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而富”的洱源之路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云南洱源报道
融入自然 位于洱源县凤羽镇的空中稻田剧场,由白族著名建筑师八旬设计,是一个融入自然的艺术建筑。摄影/潘杰
洱海之源洱源只要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一定能创造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未来。
每年9月初,丰收的季节又快开始了。汩汩流淌的清泉三爷泉在阳光下露出透亮清澈的光彩,一片又一片金黄的稻子展现着其茂盛的生命力,石榴树红了,玉米也堆满了各家各户的小院。
“这是我们洱源最好的季节!”云南省洱源县佛堂村村民杨银珠说道。洱源,因高原明珠洱海源发于此而得名,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滇西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大丽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海拔2060米。洱源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这里资源丰富,素有“高原水乡”“温泉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中国温泉之城”等美誉。
美而不富,此前一直是洱源县的困境。摆脱贫困,也就成为这座小城不懈奋斗的目标。2018年9月,洱源退出贫困县之列。
走出山区成就新居梦
茈碧湖镇吉菜村曾是洱源县重点贫困村,全村有62户283人,2014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223人,贫困发生率为78.80 %。洱源县把吉菜自然村列为全县重点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村之一,按照“群众自愿、统一规划、自主建设、统一监理”的原则,在哨横大路东侧向阳背风处选址实施易地搬迁,政府共投入了5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4户村民在政府帮扶下在新址重建新家,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搬迁到新村的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享受到了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得到了建房和产业发展资金扶持。
一排排新房依山而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吉菜新村村民杨绍璋的新家青瓦白墙、窗明几净。4年前,杨绍璋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住在新村西南角下的山坳里。在脱贫攻坚中,杨绍璋家获得了10万余元易地搬迁整合资金和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和23户村民一起搬到了如今的吉菜新村。随后杨绍璋家还拿到了政府3万元的贴息贷款,发展起山羊养殖,他的儿子则做起了山羊销售,如今全家顺利脱贫。
为逐步增强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佛堂村流转耕地200亩,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企业4个。2019年大春实施“水稻+养鱼”220亩,种植绿色油菜270亩、绿色蚕豆340亩,由千宿文旅秀源农业开发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实现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投入100万元实施300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管网铺设。以湿地风光、凤羽慢城农业庄园等为载体,积极开发乡村生态文化旅游。
洱源县西山乡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产业发展滞后,传统的“刀耕火种”让群众陷入 “生态破坏加深生活贫穷、生活贫穷加大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面对这一状况,县委、县政府引导当地群众转变发展观念,依托林地和土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发展“林上果子”、“林下菌子”、“林间药草”,让钱袋子鼓起来,建立了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伐木烧炭等村规民约和巡山制度。引导群众退耕还林,发展华山松、种植泡核桃、中药材等,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从“砍树”到“护林”,让“林子”变“票子”、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的大转变。
自2018年下半年被列为大理州乡村振兴州级重点试点村以来,佛堂村找准优势主导产业,坚持产业进村、扶持到户,推进产业“一村一品”“一坝两品”等行动,以实现产业、生态、人才、组织“四新”为着力点,同时置入文创、艺术建设,致力打造“自然、生态、文化、舒适、养生、宜居”的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地。
传统产业迎来新发展
例 4:...there was no one in the world she so much wanted to see.
本研究显示E2与CRP、Lp-a及FIB水平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均呈负相关,说明由于绝经后女性E2水平的降低,可促进CRP、Lp-a及FIB的分泌,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凝血系统激活以及脂代谢的紊乱,从而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四者共同参与了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近3年来,洱源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投入扶贫资金37.6亿元,做到“六个精准”,着力解决好全县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多方面短板,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因村因户制定帮扶措施,在住房建设、教育扶贫等方面给予有效帮扶,做到每户贫困户都享受2项以上的政策措施帮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入股分红、转移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全县7421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脱贫摘帽是一个起点,不是终点,一方面要帮助现有脱贫人口稳固脱贫,另一方面还要紧盯未脱贫人口,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着重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要找准适合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的产业,能够帮助他们把生活一天天地改善。”洱源县委书记李洋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
牛街乡原来有很多贫困人口,位于这里的福田村彝族北组村民小组坐落在海拔3200米的深山中,在33岁的村民刘源印象里,从他的爷爷辈开始修路,3代人,13年,只修通了唯一一条2.5米宽连接外界的小路。村里的农副产品难运出去,村外的生产生活物资难运进来。2017年,依靠脱贫攻坚项目,偏远的小山村终于修通一条长9.2公里、宽6米的新公路。路修通后,刘源养的牛羊和土豆卖出去了,不久前他买了一辆车。“以前牲口养得少,现在路修通了,养的牲口翻了一番,以前每年五六千的收入,路通了以后收入每年3万多。”刘源说。
Myc+和 Bcl-2+Myc+年轻 DLBCL 患者中 Bcl-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李林玉)(9):858
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新型农林产业在洱源县逐渐发展壮大。云南老字号—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梅子”相关食品走进了云南省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洱源县素有“梅果之乡”美誉,其所产梅果肉厚、核小、味佳,各种营养成分指标居全国之冠。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立足于壮大洱源传统梅果产业,开发梅果、核桃、木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同时,其独创的“2、5、6、9”模式,也为洱源县农民的增收、巩固扶贫攻坚成果以及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5、6、9”的模式中的“2”是“走过了20年的扶贫路”;“5”是“采取了五项精准扶贫措施”;“6”是在“乡村振兴”、“梅果基地建设”、“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生态建设”等6个方面做出了真情奉献;“9”是“梅果产业的发展惠及到洱源县九个镇乡”。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自主创新”的新型农林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带动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洱源县地处洱海源头,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洱源坚持洱海保护与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李洋坚定地说:“两场硬仗都是输不起的攻坚战。”
