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三益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 250013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长足发展,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增高。在现代化建筑中,房屋建设已经不仅仅拘泥于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房屋建筑遍地开花,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想要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就要采取科学化和智能性的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检测评价。基于此,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人们在居住和生活环境方面要求也更为严格,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呈现出明显的无损化、电子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无损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利用声、光、热等方式,不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能够重复性检测与混凝土性能有关的各项物理量,以此判断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同时明确钢筋直径以及锈蚀等情况,当前发达国家无损检测技术有广泛应用。
1在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1.1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混凝土内激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混凝土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混凝土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使透射能量降低。当混凝土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剖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的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
1.2射线检测技术
当混凝土结构中存在金属物体时,将会因为电磁感应产生二次电磁场,每一次磁场线圈的脉冲间隙将会引起磁场的二次衰减,因此使得相应线圈发生电压的变化,通过数据计算即可得到混凝土结构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通过被检测钢筋直径的设计,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受到钢筋影响小的位置,可实现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有效检测。
1.3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一般指的是利用磁化材料或工件表面的磁粉颗粒磁粉的聚集特点来显示铁磁性材料及其工件表面缺陷及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工艺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比较低,并且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最有优势的是可以直观呈现出工件缺陷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能初步判断缺陷的性质。磁粉检测技术一般经过表面预处理,干法或湿法施加磁粉,利用连续法或剩磁法进行检测,最后对磁痕进行分析,裂纹磁痕一般呈直线状,有时也分叉,显示清晰,锻造裂纹的磁痕浓密、清晰,呈直的或弯曲的线状,锻造折叠直线状和弧形线,最后对材料进行退磁处理。磁粉检测不仅用于型材、板材、焊接件、棒材、锻钢件及铸钢件等材料进行检测,还可以对原材料、成品工件和锻钢间等零件探伤。但是这种检测对于不具有磁性的材料例如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的工件不能进行检测探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检测,分析电磁感应涡流变化,判断建筑工程内部十分存在缺陷或者性能方面问题。涡流检测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线圈形式,能够较为准确的完成检测任务。相比于其他检测方式,涡流检测技术检测速度快,方便操作,同时检测成本低廉,能够利用不同线圈形式,明确工作对象等。当前涡流检测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通过建筑材料的电磁反应,分析其密度、硬度以及内部构成等,明确其中存在的缺陷。同时利用线圈检查,能够准确检测金属制品和钢铁等导电材料,能够准确检测到建筑材料在更深层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材料质量评估全面性和准确性。
1.5渗透无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这种方法需要在被检测的对象表面适当的涂抹带有颜色的渗透液或者是荧光染料,在让这些物质在检测对象表面放置一段时间以后,若是被检测对象表面有缺口,那么这些带颜色的涂料会渗透到缺口里面,这时候检测人员将检测对象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擦去,等到渗透液干燥以后再把吸附能力较强的介质放在被检测对象的表面,这时介质就会对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吸附出来,回渗到介质中。当光照强度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时,被检测对象的结构缺陷就会在介质中显现出来,进而完成对建筑物结构缺陷的检测工作。这种方法对被检测对象的表面光滑度要求较高,且耗时较长。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优化问题
2.1试验检测人员问题
(1)技术储备不足。当前我国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发展,但是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知识未得到及时更新和储备,造成无法完全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情况。(2)检测过程繁琐。当前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带来了较为繁琐的检测过程,导致检测技术人员无法对于检测过程进行完全把握,使得检测结果的误差进一步累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代表性。(3)检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试验检测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试验检测人员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全合理,无法对于新的检验设备和技术进行充分了解,造成技术检测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2.2无损检测技术监测的目的较为单一
在目前的检测建筑工程的工作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物内部存在的缺陷、裂缝等结构问题进行检测,没有为最终的综合评价提供全面的检测信息。
3各种无损检测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工艺、新结构以及新材料的快速发展,不仅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也带动了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涌现。例如基于热传导理论和红外热成像理论的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该检测技术不同于常规的检测手段,可以快速扫描,提高检测效率,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的无损检测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航天、机械、石化等领域;基于全息干涉计量技术的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可以解决其它无损检测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蜂窝结构和叠层结构等复合材料的检测上。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逐步应用到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等检测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人类经验差异导致的漏判与误判,提高了射线、超声等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的进一步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将是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的趋势。
结束语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的取代传统检测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需要工作人员以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局限性作为基础,不断研究开发出新的检测方法以促进无损检测技术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及时总结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测建筑物时的经验,进而提升检测的精准度,提升技术适用的范围,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俊霞.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01):127-128.
[2]胡永录,渠继显.探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1):44-45.
[3]郭东军.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6):98-99.
[4]赵祥.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3):58-59.
[5]鲁博.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30-31.
论文作者:高如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缺陷论文; 涡流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表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