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福[1]2004年在《基因组芯片制备及其在筛选肿瘤相关基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高危常见病。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不仅涉及到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失常,而且涉及基因组的重排。寻找新的肿瘤相关基因是目前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传统的方法基本是分别对单个基因进行研究,然而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每一个基因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因此,要揭示肿瘤在基因水平的本质,更有必要从基因组整体来研究。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DNA芯片技术,使得这种必要成为可能。 本研究以K562细胞和人外周血白细胞(WBC)为材料,利用限制性显示和分子克隆技术,分别构建了K562细胞和健康人WBC基因组DNA片段文库。并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出400多个基因组DNA片段,以纯化的PCR产物做探针,制备了K562细胞和健康人白细胞基因组DNA芯片。然后,分别抽提K562细胞和正常人WBC基因组DNA,用Sau3AI酶切,并将酶切产物加上人工接头,用限制性标记技术,标记上荧光标记物Cy3,将标记好的K562细胞基因组片段和WBC基因组片段分别与制备的基因组芯片杂交。芯片杂交结果经扫描分析发现K562细胞肿瘤特异性基因42个,正常人WBC特异性基因16个。进一步序列分析证实,在K562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中有一个为BCR(breakpoint cluster gene)基因,另外还有部分转录调节相关基因。 研究结果表明,我们自制的K562细胞基因组和正常人WBC基因组DNA芯片,可以成功地直接应用于筛选肿瘤相关基因,为基因组水平研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基因功能和寻找新的肿瘤相关基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冠潇[2]2008年在《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系SKOV3及其在裸鼠体内建立的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亚克隆SKOV3-pm,为卵巢癌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以期寻找卵巢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从而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标记和靶基因。方法将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与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SKOV3-pm分别通过HE染色、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平板克隆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等方法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鉴定确认。采用功能分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以及二维液相色谱分离(PF-2D)结合质谱鉴定技术高通量、高敏度地筛选与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结果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pm与非定向转移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相比较,在生物学特性方面:体积变大且不规则,核分裂相增多;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倍增时间缩短,增值能力和侵袭能力亦有显着增强。基因芯片结果:筛选出47个基因上调表达,13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基因编码产物涉及癌基因、转移抑制基因、组织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细胞粘附/细胞-基质作用因子和细胞凋亡。SELDI蛋白芯片结果:质荷比(M/Z)为6971、7475、9089、9453、10103、11655的胞浆蛋白及质荷比(M/Z)为4746的分泌蛋白在上述两种细胞株中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表达。PF-2D结合质谱技术:筛选鉴定出13个差异蛋白,分别是H3组蛋白家族3A、载脂蛋白E受体-2、亨廷顿互作蛋白E、SH2D1A蛋白、脂肪细胞衍生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变体、串珠状纤维结构蛋白1、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诱导型)等,其中9个蛋白在SKOV3-pm中高表达,4个在SKOV3中高表达。结论筛选鉴定出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以及蛋白产物,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此外,基因表达芯片和蛋白质组学各项技术与卵巢癌淋巴结体外转移细胞模型相结合,为肿瘤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目的本实验室已成功建立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系,通过对其体外增殖和侵袭的生物学行为进行鉴定和验证,为后续实验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与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SKOV3-pm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细胞分裂指数;绘制生长曲线描述各组细胞的生长速率;采用平板克隆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pm与非定向转移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相比较,体积变大且不规则,核分裂相增多;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倍增时间缩短,增值能力和侵袭能力亦有显着增强。