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村民杨银珠在本土企业大理千宿文旅工作,他表示,这两年来,一家四口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杨银珠家里有两头奶牛,它们产出的牛奶每年可以给家里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除此之外,杨银珠还耪了很多田地,根据季节种上芋头或水稻,一到丰收时节,收益十分可观。他家有两层楼、六间房,女儿重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儿子在外打工且很快就要结婚成家。“到时候,我们还要在院子里加盖新房子。”杨银珠对记者说道。杨银珠所在的大理千宿文旅公司在凤羽镇深度参与当地乡村振兴,除了规划建设一系列与文化创意有关的产业,还在江登佛堂村设立野蜂蜜、菜籽油等凤羽农产品加工基地,并将其推广至全国。这里的物产丰饶,品质极高,很大原因也在于洱源县整体生态良好,源头非常纯净。
自2015年8月中央发出脱贫攻坚令以来,洱源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脱贫攻坚部署安排,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贫中之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活化古村 位于凤羽大涧村的星空餐厅,是古村落保护性建设的绝佳典范。摄影/潘杰
软件系统设计也是整个监控系统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项系统设计,在其系统的设计中,主要针对系统设计监控成像系统的处理,通过软件设计,将对应的控制程序输入到监控系统设计的内部控制系统中,通过这种系统监督控制处理,能够发挥出整个系统监控工作开展的保障性工作。比如对于监控系统应用界面的设计,以及对应的监控系统启动程序设计等都属于软件系统设计中的构成因素,整个软件系统设计编写中,以国际编程计算机软件信息处理标准为依据。
减排量购买协议所适用的法律也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合同是否有效、如何履行、违约责任的承担等关键问题。国际交易合同所适用的法律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为了更好地保护本方利益,合同双方都希望能够适用自己国家的法律。折中的办法是选择第三国法律。在实践中,很多减排量购买协议文本都以英国法作为合同适用的准据法。但是,英国法属于英美法系,遵从的是案例法,与我国的法律体系和风格完全不同。从我国业主方的角度来讲,如果合同适用他国法律,所带来的风险是企业自身很难预料的。一旦发生争议,企业便陷于被动。因此,合同准据法的坚持非常重要,尽量坚持本国法律,退一步适用第三国法律,如英国法。
除此之外,很多村落通过基础设施改善而脱贫致富。交通不便导致山里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跟不上,身在山区的农民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关于路的话题也一直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想富,先修路”。
乡村生态实现新突破
2018年9月,洱源县经过县级申请、州级初审、省级核查以及公告公示、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等程序,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有关标准,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经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自退出贫困县以来,根据脱贫攻坚国家第三方考核评估检查结果,结合全县实际,洱源县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对标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尽锐出战,狠抓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
洱源县2018年完成流域坝区200个自然村村庄规划修编和核心区违法违规建筑54户9220平方米拆除。完成核心区剩余54户餐饮客栈服务业核查。巩固“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机制,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综合发挥现有环保设施、湿地、库塘、隔离带的净化、降污作用,切实减轻入湖河流污染负荷;100%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确保3条主要入洱海河流水质持续向好,“为洱海输送更多、更清澈的水源。”在茈碧湖镇梨园村,一位鬓角发白的老者对污水处理赞不绝口。
“洱源县要实现全面发展、跨越发展就必须在洱源净与群众富上下足功夫,均衡用力、协调发展,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洱源的实践,我认为这个公约数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李洋说,这个公约数越大,老百姓的获得感就越多,发展后劲就越足。
李洋表示,洱源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坚持洱海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增加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但从已有研究来看,由于资源与经费有限,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课堂教育与日常讲座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即便拥有较多是师资的经管院系,也依旧没有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填鸭式”的培养模式难以改观。即便各级教育部门在大力号召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实际运转起来,难度依旧不小。
古老村落焕发新活力
“文创+古村落保护修复”的方式也给洱源县带来了别样的发展模式。洱源县凤羽镇位于洱海的源头,点苍山云弄峰背后。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大理千宿文旅在此成立的慢城农业庄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红米种植、油菜种植、物产赞美馆、美术馆、稻田剧场、星空餐厅等都植入了文化元素。嵌入式的打造方式,赋予了乡村振兴新的含义。当地村民逢年过节都会去慢城农业庄园参观。在千宿文旅董事长封新城的影响力之下,这里甚至吸引了歌手李健、学者于丹、主持人孟非等数十位文化名人、明星前来参观,深度休闲。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高中英语课堂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课堂导入的设计,往往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这种方式过于生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续的教学效果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有些教师会采用小故事或者问题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但一方面这种方式比较耗费时间,另一方面起到的效果也比较有限。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利用其视听兼顾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快速营造起积极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洱源县凤羽镇南端的罗坪山脚下的大涧村,2002年以前,村中共有100多户人家,由于村里交通不便,用电困难,终年气候冷凉,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较差,加上生态不断遭到破坏,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2003年,老大涧村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建成现在的新大涧村。目前,大涧老村原址基本已经废弃,残垣断壁,危房众多。2016年,当地政府与大理千宿文旅合作正式启动对老大涧村的保护、修复工作。对大涧白族古村中存有的大量古建筑、地域性文化及一些老匠人的老工艺进行保护、修缮。古村落与白族传统手工产业结合,彰显出地区特色,使本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老的村落又被注入新的活力。
“现在,洱源环境好,发展好,我们日子越来越好了,机会多了,年轻人也多了起来,不愿意离开洱源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从外地来到洱源,为当地的产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贡献力量。李洋说,只要洱源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洱源就一定能创造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未来。
标签:云南省洱源县论文; 石榴树论文; 生态优先论文; 洱源论文; 生命力论文; 季节论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