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乡镇政府绩效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乡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乡镇政府绩效审计,是指由独
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
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政府
及各隶属部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经
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进
行的审计及评价,并及时发现和反映存
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政府科
学管理、提高绩效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
活动。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
任审计的基础上,应当如何进一步开展
乡镇政府绩效审计呢?我们认为,应当:
一、建立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指标
1.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指标。对乡镇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应特别
注重对绩效的评价,以说明乡镇党政领
导干部的经济管理水平和业绩。在具体
评价时,要从反映乡镇的经济发展的重
要指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
廉政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财政性内控
制度的分析,评价其对财政收支的管理、
控制、监督是否健全,重大项目的决策程
序是否完善、财政支出形成的国有资产
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通过对事关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指标的分析,评价
其任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决策程序和
效益,当地政府的负债状况,管理和使用
财政性资金过程中贯彻公正、公平原则
的情况。其核心工作是检查、分析被审计
乡镇政府的经济活动以及在经济和社会
事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实事。
2.财政总预算执行效益指标。主要
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
规和国家有关政策,是否坚持“量入为
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审查支出预算是
否细化,是否坚持“人员经费按标准,公
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
则,各项标准、定额是否合理,大项支出
是否经过规定的报批程序,支出结构是
否优化,是否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审查收入预
算是否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一般预
算收入及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收入的增
长是否经过科学预测,收入来源是否真
实合法等。
3.部门预算的执行效益指标。一是
预算执行的遵循性指标,包括部门实际
收入占预算收入的比重、实际支出占预
算支出的比重,部门各项收入占预算各
项收入的比重、实际各项支出占预算各
项支出的比重,不合法收入占部门实际收入的比重、不合法支出占部门实际支
出的比重,专项收入预算执行的真实性、
合法性。二是预算执行的效益性指标。包
括部门运用财政资金履行公共职能的指
标。(如公安机关的破案率,政府下达的
各项考核指标完成率、环保部门的治污
率等,以及群众的受益率、社会的满意
率、标准的达标率等)、部门履行职能中
经费节约程度的指标、对财政资金的节
约程度和对地方财政增收节支的贡献指
标(如部门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及
收入增长率、部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重及其增长率、部门结余占财政年度
节余的比重等)。
4.建立审查评价乡镇政府所辖地区
(部门)经济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
有效性指标。
5.建立审查评价乡镇政府所辖地区
管理效果指标。包括所属地区社会总产
值增长率、所属地区国民收入增长率、所
属地区引进外资增长率、所属地区出口
创汇增长率。
6.反映所辖地区(部门)的利税上缴
的计划完成情况的指标。
7.反映行政机关对群众来信来访的处
理情况指标。如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率。
二、将乡镇长(书记)权力运行轨迹
作为审计重点
1.确定审计范围。要沿着财政性资
金的走向,把掌握资金额较大的财政、计
划生育、国土开发、教育等部门作为重
2.认定和评价乡镇长(书记)经济责
任。要把与乡镇长(书记)责任关联度大
的问题作为重点。应站在全面的高度,历
史的角度,辩证地分析、比较,注重从深
层次剖析原因,寻找规律。
3.把握经济责任的审计依据。对一
些乡镇部门的违规行为,不归结为乡镇
长(书记)的责任;对部门乱收费或明显
违反国家财经政策的行为,要认定其经
济责任。乡镇长(书记)经济责任审计只
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坚持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集中力量
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确保审计范围
与乡镇长(书记)权力覆盖的范围大致相对等。
4.重点关注对乡镇长(书记)经济责任的绩效的评价。包括重大的对外投资、基本建设、引进外资等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及制度建设,以及决策程序等。而尤其要关注其决策机制。
三、改进乡镇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
1.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审计方
法,进一步加深对审计对象的了解。一是
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审计调查灵活
性强,范围广、通过分析研究,可从宏观
层面提出审计建议,充分发挥效益审计
的建设性功能。二是注重全过程跟踪审
计。除了常规事后审计外,审计关口必须
前移,如对财政预算、固定资产投资等可
行性研究等,通过事前、事中审计可防患
于未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三是运用科学
的审计方法。除了运用传统审计方法外,
还要充分运用统计、数学及财政预算管
理等专业知识,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四是
注重后续审计。审计提出的建议是否被
采纳,取得了什么效果,充分体现效益审
计的服务功能。
2.通过法律、法规等方法,进一步制
定和完善乡镇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
准。目前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经济效益评
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结合政
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的特点来考虑。要
认真总结在政府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
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
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
统,操作性较强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要
在认真总结政府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
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的经验上,结合财
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出比较系
统、操作性较强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在
制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时,可以给出一
些原则性较强的定性规定。
3.通过培训、明确责任制等方式,全
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对于审计人员队
伍的建设,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
加审计人员的数量。二是提高审计人员
的素质。开展绩效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
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会计、审计、税收以
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具备数学、管
理学、统计学、运筹学、数量经济学、系统
论、人力资源管理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的
知识,而且,对审计人员的学识、经验、分
析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政府审计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