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党实现现代化的五大规划_邓小平理论论文

建国后党实现现代化的五大规划_邓小平理论论文

建国后党为实现现代化做的五次重大部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现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如何尽快把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这是全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理想追求。为了实现现代化,建国以来,党对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作过几次重大的部署和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形式。中国人最早梦寐以求的是工业化,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也是要实现工业化。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1952年底,党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并且把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规定为总路线的主体和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那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呢?当时估计,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时间。既然完成总路线需要三个五年计划,而总路线的主体又是工业化,因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时间是三个五年计划。不过,这时党的头脑是清醒的,认识到三个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其实还只是奠定一个基础。

党之所以把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并把时间规定为三个五年计划,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一是我国现代工业十分落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党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深切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到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还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美国与我国更是处于军事对峙状态,这也说明要想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因技术落后而挨打,就必须逐步而又尽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特别是要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工业。

二是苏联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影响。苏联当时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在资金、技术和人力上给予了巨大的支援并对中国“一五”计划予以了直接指导,这就使得中国的经济计划和经济建设深深打上了苏联的烙印。苏联是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照搬了苏联的模式,甚至在完成工业化的时间上也机械地参照了苏联的经验。苏联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到1933年底就取得决定性胜利,工业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70.4%。苏联认为这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若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算起,一共花16年,若从1924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算起大约10年即两个五年计划。我党对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进行过测算,并据此提出中国从1953年起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这种方法未免有点简单化,更何况以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70%以上作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亦并不科学。

从1953年起,党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工业化也开始起步。到1956年,原设想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而结束。然而总路线的主体——国家的工业化却并没有随着过渡时期的结束而完成,尽管“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要完成原定工业化目标,还需要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对工业化这一主体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应该说效果是好的。但认识上也存在片面性,对农业、轻工业没有予以足够的认识。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在提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强调要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从而实际提出了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遗憾的是,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里,中国走的实际上仍是一条以重、轻、农为序的工业化道路,以致造成20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没有更大改善,工业化的目标亦未能实现。

十五年:“超英赶美”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苏联提出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和进入共产主义的目标,毛泽东则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中国15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同年12月2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致词中,正式宣布了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的赶超英国的口号。15年赶超英国口号提出后,急于求成的思想进一步膨胀,赶超英国的时间也一再缩短。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说,如果钢铁5年达到4000万吨,可能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就能赶上美国。这次会议内定7年超英,15年赶美。而到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时,则认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就可以超过英国,赶美也只要7年就够了。

15年“超英赶美”战略的提出是有其由来的。

首先,这是当时全党和全民族多数人的良好愿望。1957年11月提出15年“超英赶美”战略后,毛泽东多次说道:我们这个国家,吹起牛皮来,了不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炎黄子孙,等等,但就是钢赶不上比利时,粮食亩产很低,识字的人只那么一点点,因此,过去帝国主义欺侮我们,现在世界上的一些人,比如美国的杜勒斯等,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毛泽东提出15年“超英赶美”,就是希望中国尽快富裕和强大起来,以赢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1957年11月他在莫斯科说得很明确,他说:在15年以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我们应当争取15年的和平。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没有人敢和我们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15年“超英赶美”目标的提出,一时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这表明这一赶超战略不是毛泽东一个人头脑中产生的,而是反映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良好愿望和共同要求。

其次,这是在胜利面前骄傲和急于求成的产物。在一连串胜利面前,党和毛泽东过分相信和夸大了主观能动作用,以为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群众运动的方法,就能创造出世界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而广大人民群众也都愿意相信,有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似乎中国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把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得过于简单和容易。“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后,党内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发展起来,认为“一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的常规应该打破,要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经济建设上来一个“巨大的跃进”。这时,毛泽东开始改变他50年代初关于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50年甚至100年时间的观点,认为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想像的那样长的时间了。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毛泽东提出了15年“超英赶美”的战略。

为了实现“超英赶美”战略,思想上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大批所谓“右倾保守思想”和所谓“观潮派”、“秋后算帐派”;政治上制定了以“快”为灵魂的,以“多快好省”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其结果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经过挫折和碰壁,毛泽东对15年“超英赶美”战略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不得不放弃这一战略。1961年9月,毛泽东同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再次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即是说,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美国,不是15年能做到的,而是需要“100多年的时间”。

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有一个过程。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思想。

