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265300
伴随新课程改革,我们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而努力。面对未来的需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使它为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发挥最大的作用呢?
一、培养信息素质是总目标
信息量、信息的传播速度、处理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技术与知识更新也迅速使我们掌握的知识被不断淘汰。面对如此情况,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绝不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那么简单,更不是为了学习某些软件的使用而开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础性学习中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初中信息技术属于基础教育,面对各种软件花样繁多、不断更新的局面,我们虽不能一味追求学习最新最好的软件,但也应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常用软件使用的方法。在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思维能力的提高比技巧更重要。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提高学生思维质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思考、归纳,与实际需求的关联。信息技术教学中,摒弃很多传统学科中常规思维模式,利用多种媒体刺激学生感官,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点与兴奋点,它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在探索知识时,通过多种信息提供途径,能够有新颖的独创,易出现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满足,也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效果。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很多具有抽象思维特质的知识,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或死机,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三、用项目学习、任务驱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内容与生活需求关联性很强。这一学科特点,特别适合任务驱动与项目学习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它针对学习内容提出任务,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通过自己实践操作、认真思考,得到学习成果。设置任务时考虑到个体差异、学生兴趣,给学生多一点选择;执行任务时,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检索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学会利用资料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个人研究学习的方式,安排研究性学习的步骤,独立确定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任务完成后也多给予肯定,确定其自信心。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得到的作品。
制作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由学生亲自进行项目设计、管理和制作,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相关内容的开发、设计和制作,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先进,网络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先进软件的使用、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高度契合,能够为构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信息技术课堂中信息的广泛性、多样性、先进性,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发展的机会,丰富的信息交流形式、展示特点,课堂的项目设计与任务安排,也点燃了学生自我发展与进取的动机,我们教师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利用好资源,设计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质量,培养自学能力,以至于将来能满足个人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于华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4月总第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项目论文; 信息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16年4月总第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