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俗故事、散文到学习杜郎口中学现状论文_吴文林

从俗故事、散文到学习杜郎口中学现状论文_吴文林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民族中学 211501

摘 要:本文从俗故事、散文出发,对学习杜郎口中学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学习杜郎口中学没错,关键是要得法。

关键词:俗故事 散文 杜郎口中学 异化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俗故事:一和尚和一屠夫为邻,两人都贪睡,便相约早上互为提醒,不误正事。和尚早起了就去喊屠夫起床,屠夫早起了就去喊和尚起床。多少年过去了,两人皆作古,但是和尚去了地狱,屠夫成了来世佛。要问为什么?原来屠夫喊和尚是去化斋行善,和尚喊屠夫是去杀戮生灵。因虽一样果却迥异。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并不是有了良好的初衷,就一定能达到美好的愿景。一旦这个初衷引发了恶性结果,事与愿违的不幸就难以避免了。特别是当这个初衷在教育之树上开花结果时,那将更是一场无法收拾的灾难。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模式一度被尊崇为教育界的奇迹,创造了当代教育的神话。作为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十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也被众多教育专家奉为经典,各路学习取经的教育有识之士蜂拥而至,一时间全国教育界刮起了“杜郎口之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从散文的角度解剖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现状,其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理论的探讨,忽视实践的尝试

杜郎口中学作为一个教育改革的个案,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模本。美中不足的是我们教育界的同仁对于理论的探讨要远甚于实践的尝试。各种理论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各种评论专栏铺天盖地,似乎已经把杜郎口中学研究得透彻了,分析得到家了,咀嚼得入味了,可事实上,除了这些理论的兴盛和繁华外,我们几乎看不到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成功的“杜郎口中学”了,这实在有违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的初衷,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杜郎口中学掀起的教育革命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的空谈,“想与做”一定要紧密结合起来,跛足前行的教育之路注定是坎坷的和没有希望的,我们更希望看到愈来愈多的学校和教育同行加入革命的队伍并成为主力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只有成功的实验成为一种常态,我们才敢说和才能说教育革命取得了成功。

二、重视精髓的吸收,忽视糟粕的摒弃

杜郎口中学精心打造的高效课堂模式确实有别于传统课堂,其课堂景象的精髓是:目中有人、放中巧收、闹中讲静、乱中蕴序。前去观摩学习者的溢美之词铺天盖地而来,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种花的多,栽刺的少;吸收精髓的比比皆是,摒弃糟粕的凤毛麟角。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我们别忘了外来经验本土化会有排异现象的发生,也就是水土不服的情况时有存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教育者来说,不能用改革的热情和好心,办了误人子弟的错事和坏事。我们不能“近视”和短视,应该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轰轰烈烈的改革背后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学生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必将审美疲劳;教师深陷导学案的泥潭,困苦不堪;违背学科和教学规律,将因材施教和教无定法的教育法典抛到九霄云外……

三、重视学生的作用,忽视教师的地位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杜郎口中学也不例外。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从头至尾都是课堂的主角,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展示还是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他们似乎都成了“全能战士”,教师只是课堂的影子,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已。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师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是有效和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现状却都是由学生评讲,听课效率如何保证?上课要有学生展示,为了完成导学案的内容,教师一节课说话不超过5分钟,只能站在一边给学生记分,哪怕有那么一丁点的灵感都只能生生往肚子里咽。教师的地位不仅被弱化、淡化,甚至是影子化了,而这些往往被后来的学习者尊崇为课堂改革的闪光点,不亦悲乎?

杜郎口中学的精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众多的效仿者本着拿来主义的思想,盲目从实用主义的功利角度出发,不分校情、学情和班情,照搬照抄,嫁接出来的则是教育的怪胎。“存在即合理”不应该是停滞不前、姑息纵容的理由,因为这里的“合理”可能是即将成为“不合理”的“合理”!

教育的理想是理想的教育!如果说教育的最闪光的核心,我认为其实就是“实事求是”了。“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教育的历史往往就是在这样的遗憾中走过。实事求是的精神最终变成了形而上的一句绵软无力的口号,这的确是让人扼腕叹息的。

论文作者:吴文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从俗故事、散文到学习杜郎口中学现状论文_吴文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