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ε1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_陶佳

陶 佳

川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PLCε1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20例和健康对照个体520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抗凝血5ml,应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并用PCR-LDP方法行基因分型,探讨其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UGIC家族史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PLCε1基因分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携带AG/GG基因型家族史阴性个体、携带AG/GG基因型家族史阳性个体RSCC发病风险较高.结论 食管癌为常见癌变,在发生与进展中,PLCε1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人群ESCC发病风险标志物之一. 【关键词】 PLCε1基因; 食管癌; 进展; 机制; 研究【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6-02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的癌变类型之一,是环境以遗传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感染、吸烟与饮酒等均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生几率.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上,食管癌发生、进展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1].PLCε1基因为Ras原癌基因效应子,在肿瘤发生、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对于提高食管癌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通过比较,探讨了PLCε1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与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20例和健康对照组个体520例作为研究对象.食管癌患者均经内镜普查与本地医院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住院或门诊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内镜检查无消化道肿瘤(UGIC)个体.其中,观察组男性340例, 女性180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61.5±3.6)岁;健康对照组男性341例, 女性179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2.5±2.3)岁.通过询问获取两组患者吸烟习惯、家族史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血样采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5ml,放置于4℃冰箱中,并于采血7d后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其中,研究对象外周血DNA 提取用蛋白酶K 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1)将5ml外周血加入冷蒸馏水45ml,以2500rpm 速度离心15min,并弃上清,重复2~3次,直至红细胞全部裂解为止;(2)加入45ml0.1%Triton-X100,并以2500rpm 速度离心15min,弃上清;(3)加入3mlDNA 提取液,充分混合均匀,并悬浮白细胞;(4)加入10%SDS150ul,剧烈振荡,直至无凝块后;(5)将上清置入另外一个玻璃瓶中,在上清中加入8ml无水乙醇,并混合均匀;(6)弃70%乙醇,并将Ep管倒置,待乙醇发挥干净后,按照DNA 团块,适量加入TE溶解DNA;在4℃室温中放置24h以上,待其完全溶解后,测定DNA 纯度与浓度[3].

1.3  PLCε1基因分型分析使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分析PLCε1基因分型,分为两种基因类型,即rs2274223A/GSNP与rs11599672T/GSNP[4]. 1.4  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单体型频率与连锁不平衡分析,采用2LD 与EH 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向,以95%为可信区间. 2 结果2.1PLCε1基因rs2274223A/GSNP与食管癌的关联性通过PCR 与LDR 法检测两组患者的rs2274223A/GSNP 基因型,在对照组中,其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对照组rs2274223A/GSNP频率为69.5%、A 频率为30.4%、G等位基因频率为75.4%,明显低于观察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患者性别、吸烟史与年龄等分层分析,≥60岁存在较长吸烟史的男性,以及UGIC 家族史阴性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较高. 2.2PLCε1基因rs11599672T/GSNP与食管癌发生的关联本研究纳入的两组患者的DNA 血样标本,均使用PCR-LDR 法检测rs11599672T/GSNP基因型,对照组的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PLCε1基因中T、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3.4%、27.1%、72.5%级27.1%,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即与TT 基因型相比较而言,人群携带TG、GG 与TG/GG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发生的风险没有影响. 经校正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与吸烟史等,根据上述指标分层发现,携带TG/GG基因型对食管癌发生的风险没有影响,携带TT 基因型家族史阳性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较大(OR=1.46). 2.3PLCε1基因SNPs连锁不平衡与单体型分布分析通过采用2LD 软件分析PLCε1基因的两种类型,发现两个多态性位点之间,没有出现连锁不平衡状况.在人群中,单体型AT为最常见类型,在对照组中,其分布频率为55%,明显高于其他单体型频率,差异明显(P<0.05),增加了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OR=1.35,95%CI=1.09~1.72).具体见表1.

表1 PLCε1基因SNPs连锁不平衡与单体型分布与食管癌的关联性

3 讨论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是高发的癌变类型之一,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国地区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对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构成较大威胁.但是多数食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是已经是中晚期,虽然当前的手术治疗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患者五年生存率仍旧比较低.所以,为了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年限,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关键,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5].研究认为,UGIC家族史,会增加食管癌发生、进展的风险,其在食管癌发生与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磷脂酶C家族成员中,PLCε1基因包括羧基末端两个Ras相关结构域、CDC25结构域等,受小G蛋白调节,同时也受异源三体G 蛋白调节.所以,对于不同信号,PLCε1基因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将多个信号进行整合,可参与持续信号的产生.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认为在食管癌的发生、进展中,PLCε1 基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食管癌为常见癌变类型,在其发生、进展中,PLCε1基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人群ESCC发病风险标志物,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年限,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 SongC,HuCD,MasagoM,etal.RegulationofanovelhumanphosGpholipaseC,PLCepsilon,through membranetargetingby Ras.JBiol[ Chem,2001,276(4):2752~2757. 2] JinTG,SatohT,LiaoY,etal.RoleoftheCDC25homologydomainofphospholipaseCepsiloninamplificationofRap1-dependentsignaling.J[ BiolChem,2011,27(32):3301~3307. 3] 周荣秒.PLCε1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4] 尚晓庆,赵瑾.李峰.核黄素与食管癌发生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3(09):124-125. [5] 白伟哲,谭家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最新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21(03):1109-1110.

论文作者:陶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PLCε1基因在食管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_陶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