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山市第三医院肿瘤外科 河北唐山 063100)
(2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方法:接收在我院的甲状腺瘤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对病人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以后,观察组病人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可以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111-02
甲状腺肿瘤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以女性居多。临床症状主要为颈前正中肿块,随着吞咽活动,一些患者还伴有声音嘶哑以及吞咽困难。目前,对甲状腺肿瘤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并且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甲状腺瘤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57例。当中,观察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为37.5±8.1岁;对照组男34例,女23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为39.7±8.4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临床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病人采取平卧体位,进行颈丛阻滞麻醉,在颈前弧形区域做一个横向切口进行处理,将腺叶给予全部切除治疗,临床手术以后置入引流导管。
1.2.2观察组方法 病人采取平卧体位,进行颈丛阻滞麻醉,在其锁骨做一个切口,同时在两侧锁骨交界部位作为其中心,单侧切口大约在4cm,双侧切口大约在5cm,对病人切口区域当中的皮下组织采取药物进行干扰,将病人切口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给予切开,并将结缔组织给予彻底分离,沿着病人的颈正中线将其颈白线完全切开,将甲状腺瘤充分显露在手术视野党总,同时给予相对应的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优:切口全部愈合,没有发生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良:切口大致愈合,相关检查基本接近正常,没有发生相关并发症;差:瘤体仍然有部分没有被切除,伴有感染[2]。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χ2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观察组一共有57例,优一共有31例,良一共有22例,差一共有4例,优良率为92.98%,对照组一共有57例,优一共有26例,良一共有18例,差一共有13例,优良率为77.19%,观察组病人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情况对比
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43.7±10.5ml,住院时间为7.6±2.3d,对照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69.01±15.8ml,住院时间为10.87±3.6d,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甲状腺肿瘤种类繁多,其中包含良性以及恶性,通常而言,单个肿块,生长相对比较快的恶性可能性比较大,年龄越小的甲状腺肿块的恶性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症状相对较为明显,病人通常都可以及时进行就诊。甲状腺良性肿瘤在临床当中相对较为常见,在颈部肿块当中,甲状腺瘤大约占总体的一半,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当瘤体相对比较大的时候,会由于对食管、气管以及伸进进行压迫,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相关症状,同时伴有出血增大的时候会出现局部胀痛。由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存在恶变的可能性,虽然部分呈现良性,然而也有可能伴有高功能性,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3]。
目前,对甲状腺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以及外部照射等相关治疗措施。根据研究表明[4],传统手术方法必须要将病人的颈前肌群完全切断,所以,对肌体的损伤相对比较大,同时由于切口相对比较长,所以,临床手术以后非常容易留下瘢痕,对患者的美观造成不良影响。根据研究表明[5],在甲状腺瘤的手术方法当中,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切口相对较小,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使手术期间出血量明显减少,并且对机体损伤相对较小,对其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本文结果显示,手术以后,观察组病人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43.7±10.5ml,住院时间为7.6±2.3d,对照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69.01±15.8ml,住院时间为10.87±3.6d,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甲状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可以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龚日祥,张敏,罗书画,等.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安全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2014,39(3):464-466.
[2]王丽萍,减艳姿,李国栋,等.95例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分析及手术干预[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37(6):822-824.
[3]朱文胜.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9(18):85-86.
[4]肖刚,刘立新,李丹.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50例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086-1087.
[5]王前宏.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84-185.
论文作者:孙泽辉1,孙泽林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甲状腺论文; 病人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切口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