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恰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后的第30年,也是第一批使用新课标教材的省市考生参加高考的第一年。今年的高考形式多样,试题种类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我们把使用新课标教材省份的考卷称为课程标准卷,它包括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区,而其他各省市(上海除外,它不使用全国统一的大纲和教材,不在本文评析范围之内)都是使用原来的大纲和教材,我们简称为大纲卷。
大纲卷的范围较广,其中北京、天津、重庆、四川、江苏等是自主命题,其余省市则分别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甲、乙两份《理综》试卷。参加新高考的4个省区的试题各不相同,其中广东和海南是物理学科单独考试,而山东和宁夏则也是考《理综》。
一、物理高考试题的几个主要共同特点
1.以考查高中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为主,同时兼顾非主干知识
知识是考查能力的载体,多数省市物理试题含在《理综》试卷中,物理学科只有大约1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总共考查12个题,不可能覆盖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因此以考查高中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为主就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所谓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力学部分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动量以及机械能等内容,电学部分的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等。这些内容在考试大纲中基本都是B类要求,这些内容也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些主干知识是每年物理高考中必考的内容。
物理高考除了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以外,还要适当考查非主干知识,这是高考发挥对中学教学的良好导向功能所必需的。在考《理综》的省市的试题中,都有考查热学及分子物理学、光学、原子及原子核以及机械振动和波、交变电流等方面的试题,试题一般以选择题的题型出现,所占的分数大约为30分左右,即占物理学科总分的约1/4。考《物理》的试题,由于题目总量较多,考查这些非主干知识的试题数量也较多,但仍然体现以考查高中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为主的精神。
下面是全国《理综》甲、乙两套试卷中的物理试题知识点分布情况(标*为主干知识):
题号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1) 22(2) 23
24
25
甲卷 *力 力 热
光 *力 原子 *电 *电
电*力
*力 *力 *电
乙卷 热
力 *力 光 原子 *电 *力 *电
力*电
*力 *力 *电
这两份试卷考查非主干知识的内容恰好占到 30分。而且主干知识的各项内容无一例外地都考查到了。
2.强调考查能力
这是由高考的考试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物理试题一般说来都是难度较大的,也是区分度较好的,考生单靠死记结论,靠“题海战术”,一般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物理学科高考要考查的能力在《考试大纲》中已明确是下面的五种: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对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等真正理解了,才有可能进行逻辑推理、分析综合,也才有可能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对于物理实验,也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才有可能明确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实验方法和仪器,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更准确地进行实验。
在今年众多物理高考试题中,除海南省的物理试题中有两道填空题以外,其他各种试题都只有三种题型,即选择题、实验题和论述计算题,从考查能力的功能上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及较简单的推理能力,绝大多数考查非主干知识的内容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它们中有的是通过鉴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以考查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有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但推理过程并不复杂,一般只有两至三步;还有的需要进行一些运算,包括文字运算或数字运算,但运算过程也不复杂。当然,在选择题中也会有一两个难度较大的“高档题”,但总体来说,选择题对能力的要求不算太高。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能力,从题型上看,属于填空题的范畴。具体形式一种是填空,另一种是画图,共同点是都不需要写出解题过程,而只需要给出正确答案。论述计算题的主要功能则是考查较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这类试题往往综合程度较高,常常涉及一些较新颖的情景,或较复杂的物理过程,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处理问题,这时,虽然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仍是基础,但仅仅理解了概念规律,还不能正确解答题目,更重要的则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实际中来。论述计算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它还可以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由于评卷时是分步给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在《理综》和《物理》考试中论述计算题都占有较多的分数。
3.联系实际,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景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是死的。只会背诵理论和原理,是没有用的,只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高考要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大学新生,重要的就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单纯靠记忆就能解答的问题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设置一定的情景,让考生自己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推理,以及建立物理模型选择适用规律,等等。题目涉及的情景。可能是考生身边的事物,是他们所熟悉的,但也有些联系到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或考生所不熟悉的生产或科研领域的问题。举例如下:
图1
例1 (全国乙卷第17题)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1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C)
A.rB.1.5rC.2rD.2.5r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考查考生应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这样一个具体问题的能力。
例2 (全国乙卷第14题)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B)
A.0.5B.2C.3.2D.4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重力的概念,但它先叙述了一个科技界的重要发现,即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这种题目具有时代气息,但难度并不大。
例3 (全国乙卷第23题)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 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a=3m/)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3.5m)
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规律,设置的情景是学生熟悉的跑道上的交接棒过程,具有浓厚生活气息。
例4 (全国甲卷第24题)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定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氨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一个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
(答案:m=1.2u)
本题考查力学核心内容中的动量与机械能,设置的情景是历史上有名的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原子核物理部分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少只记结论而不关注过程的学生,它们并不能独立完成这个题,因此我们说,这个考题不但考查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对今后的中学物理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其他省市的试题也有很多体现了这个特点,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举例。
对于最早使用新课标教材的4个省区的新高考,还有如下特点:
4.增加了选做题
