创办和经营企业,只要依法办理登记,承担纳税义务,就可以成立新的企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生产经营规模,均由企业自行决策。当然,盈亏由企业自己负责,严重亏损的企业则应依法申报破产。
2.以市场竞争力量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
对于一切经济制度,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分配现有的稀缺资源。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即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经过市场来进行。所谓通过市场,主要是通过竞争。这里的竞争被理解为是一种尽可能地、无阻碍地实现技术和经济进步的基本形式,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竞争;只有在竞争中,自由的价格才能产生最佳的市场信号作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企业在市场上按照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自由地进行决策,这种决策也是通过竞争来进行协调的。这种通过竞争协调经济发展的思想是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当然,这种竞争是各经济活动主体在有充分决策自主权的基础上,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的有效竞争,而不是放任自流、不择手段的,也不是通过竞争对手之间的协议或君子协定加以限制的。这一点正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和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之间的重大差别。
3.以财政金融杠杆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为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总体上,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两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为实现某种经济目标,在政府收入与支出上所做的种种行政性经济决策。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政府税收与支出的变动,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借以稳定物价,保障就业。
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来影响利息率的升降,进而影响投资及消费,达到增加或减少有效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货币政策包括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金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这三种手段均通过中央银行来贯彻、实施,被称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法宝”。
4.以健全的法制为市场秩序的保障
发达国家在经济立法方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政策法规化”,也就是说,政府几乎每项政策主张,总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其法制化,并在实践中推行,或者说每一次的政策都有相应的法律作保障、后盾。这样使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经济活动朝着法制化、有序化的轨道进行。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进入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新的现象开始改变整个世界经济,从而使这一时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把这一时期看作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或知识社会转变的阶段;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则把它称之为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时期。在这个重大的转型变化中,出现了许多以前人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需要重新认识的重大问题。这其中,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就是人类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
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有时也被称作信息技术经济、数字经济,在美国则被称为“新经济”。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知识经济就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而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和高增长这样“三高一低”的特点。
新经济具有如下的主要特征:(1)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包括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创新等。(2)人力资源。从根本上说,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也是推动知识经济的第一驱动力。(3)竞争。新经济造就了规模空前的竞争,竞争也带来了机遇。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下,地理距离已不再是竞争的障碍,全世界的经济实体都面临着同样的竞争,惟适者方能生存。(4)速度与效率。速度是新经济最引以为自豪的特点,其深层含义是在营销结构上改变了过去的经营方式。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在相当程度上对经济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并且造就了“垂直营销”,使产品和服务能够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转的效率。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很高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随着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扩大,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由科技革命带动的交通运输、通讯网络和工业自动化使生产和流通实现一系列新的突破。在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驱动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活动急剧增长,生产诸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大大扩展,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日益冲破民族国家的束缚和限制,使世界经济各个领域呈现全方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三、新形势下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则使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联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因应措施,其经济体制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调整。
1.在追求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平衡的同时,政府的导向功能得以增强
相对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变化就是由生产实体产品的经济转移到奠基于知识的生产与运用的经济。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相互影响的变化:一是商品价值来源于知识。以往,价值蕴含于生产的数量,但今天,正规的产品是基因组序、电脑条码或是标志图案。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时常强调的,在这种世界里,商品价值决定于它们内含的知识,而非实际数量。二是新的市场扩张动力来源于暂时的垄断。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的基本假定之一是,“完全竞争”既是资源配置模式,也是经济收益分配模式。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全竞争是常见的。但它被假定为经济受外部干预即垄断、专利保护、政府管制的结果。但是在知识经济中,不完全竞争似乎是经济本身固有的。举例而言,它意味着生产任何商品的唯一诱因是为了取得暂时的垄断力量,通过对知识的早期应用和开发(即通过现在所说的“学习曲线”)获得这种垄断力量就成了新经济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刺激。
正是由于上述变化,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注重的是材料、能源的生产、流通、交换与消费,所以汽车、钢铁、化工等就成了工业社会的主导产业,托夫勒形象地把它们称作为“烟囱经济”。但是,知识经济注重的是知识的生产、流通、交换与消费。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研究与开发”成了最重要的部门。
这种情况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竞争的优势已经不再属于那些最大的,或自然资源最丰富的,或资本最雄厚的国家。相反,在全球经济中,智能开始主宰一切。善于创造新知识,把新智能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国家,在未来的年代里就能更快地走向繁荣昌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政府继续奉行“解放市场力量”的政策。逐步废除使各个经济部门脱离竞争和加重企业负担的、没有成效的经济管理条例。放松对产品和劳务价格、企业经营范围和企业进出口的限制,以打破垄断,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鼓励企业竞争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也作出了较大的制度创新,以期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同时,也能提高政府干预的效率,从而达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更好的结合。