结论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SKOV3-pm与非定向转移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相比较,在体外仍然保持着高增殖能力和强侵袭能力,满足后续实验对细胞的要求,使得下一步进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成为可能,为卵巢癌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目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系SKOV3及其在裸鼠体内建立的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亚克隆第二代SKOV3-pm2、第叁代SKOV3-pm3,为卵巢癌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本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上述叁种具有不同淋巴道转移能力的细胞亚系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寻找卵巢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从而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标记和靶基因。方法采用TRIZOL一步法抽提SKOV3、SKOV3-pm2、SKOV3-pm3叁种细胞总RNA,并进行浓度和纯度检测;取等量RNA逆转录合成并用AMPOLABELING-LPR(Linear Polymerase Reaction线性聚合酶反应)法标记的cDNA链做探针,混合后与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叁种细胞中差异性表达基因,并应用RT-PCR技术对其中2个表达差异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本实验共筛选出60个表达差异性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7个(ratio>3),将SKOV3-pm2、SKOV3-pm3与SKOV3比较均有上调的基因21个,剩余26个仅在SKOV3-pm2细胞中表达上调;表达下调基因13个(ratio<0.5),有1个基因在SKOV3-pm2、SKOV3-pm3细胞中共同表达下调,各有6个基因分别在SKOV3-pm2、SKOV3-pm3细胞中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上述发现的差异基因编码产物涉及癌基因、转移抑制基因、组织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细胞粘附/细胞-基质作用因子和细胞凋亡。结论卵巢癌高淋巴道转移的发生是多因素多基因之间通过相互调节、网络调控直接或间接导致,高通量、高敏度的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大量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对这些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的验证有助于找到淋巴道转移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并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此外,基因表达芯片检测与肿瘤淋巴道体外转移模型相结合,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目的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蛋白芯片分析筛选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频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株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将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系SKOV3在裸鼠体内建立了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亚克隆第二代细胞株SKOV3-pm2、第叁代SKOV3-pm3,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上述叁种具有不同淋巴结定向转移能力细胞株所提取的胞浆总蛋白和分泌蛋白,每种细胞分别采用CM-10型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和IMAC-3型固定金属亲和芯片检测。应用Ciphergen Protein Software 3.2.0软件对采集3组细胞的蛋白峰进行比较,峰强度相差0.5倍以上者定义为差异蛋白。结果获得CM-10和IMAC3两种类型蛋白芯片上SKOV3、SKOV3-pm2、SKOV3-pm3细胞株蛋白质谱图谱,对比发现:质荷比(M/Z)为6971、7475、9089、9453、10103、11655的胞浆蛋白及质荷比(M/Z)为4746的分泌蛋白在上述叁种细胞株中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表达。结论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固定金属亲和芯片和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可有效筛选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细胞株中的特异性表达蛋白,寻找到的差异蛋白与淋巴结定向高转移潜能密切相关。目的利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PF-2D)和质谱鉴定技术,筛选、纯化和鉴定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相关蛋白。