新课标的《考试大纲》规定:“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考生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
具体做法各不相同:山东和海南,各在试卷中出了三道选做题,分别对应着选修3-3、3-4、3-5三个模块,考生从中任选两个作答;宁夏,共出了四道选做题,分别对应着选修2-2、3-3、3-4、3-5四个模块,考生从中任选一个作答;广东则有两道选做题,由选修3-3(包括2-2)及3-4的考生自主决定选做一个,而选修3-5则是广东考生必考的。这些选做试题的分数相同,难度也尽可能相同,以做到公平。
5.在试题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
新课程强调三维教学目标,即不只是关注知识与技能,还关注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进行自主探究。在新高考的试题中除了传统的考查能力的物理试题以外,还有些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些精神,例如:
例5 (2007年广东第15(3)题)带电粒子的荷质比q/m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①它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首先在两极板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从两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幕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
B.在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幕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幕下方偏移,直到荧幕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本步骤目的是什么?(tanα=板间距离/板长,并可用荷质比表示。)
C.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对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B,使荧幕正中心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外)
②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同学们正确推算出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关系为。一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电子的荷质比是其本身的性质。)
本题取材于一个课外探究性实验,它并不是每个考生都必做的实验,它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探究性实验一般方法的认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最后一问还让考生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是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
例6 (2007年海南第14题)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与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2s/)
③用米尺测量相对于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mgh/s)
④改变______。重复上述测量。(斜面倾角)
⑤以h为横坐标,1/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相对于斜面底端的高度。
②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_____。(C)
其他省市虽然还是旧高考,但已在部分试题中体现出了向新高考过渡的精神。
例7 (2007年北京第16题)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位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先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
表1
序号瓶内水量 初始水温时间
末态水温
(mL) (℃)(h) (℃)
1 1000
91478
2 1000
98874
3 1500
91480
4 1500
98
1075
5 2000
91482
6 2000
98
1277
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A)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
B.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 2、4、6次实验数据
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
D.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
例8 (2007年重庆第22(2)题)建造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时将长百米、重千余吨的钢梁从江水中吊起(如图3)。施工时采用了将钢梁与水面成一定倾角出水的起吊方案。为了探究该方案的合理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个模拟实验。研究将钢板从水下水平拉出(实验1)和以一定倾角拉出(实验2)的过程中总拉力的变化情况。
①必要的实验器材有:钢板、细绳、水盆、水、支架、刻度尺、计时器和______等。(测力计)
②根据实验曲线(图4)实验2中的最大总拉力比实验1中的最大总拉力降低了______%。钢板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13.3,0.27)
③根据分子动理论,实验1中最大总拉力明显增大的原因是______。(铜板和水面接触面大,分子引力作用)
④可能导致测量总拉力的实验误差的原因有:读数不准、铜板有油污、______、______等(答出两个即可)。(快速拉出,变速拉出,水面有波动,角度有变化,水中的油污等)
二、对物理教学及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处理好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的关系
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教学占用的时间,还是消耗的精力,都占主要地位。但对非重点内容,也不能完全放弃,只是这些内容要求不是很高,不必花费更多时间,但也要让学生学明白,而不能只背诵结论。主干知识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而非主干知识则是选考内容,这个选择权是放在命题老师手上的,他们在某份试卷中具体考查什么内容,有时候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我们必须全面地复习,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办法。
2.处理好知识形成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只背结论,死记公式,是绝对学不好物理的,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反映了谁的性质,由哪些因素决定,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用它解决问题,等等。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三维教学目标中的一维,它不但对知识本身及知识的应用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素材。
3.处理好构建知识体系与习题练习的关系
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是总复习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书念薄”的必要途径,但仅此并不能形成能力。必要的习题练习是必须的,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绝不是不要做练习或少做练习,要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编制或精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利用它们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去伪存真,提高能力。这里我们强调教师自己编制或精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因为社会上流传着大量所谓的教辅读物,鱼龙混杂,其中充斥着很多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题目,如果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做,必将事倍而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4.处理好物理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高考坚持考查实验题,也是要引起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要猜测下一次高考会考哪个实验,而是要全面地从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角度去把握,全面地做好要求的物理实验。虽然高考是笔试的形式,不可能真正考查实验的操作能力,但仍然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自己真正动手做实验,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验素养。
探究性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新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视探究性实验,对其中的某些部分,既要重视过程,也有重视结果,而对另一部分,则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要使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认识一般探究实验的步骤与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