具体地,发达国家政府的政策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范市场,促进竞争。维持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既是促使各类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也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力量。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作用主要体现为二:一是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使知识通过法制渠道进入经济。这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创造者和发明家的利益,提高了它们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应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法制。二是通过执行反垄断法,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在知识社会,虽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是为了获得早期暂时的市场垄断,但长期、持续对该行业的垄断却会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通过规范、限制企业垄断市场的行为和其他不正当行为,能够达到保护小企业、限制大企业、鼓励竞争的目标。
第二,实施产业扶持政策,促进知识产业的发展,提高知识分子的国际竞争力。1993年2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了题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增强经济实力的新方向》的总统报告,提出了政府的高技术战略和政策,首次把“信息高速公路”放在突出地位。为了完成这一宏伟战略,美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具体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加强政府对科技发展和创新活动的领导。美国政府设有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负责制定国家科技规划和政策,克林顿执政后不久便下令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呼吁以科技发展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新方向。二是通过政府计划组织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创新活动。如“信息高速公路”战略的提出,实际上为今天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三是通过政府资助和国家科研机构支撑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虽是主体,但企业的性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决定了它主要根据市场需要从事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然而没有基础领域内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应用领域的大发展。耗资大、风险高的基础科学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关系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则主要靠政府资助或由国家科研机构承担。因而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
第三,把发展教育提到空前的高度,以此提高国民素质,为知识经济奠定坚实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关键,知识的主体是人,是高素质的人。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仪器设备,谁就掌握了最新的信息,谁就掌握了在竞争中获胜的主动权。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发达国家普遍感到人才匮乏。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看,它们国内的高科技人才已是相当可观,如美国已达96.3万人,德国23万人,法国14.6万和英国14万人,但这些国家依然感到还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它们除在全球范围内招纳高科技技术人才外,把更主要的力量集中在发展国内教育上。例如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基本上保持在占国民生产总值7%左右的水平。克林顿总统竞选连任后制定了以10项原则为基础的教育计划,其目标是确保每个美国人都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它要求8岁以上的儿童人人必须能读会写,12岁以上的青少年人人必须学会上因特网,18岁以上的青年人必须能读大学,成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些措施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大批优秀人才的诞生,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保证国内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发展,国际经济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强,各国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各国间的利害休戚相关的局面。一国的经济活动与政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日益增长的影响,而一国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及经济活动的效果,在更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别国的政策和行动。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国之间摩擦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为了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了使矛盾不致于发展到对抗的地步,避免在斗争中两败俱伤,便产生了各国间进行磋商与协调的共同要求。
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协调,就是由国家出面,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联合调节。这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调节经济职能向国际领域的发展。国际协调的内容十分广泛,在这其中,对资本国际流动的调节是其中心内容。协调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通常被称为“布雷顿森林机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1944年建立联合国的谈判而成立的。这些机构在二战后曾为国际经济运行作出过积极有益的贡献,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发现它们对这些经济组织的依赖性正变得越来越强。尤其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使得这种认识更加强烈。当然,在维护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功能和推动其不断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一直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
第二,努力推动一体化经济集团的发展,借以进行国际经济协调。一体化经济集团比国际经济组织具有更高的调节目标和更明显的调节效果,是最有效的国际协调方式。通过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一体化集团,能够较为有效地协调成员国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如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可协调各国的贸易关系和贸易政策,组织经济联盟,则可进一步协调各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各项经济政策,形成一种超国家的国际协调机制。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推进一体化经济集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推进。欧盟以法律形式约束成员之间的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则以协定的形式实现地区内的贸易自由化。通过这种一体化经济集团,发达国家期望能在区域内部实现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协调,从而达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转。从更广泛的空间看,发达国家则在努力地推进开放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亚欧会议(AESM)的发展,通过协商的方式,它们可以稳定与推进同这些开放的组织内其他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
(3)增加政府间交往,以此协调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与政策。同以往相比,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举行政府首脑间的定期与不定期会晤,已成为一种加强与别国经济协调的最重要的方式。从国际范围内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目前已发展为每年举行的例会。通过这种最高层次的会议,发达国家对面临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彼此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货币、金融、能源、东西经济关系以及南北经济关系等问题。“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已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一种经常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