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结构与内涵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结构与内涵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结构与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英语教师论文,技能论文,结构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到教师的教学技能,人们通常会想到传统的几大技能,即导入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提问技能、操练技能、变化技能以及结束技能等(孟宪凯,2007)。但是,这些技能是否符合英语学科特点需要进一步论证。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推进,这些传统技能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技能的含义,对它重新加以界定和组合。

一、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标准形成的基本思路

1.教学技能的界定

近几十年来,教育学家们根据其教育思想的不同,对教学技能的划分和界定是多种多样的。但对广大教师而言,能够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可训练的教学技能是最有效的。根据这个原则,笔者依据以下特点来选择和界定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必须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描述,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体现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展现性。

(2)构成技能的教学行为应该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行为。

(3)教学技能是对某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从而使各项教学技能有自己明确的心智和动作特色。

2.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理念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

笔者在学习研究中发现,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的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一是教学方式。

(1)课程目标

新课程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替代了以往的双基目标,这就意味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而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在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全人发展的重视和倡导。另外,由于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多是一些上口、易懂的歌谣、歌曲或游戏、对话、故事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围绕看似简单的语料进行多维目标设计的技能,以及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整体设计的技能。

(2)教学方式

英语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采用任务型、活动式等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教育部,2001)。这种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势必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具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相关技能。

二、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框架

基于上述思考和笔者多年来的教师培训经验,以及参考国外对英语教师的知识技能的研究(Spratt等,2007),笔者初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旨在尝试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性框架。根据笔者研究,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可分为三个维度、十一项技能。

1.学科技能:即从事该学科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就英语学科而言,一般是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笔者认为,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最核心的就是口语交际技能。口语交际技能指的是教师能够用英语准确(语音、语调及语法)、流畅、得体地组织课堂教学并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的能力。

2.教学设计六项基本技能:教材分析技能、学情分析技能、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技能、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技能、教学媒体设计技能、教学评价设计技能。

3.教学实施四项基本技能:教学语言的有效使用、多向互动的组织与调控、根据学生学习进程调整教学预设、对个体的关注与指导。

上述三个维度、十一项技能领域构成了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核心内容。

三、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核心概念的阐释

这里,主要阐述口语交际技能的重要性。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口语交际技能包括教材话题交际和一般生活话题交际两个方面。现行小学英语教材都以话题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所以对小学英语教师而言,最首要的是具备就教材话题进行交际的语言技能。其次,考虑到现在小学生拥有非常广泛的知识面,小学英语教师要具备的是就一般生活话题进行交际的语言技能。以英语为主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很强的英语口语交际技能,才能够运用准确、流畅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互动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英语口语交际技能必须建立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准确把握上。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语言知识有话题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功能知识以及语音知识,其中语法知识主要以四种语法时态为主: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但是,由于语言以意义为主而导致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教学中会出现多种语言表达形式,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和处理。

四、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设计技能核心概念的阐释

1.教材分析技能

在教材分析方面,教师要具备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技能。就整体而言,教师首先要能够针对本课话题纵向分析教材知识结构,即了解不同年级段的教材在针对同样的话题时要涉及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其次,要能够横向分析教材知识结构,即本单元内的知识技能的递进关系,明确本节课在此单元内的位置,要发挥的作用等。在对教材有了整体把握后,教师要能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局部分析。一是要能够明确教材上预设的教学重点;二是要在教学重点的分析基础上,对是否需要替换教材活动做出判断。有了对教材的整体和局部分析,就能够更好地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2.学情分析技能

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实证分析学情的技能。此技能表现在教师能够在实证的基础上,准确、科学把握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基础,为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基本依据。教师能够调研所学的话题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为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能够在实证的基础上准确、科学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并能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突破难点的措施。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技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灵魂和指路明灯,发挥着重要的导学和导教的作用。此技能表现在教师能够根据前面的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设计合理、多维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达到清晰、明确、具体、可检测的要求。

4.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技能

此技能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活动和语言的设计方面。也就是说,教师能够设计出符合外语教学规律、体现不同课型特点的教学过程,紧扣目标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教学活动,准确、简练、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教学语言。

5.教学媒体设计技能

此技能体现在教师对板书、简笔画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面。教师能够设计出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书写规范的板书,能够设计出恰当、直观、生动的简笔画,辅助课堂教学,还能够制作和选择使用恰当、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6.教学评价设计技能