方法应用二维液相色谱仪PROTEMELAB~(TM)PF2D和其配套试剂盒(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对卵巢癌淋巴结非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和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pm进行细胞株裂解液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包括每组细胞裂解样品按照蛋白质等电点(PI)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析,重复检测两次;将一维分离每个PI组分按疏水性再经二维反相无孔硅胶分离,重复检测两次;利用ProteoVue软件将UV光吸收图谱转换成对PI疏水性的胶图,采用DeltaVue软件比较升高或降低的差异蛋白。收集相应的差异蛋白组分进行胰酶酶解,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M-MS)质谱分析,MSFit软件分析系统处理数据和数据库查询比对,鉴定差异蛋白。结果二维图谱结果显示:在pH4.0-8.5范围内共有22条可重复出现的差异蛋白条带,鉴定出了13个差异蛋白,分别是H3组蛋白家族3A、载脂蛋白E受体-2、亨廷顿互作蛋白E、SH2D1A蛋白、脂肪细胞衍生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变体、串珠状纤维结构蛋白1、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诱导型)等,其中9个蛋白在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pm中高表达,4个在非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中高表达。结论鉴定出的差异蛋白可能与卵巢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卵巢癌早期诊断标记和药物靶标。
李刚[3]2013年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研究说明前列腺癌是在体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由一系列基因连续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所致。相同病理类型的前列腺癌可能是不同的分子疾病,即使是同一种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其突变的基因以及肿瘤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复杂的异质性尚无法准确预测,也解释了为什么一部分患者开始即对抗雄药物治疗有效而部分无效,其可能机制之一为前列腺癌细胞内同时存在激素依赖和激素非依赖克隆。目前对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尚无公认的标志物,如何在病理诊断时能初步筛选出可能存在的亚型,早期发现CRPC相关的标志物,对于指导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整合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方法,初步探讨CRPC有关的蛋白分型方法,开发早期诊断方法和疗效判断体系,探讨潜在的治疗靶点。目的:制备可同时检测7种人前列腺癌组织内蛋白的Elisa试剂盒,初步筛选与CRPC相关的指标以早期诊断CRPC,对前列腺癌内可能存在的不同亚型及潜在治疗靶点进行检测,为实现CRPC的早期诊断和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主要分3部分:一、采用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检测雄激素依赖性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原位前列腺癌裸鼠模型(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筛选出两种类型前列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基因表达谱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分子功能注释系统(Molecule Annotation System,MAS)进行数据分析。对ADPC和CRPC组织采用SILAC磷酸化蛋白组学高通量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蛋白功能研究,初步确定了Hippo-Yapl-mTOR及Raf/PAK2/Erk两条信号通路中的多个激酶在激素非依赖转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基因芯片与蛋白组学结果的比对和蛋白功能研究,筛选出CRPC高表达和有潜在治疗价值的蛋白。进一步选取BPH、ADPC与CRPC组织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基因芯片和蛋白组学筛查结果,参考文献报道及查阅前列腺癌蛋白数据库,初步确定有助于CRPC早期诊断和指导个体化治疗的蛋白作为检测指标。二、抗体芯片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制备及筛选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配对抗体。首先要利用GeneBank数据库查出7种蛋白相应的编码基因序列,用NCBI提供的BLAST系统分析确定其特异性序列,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行7种蛋白的基因全长表达,以表达后的纯化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5次免疫后检测抗体达到效价要求之后取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系进行杂交瘤的融合,筛选获得阳性的单克隆细胞株,挑选一只最佳克隆采用小鼠腹腔接种法大量制备单抗。多抗制备是以7种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共免疫5次,取血Elisa测定抗体效价,达到要求后纯化抗体备用。