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大庙镇初级中学 122000
学以致用,是一切学习活动的目的。俗谚中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从中就能够看出物理这一学科的实用性。结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很多可以在生活中能够运用的知识。初学物理知识的学生都会感到物理难学,知识较为抽象,那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现象来阐释这些物理知识要点,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那么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有轻松自如的感觉。
在多年的物理学科教改实践中,我很注重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自己的物理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学效果明显,于是,我特此把自己的一点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的真实感受记述成文,与广大初中物理教学同仁切磋交流。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教师要想上好一节高效率的课,在课前充分备课是必要的。对于物理学科而言,教师备课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范围之中,应该把这个外延扩大,如果能够把当堂的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阐释课堂内容,那么学生就会易学、易懂。比如学习重力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就事先收集到了很多关于重力的材料,便于在课堂上讲解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及触地过程中保护羽毛;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抛秧技术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混浊。在讲授重力时,要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知道重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只要善于挖掘,生活中有很多和物理知识息息相关的内容。
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获得直观感受
针对初中课程压力比较大,学生学习生活枯燥,但学生都爱上多媒体课或玩计算机游戏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什么是声音》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各种动物发出的奇妙的声音,用波形可以把声音的传播方式形象地再现;在讲解《物态变化》时,能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在讲解《在光的世界里》给学生展示海市蜃褛、彩虹的形成等等。学生的注意很快就被吸引过来,很快就能把学生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这些问题更加直观。青少年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通过“识物”来“树理”,多媒体以其特有的音、像、动画的特点,能提供丰富多彩的直观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在仿真的物理情景中生动形象地学习物理知识,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传播教学信息时有实效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非常适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例如一次神十上的太空授课,教师不妨把这段视频材料多次向学生播放,其中所包含的关于重力等物理知识真是太奇妙了,学生一定能在看了之后,喜爱上物理学科;这些多媒体课件就是我们教师最好的帮手,它能形象直观地帮助教师把物理现象、物理情景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特点,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习实际巧设诱因,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的思路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要鼓励学生树立大物理观,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知识并检验物理知识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又交叉,物理知识应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学习应该走出题海战术的怪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物理教师应该树立大物理和课程开发的意识,不能再局限于课堂中的物理学,也不能再局限于几个老师带领几个学生去进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而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带领,全组老师行动起来,积极挖掘物理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课程资源,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物理科技实践活动内容更丰富、参与面更广、活动水平更高,做大做强、做成精品,逐渐形成内容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另外,除了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去进行物理探索外,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一些物理研究和物理创造,比如可以进行无线电制作、航模或车模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
总之,教师要懂得“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的道理。知识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这就要求教师更有效地利用生活知识组织好物理的课堂教学,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投身自然、投身社会,拓宽视野,从中学习鲜活、生动、饶有趣味的物理知识,学会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用生活现象来阐释物理知识,这样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就绝不会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真正的社会人才。
论文作者:王永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重力论文; 直观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