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课型中的探究论文_索南仁青

“有效教学”课型中的探究论文_索南仁青

2015 年暑假期间,根据我们教体局号召,我查阅了很多有关有效课堂教学资料,也游览了很多有关网页,从中让我受益匪浅。现就几点感悟作如下叙述:

1 新课标中对科学课程的几点要求

在教育领域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探究,以科学探究的不断深化摸索出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情、适应区域特色的教育模式。科学知识是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产物。因此,科学探究过程更能体现科学的本质,有“科学即探究”之说。

在之前我同有些教师一样,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上,都是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并回答,都是学生在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一种厌恶感,自学习和查阅很多资料以来,我渐渐的体会到课堂上的问题不应该是由老师提出来的,老师的任务应该是根据学情创设一种与课堂教学任务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接着老师明确自学重点,然后学生围绕重点自学,教师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教学”课型的基本结构)。

2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课型

2.1 在情境中导出自学重点。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每一节课的新课开始之前我都尽量设计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或是话题,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对某个科学问题、事件或现象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师生、生生互动活动的同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展示学生的观点,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导出本节课自学、探究的重点。如在上《三角形》一课时,可利用“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针对这个表象说说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入自学重点:采取:“观察←→讨论←→操作←→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制定计划,围绕重点自学。在设计中应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个概念都是让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要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为他们营造一个观察和操作的空间。

2.3 各组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不会因为得出某个结论而终止,还需要在互动中交流、在互动中延伸,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好足够多的交流时间,引导学生阐明他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得以形成并逐渐提高,老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

2.4 修正观点,交流自学收获。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老师整理归纳,引导学生修正不科学的观点,提高学生语言科学化的能力,总结实验结论。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实验与探究带来的收获与快乐,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事事用科学的意识。

2.5 课堂延伸,巩固自学成果。探究式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和创造性为特点;强调学生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在社会性互动中,经过有目的的、自觉的主动活动去获取知识,建构自身的经验系统。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有一种想去了解科学、探究科学的精神。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充满激情和热情,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其次,在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激励可使学习者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需要“后退”一步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应该把课堂当做一个表演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都有一个角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更加清楚的理解剧情的内容。

作者单位:西藏那曲地区第三小学

论文作者:索南仁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有效教学”课型中的探究论文_索南仁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