叁、利用7种单抗制备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20例人前列腺组织样本(5例BPH,10例ADPC,5例CRPC)进行7种蛋白进行检测,同时选取其中的一种蛋白(FKBP5)进行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以验证自制抗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同时为下一步开发定量检测的抗体芯片进行实验条件的初步探索和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条件的优化,探讨联合检测7种目标蛋白方法的可行性,初步筛选有助于CRPC诊断的指标,探讨其在指导个体化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共筛查出差异明显的基因651个,其中上调基因475个,下调基因176个,蛋白组学高通量检测发现ADPC与CRPC差异磷酸化蛋白200余个,通过基因芯片与蛋白组学结果的比对,并根据我们的前期研究和参考文献及前列腺癌蛋白组学数据库,我们筛选出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FKBP5蛋白、PIM-1蛋白激酶、神经降压素(NT、)环氧合酶-2(C0X-2或者PTGS2)、酪氨酸蛋白激酶(Lyn)、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7个蛋白作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筛选指标和潜在治疗靶标蛋白进行研究。2.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的重组表达7个蛋白,其中全长表达3个,部分表达4个。利用重组的7种蛋白免疫动物,共获得高特异性和高效价的7对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均>1:20000,WB以及IHC验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Elisa检测和抗体芯片的开发。3.多次实验优化条件后,初步开发出多指标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同时选取FKBP5进行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以初步确定前列腺癌组织中蛋白的具体浓度。初步检测结果显示Elisa与IHC染色有具有较高的符合率(85.7%),FKBP5定量检测初步确定了前列腺癌中FKBP5蛋白的浓度,为下一步开发能精确定量的抗体芯片提供了初步实验数据。结论:1.自行制备的7个蛋白的抗体可用于前列腺癌分子分型的Elisa诊断试剂盒及抗体芯片的开发,间接Elisa能够检测出ADPC与CRPC的差异蛋白,为建立CRPC早期诊断模型和指导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平台,为下一步开发多指标定量检测抗体芯片打下了基础。2.初步结果显示FKBP5,AKT,NT,PIM-1可作为CRPC初步筛查指标,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7个蛋白参与不同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作为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的潜在靶点,对其进行检测将有助于个体化治疗药物的选择。
周东蕊[4]2005年在《5'CpG岛甲基化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文中认为哺乳动物DNA甲基化主要指CpG岛的甲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模式,与基因激活、基因印记、细胞分化与发育、以及衰老和癌变等一系列生命过程密切相关,是当今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热点。虽然CpG岛甲基化的分析方法发展较为迅速,但因目前缺乏有效的高通量甲基化分析方法,以致严重阻碍了这些生命活动调控规律的研究。基因芯片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极快的一项技术平台,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快速自动等显着的特点,目前已应用于基因表达谱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等多项分子研究领域,CpG岛甲基化检测芯片也有所发展,但速度缓慢。针对这一需要,本论文发展了叁种类型甲基化检测芯片,为实现更高通量甲基化分析芯片的制备,还对CpG岛数据库的构建做了大胆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1)IGFBP7基因甲基化谱寡核苷酸芯片分析技术研究 IGFBP7是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编码基因,这种蛋白能够通过与IGF-2结合来调节细胞生长和抑制有丝分裂活性,对于卵泡发育及胚胎的生长发育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开发一种用于IGFBP7基因甲基化谱分析的寡核苷酸芯片。该方法的步骤为:提取正常人血液和人类乳腺癌组织样本基因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修饰过后的基因组DNA中甲基化的胞嘧啶保持不变,而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则转变为尿嘧啶,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引物为测序引物,也就是将引物设计在不含有CpG二核苷酸的位点上,结果导致所扩增区域未甲基化胞嘧啶转化为胸腺嘧啶,而甲基化的位则不发生变化。其中以正常人血液基因组DNA为阴性对照样本,而M.SssⅠ处理的(这种酶的处理可以导致所有基因组中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都发生甲基化)正常人血液基因组DNA为阳性对照。对于肿瘤样本,由于各个片断甲基化的状态不同,扩增的PCR产物就可能是各种甲基化状态的一种混合物。本研究针对PCR产物中18个CpG位点设计了6对寡核苷酸探针,每对探针包含2-4个CpG二核苷酸位点,其中一条探针与甲基化的靶序列的相匹配,另一条探针与未甲基化的靶序列相匹配。将探针固定在处理后的DAKO玻片上,然后与cY3标记后的PCR产物杂交,激光扫描仪扫描并分析杂交结果。采用阳性克隆PCR产物与阴性克隆PCR产物参比建立定量检测曲线。参比实验发现,对于每对探针,PCR产物甲基化水平与荧光信号强度比值M/(M+u)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本研究共检测了15对乳腺癌组织IGFBP7基因甲基化谱,发现所有样本中的所有位点甲基化程度都在
