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工贸职业学院 车守贤 710021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它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文化来源于社会,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关键词】:文化导入、中职英语、语言教学、
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这个民族的语言。同样,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
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英汉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授grandfather这个单词时,可以告诉学生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比汉语少得多。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词非常丰富,那是因为中国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对血缘关系、长幼辈份区分非常严格;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崇尚独立自主,强调个性发展,对亲属观念相对淡薄很多,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较简单、笼统。他们不分父系、母系,也不分长幼,有时甚至不分性别。一个 grandfather既可指祖父,也可以指外祖父;同样,一个uncle涵盖了伯父、叔叔、舅父、姑父、姨父等多种亲属关系;而cousin可以指堂或表兄弟姐妹。
又以颜色为例,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不同,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按照字面意思或汉语的思维习惯来翻译。譬如,绿色在汉语里象征新生、希望、活力等,而green在英语里可以让人联想到嫉妒或稚嫩的,例如green with envy表示非常妒嫉的,greenhorn表示缺乏经验的,green as grass 表示幼稚的;蓝色在汉语里的引伸意义较少,但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词,如get the blues表示忧郁,once in a blue moon表示非常罕见、极少的,blue blood表示社会地位高的、出身贵族的;无论在汉语或英语中,人们都喜欢把黑色“black ”跟坏的,邪恶的,不好的意思联系起来,例如black sheep害群之马,black day 倒霉的日子,black market黑市,blackmail勒索等,但in the black却指盈利的意思。
另外,对于词汇在不同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教师应该给予补充说明。
二、在语法教学中导入文化。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还要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因素。在枯燥的语法教学中导入文化,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句法结构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从句法上讲,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中多长句,长句中各分句之间的关系要靠关联词表示;汉语中多短句,少用连接词,各部分的关系可以从意义上体现。因此,英语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如果少了连词、介词、关系词等连接起来的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支离破碎了;而汉语中即使没有连接词,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也可以把概念和关系表达清楚。学生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写出来的英语句子缺乏连接。例如,在汉语“你不来,我不走。”这句话中,两个分句之间没有连接词,但是整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翻译成英语则必须加上连接词,即“I won’t leave unless you get here.”或者“I will stay here until you arrive.”
另外,在英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频率比汉语中多得多,汉语里虽然也有"被"这个字来表示被动,但并不是那么常见,所以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往往变成主动。例如,They lived in a house that was built in 1800. 他们住在一所(被)建于1800年的房子里;The shirt needs washing.这件衬衣要(被)洗了。反之,学生在把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则要特别注意是否要用被动语态。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二者互相渗透。
四、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教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和思维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元素,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字面意思而忽视其文化内涵,要注意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
五、文化导入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流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的兴趣。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
适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同时适当考虑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
六、文化导入的方法。
1、课堂融入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练习,内容主要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2、专门讲解 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有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在学有关美国历史的课文时,教师可用一定的课内时间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等。
3、对比讲解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是较实用且有效的文化导入法、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称赞的不同反应;对比英汉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对比两个民族在打招呼以及谈论话题方面的差异等等。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这些文化知识的导人,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
4、图片、实物展示 该方法是指用图片或实物来说明、解释某一个“文化现象”。如教材中可能遇到hamburger, pudding, sandwich,salad等词语,这些均是西方文化所特有的。教师对这类文化现象的导入可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照片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对它们有一种感性认识。
5、游戏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对英美人和中国人来讲所产生的词的联想意义和词的文化内涵不同。对这类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可采用游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
七、文化导入的作用体现。
1、揭示词汇的文化内函。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
如Hello/Hi/Sorry/Pardon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
2、让学生体会文化对语法的影响。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s my a friend”,而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ine”,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 f winter comes,can 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if,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汉语则未必如此,“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毛泽东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g 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总之,语言学习并非是十分枯燥的,它因为有了文化而变得生动、鲜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导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真正地道的英语,也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2] 郝瑞英,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论文作者:车守贤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文化论文; 英语论文; 汉语论文; 语言论文; 词汇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8年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