此技能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设计方面。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出科学的评价;能够设计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师生互评等多主体评价方式;能够设计出评价表格、分层评价语言、档案袋等多种评价工具,以便对学生个人和小组实施过程性评价;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单元或期末检测题,以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够通过分析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具体知识、技能的学习状况,进而改进教学。

上述教学设计六项技能是自上而下、依据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选择和界定的。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的不断探索和对教育教学水平的高标准要求,单纯的备课或者写教案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了。从理论层面来说,教学设计就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研究决策活动;从实践层面来说,教学设计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评价。据此,笔者将教学设计技能确定为上述六项技能。

此外,上述教学设计六项技能是相互作用和综合发展的,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前三项技能是要解决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而后三项技能是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六项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指,教师要在深刻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深刻分析学生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并依据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来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教学媒体/资源。

五、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实施技能核心概念的阐释

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来看,非常优秀的教学设计并非一定会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因为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受到教师教学实施技能的限制。不言而喻,教学实施技能也是教师非常需要具备的技能。

1.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技能

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教学语言的有效使用首先是指教师能够尽可能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必要时也可以使用汉语进行辅助教学。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简洁、清晰,符合所教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还要能够运用英语语音语调的变化、恰当的手势和表情、语言中的激情和情感等,吸引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多向互动的组织与调控技能

小学英语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为了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宜采用多种互动方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小组互动。因此,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多向互动的组织和调控技能。譬如:

教师要能够灵活选择学生的互动方式,如现场选择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选择哪些学生做语言重复操练,选择哪几个学生为全班做活动示范等。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等因素为学生恰当分组,并根据需要变化分组方式,保证学生互动的有效进行。

教师要能够有效倾听、积极反馈,并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反馈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耐心等待其表达完整的语言和想法,同时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积极反馈,以此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发言面向全班或全组同学、向听众负责的习惯,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并做出善意反应的良好习惯和交际能力,以此实现真实有效的生生互动。

教师还要能够在不同的多向互动活动中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比如,在全班活动中充当语言的示范者和思维的启发者,在小组活动中充当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充当辅导者,在学生情绪不高时充当激励者。

3.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调整教学预设技能

课堂教学是需要预设的。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充分做好教学预设的前提下,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葛炳芳,2007)。首先,教师要能够放松心态,将注意力从实施预设的教学环节转移到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方面。其次,教师要根据捕捉到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加快或放慢教学速度,强化某一方面的内容,或者调整某一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以笔者观摩过的一节课为例。

该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英语》(北师大版)二年级(上)Unit 4 “Family”,是一节单词教学课。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师将uncle、aunt、grandmother、grandfather、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等词放在句子That's my...里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忽略了给出问句“Who's that?”这个句型,因为这个句型前面学过,教师就认为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结果,这个失败的预设导致孩子们两人一组在做图片对话练习时,因为缺乏问句而成为一个孩子的独白,而对话应该是一问一答的。教师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暂停孩子们的两人活动,在黑板上板书出示问句“Who's that?”来配合答句。然后,孩子们继续对话练习,他们之间的对话顺畅多了。在后面介绍家庭成员的小组对话时,孩子们也运用到该句型,使语言的操练在一种相对真实和自然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也许,有的教师害怕临时调整教学内容会影响到课的进度,导致“讲不完课”。笔者想问的是:难道一节环节完整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在于各个环节是否完整,而在于是否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在每一环节中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脚手架”,确保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比前一个环节有所进步,并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

4.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指导技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是否关注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Sternberg,2003)。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面向全体,还应具备对学生个体进行关注和指导的技能。该技能直接表现在教师对三个层次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上。

教师应该能够准确把握优秀生的英语水平,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优秀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高质量参与。具体做法包括:能够针对优秀生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能够将优秀生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能够控制优秀生在课堂参与的频率,给其他层次学生以更多参与机会等。

教师应该能够密切关注中等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中等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参与。具体做法包括,能够针对中等生提出适宜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能够将中等生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能够给予中等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教师应该能够以多种方式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科学诊断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有效指导。具体做法包括:能够针对学困生提出适宜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能够适时、适当干预并引导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消极表现,能够观察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

标签:;  ;  ;  ;  ;  ;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结构与内涵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