王远[5]2012年在《Array-ELISA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胃癌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新型候选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和验证,适用于大量临床样本筛查和多种标志物联合定量检测的需求日益增加,夹心法抗体微阵列(Array-ELISA)正在逐渐地体现出它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而如何根据特定研究对象,自主构建Array-ELISA测定方法则是发展该项技术的核心所在。受限于抗原和抗体的数量和质量,目前针对新型候选标志物的Array-ELISA技术开发尚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本课题以胃癌相关的蛋白质候选标志物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分析和解决Array-ELISA测定中的技术问题为切入点,试图自主构建胃癌候选标志物的Array-ELISA方法,并初步开发不同候选标志物组合在胃癌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我们首先根据本实验室的发现以及文献报道,筛选多个胃癌相关的候选标志物。立足于大规模重组蛋白质和抗体的制备,我们获得了大量的针对不同候选标志物的高专一性抗原和抗体。我们进一步开展了规模化的抗体配对筛选,以期得到同一候选标志物的多重配对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多种候选标志物的Array-ELISA构建过程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和评价,保证了Array-ELISA的定量重现性和准确性。最后,我们将自主构建的Array-ELISA测定方法应用于临床血清筛选,初步评价了新型候选标志物以及标志物组合在胃癌血清学检测方面的潜在价值。针对筛选的胃癌候选标志物,我们一共制备了27种标志物的43个重组抗原蛋白质、26种标志物的72个鼠源单抗和23种标志物的23个兔源多抗。在抗体配对筛选方面,我们获得了15种标志物的18个捕获单抗-检测多抗配对、15种标志物的18个捕获多抗-检测单抗配对和10种标志物的37个捕获单抗-检测单抗配对。筛选合格的配对抗体是多重免疫测定技术建立的基本要求,而合格的配对抗体又取决于它们的免疫测定过程中所具备的低背景干扰。因此,我们聚焦于配对抗体所产生的高背景干扰的原因,并进一步发展了改善抗体配对成功率的方法。我们发现,高背景干扰可能与抗体的亲和蛋白纯化过程或者酶标二抗的跨物种交叉反应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与抗体的小鼠腹水制备过程密切相关。我们首次提出了实验动物来源的亲异嗜性抗体污染是导致配对筛选高背景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采用小鼠腹水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的配对过程,我们采用非免疫小鼠血清封闭和抗原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等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乃至消除亲异嗜性抗体的背景干扰。经过点样、反应条件、非特异性吸附、交叉反应等一系列的优化工作,我们成功建立了可针对6种胃癌候选标志物联合定量筛查的Array-ELISA技术,点样变异系数不高于5%,检测灵敏度最低可达10 pg/mL,动态范围为4个数量级。我们将另一组含6种胃癌相关标志物的Array-ELISA应用于70例血清样本的初步筛查,发现MMP11、CCN1、 PRDX6、和PGC四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达90%以上的胃癌预测灵敏性和特异性。我们进而针对MMP11、GKN1、REG4、CK8和OPN五种候选标志物开展了Array-ELISA定量分析。在通过80例血清样本的筛选中,确定了这5种候选标志物对胃癌的预测可达到67%的灵敏性和80%的特异性。上述胃癌候选标志物的Array-ELISA初步筛查结果预示着该方法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随着更深入的技术优化以及大规模样本的测试,建立胃癌相关的高质量预测模型和常规的临床检测技术是完全可以期望的。
佚名[6]2004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文中认为项 目 名 称申请者姓名单 位 名 称1 微生物学学科 (104项)粘细菌的种属分子分类及菌株分子鉴别技术吴志红山东大学野生稻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及分子遗传研究谭志远华南农业大学中国鸡皮衣科地衣分类学研究赵遵田山东师范大学拟盘多毛孢属及邻近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基因组芯片制备及其在筛选肿瘤相关基因中的应用研究[D]. 彭桂福. 第一军医大学. 2004
[2]. 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研究[D]. 冠潇. 广西医科大学. 2008
[3].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 李刚. 天津医科大学. 2013
[4]. 5'CpG岛甲基化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D]. 周东蕊.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5]. Array-ELISA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胃癌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初步应用[D]. 王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20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J]. 佚名. 生命科学. 2004
标签:肿瘤学论文; 基因组论文; 甲基化论文; 肿瘤异质性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抗原抗体论文; 肿瘤论文; 淋巴结转移论文; 芯片论文; 前列腺癌论文; 细胞系论文; 科普论文; 癌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