1964年12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周恩来指出:“我们的总目标就是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两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不久,1966年就发生了席卷全国的政治大风暴——“文化大革命”。这样,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努力被打断,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被搁置起来。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全党的大局和奋斗目标。但1976年初开始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努力再次被打断。

1964年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1975年重申这一目标,这对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生产和建设事业以很大鼓舞。四个现代化运动是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相对立的,是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它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也不能不夭折。粉碎“四人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现代化运动才又重新发动了。不过,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回头审视它,我们也得承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虽然是有重要意义的,但这一目标很笼统、抽象,未经科学的论证,尤其是要求在本世纪内实现是不切实际的。

23年:现代化远景蓝图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1978年国民经济获得较快恢复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这集中体现在对23年的设想与十年规划纲要中。

1977年11月全国计划会议提出了关于今后23年设想的《汇报要点》,拟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23年的设想是: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粮食达到13000-15000亿斤,钢产量达到1.3-1.5亿吨。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现出了明显的冒进倾向。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现代化远景蓝图:要求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产国家;许多省的工业水平要赶上和超过欧洲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农业生产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要自动化,交通运输要大量高速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还讨论了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十年规划纲要提出,到1985年农业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按人口平均的轻工业产量有较大增长,钢铁、原煤、原油、发电量等产品进入世界前列,石油化工、电子等新兴工业发展成为较发达的工业;基本实现机车的电气化、内燃化,公路和内河运输、远洋和航空运输都有较大发展。据此,规划提出今后8年将新建和续建12个大型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八大煤炭基地、十大油气田、30个大电站、六条铁路新干线和五个重点港口。这样宏大的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不论从我国的财力、物力、技术力量、资源和建设周期来说,都超出了实际可能。纲要虽未正式公布和下达,但在实际工作中起了不好的作用,使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冒进,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更加严重失调,以致不得不从1979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由于不顾国力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相对于1958年“大跃进”而言,这次冒进被称之为“洋冒进”。不可否认,当时拟建和始起的项目有的后来建成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这一庞大的计划是不足取的,是事与愿违的。

这次“洋冒进”的发生,其特定的原因在于:

一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把我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而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有急于把耽误的时间尽快夺回来,把拉大的差距尽快缩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当时中共中央对现代化远景蓝图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美好憧憬。

二是由于当时政治上仍是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上“左”的指导思想未能进行清理甚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抬头,对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缺乏全面深刻分析,对“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的灾难估计不足,因而在经济建设上滋长了急于求成的倾向。

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邓小平形成了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中央对于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正是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基础上,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时,首次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提出实现“小康”的目标后,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又反复讲到这个问题,理论界也对此作了研究和论证,认识逐渐明确。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水平就作为战略目标正式提出来了。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强调和阐述了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三步走”战略目标是怎样提出和逐步形成的呢?

首先,它是基于对中国现实国情的认识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深入探索国情,反思历史,逐渐认识到“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在本世纪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改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是说不是达到西方现代化的水平,而是实现“小康之家”。由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还有不少地区和人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因而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才是实现“小康”。在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下一步即第三步目标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党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将延续到下世纪中叶,因而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也要到下世纪中叶。

其次,它是随着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而逐步形成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前,党即开始酝酿分几步达到比较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但在1984年,明确提出“三步走”发展目标的条件还不具备,因为十二大提出的“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尚待检验。十二大提出“小康”目标后的1982到1984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大大超过了“六五”计划规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使党和邓小平同志确信“翻两番”、实现“小康”的目标是能够达到的。考虑到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目标,因而邓小平从1984年起开始进一步设计到下世纪中叶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1984年、1985年,邓小平的提法是到下世界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986年后,邓小平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为这更为切合实际,同时也可能避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情绪。到1987年,我国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完成基本实现,这就使党和邓小平同志更加胸有成竹,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轮廓看得更加清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87年党明确提出并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总结建国以来党关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五次重大部署可以看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四次重大部署均存在急于求成、目标过高的问题,虽然目标美妙诱人,但是终都不得不落空。同这四次现代化部署相比较,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它是切合实际的;第二,它是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和落脚点的;第三,它是明确的、具体的、定量化的;第四,它是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除这四点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完成三步战略目标,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即是说,这一目标已不是仅仅实现传统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而是要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为此,党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理想如果离开了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就会变成空想;然而理想若是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就会变为现实。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全国人民正在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可以确信,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理想必将变为现实。

标签:;  ;  ;  ;  ;  ;  

建国后党实现现代化的五大规划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