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的相关研究论文_张芳芳

张芳芳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04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特点。方法:将本检验中心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117例标本纳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的118例标本纳为研究组,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份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结果的有57份,阳性率为24.26%(57/235),观察组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且保证标本的规范化采集和运输,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标本、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159-01

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可以通过阳性率明确致病菌类型并分析污染原因,可以有效监测传染病的发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保障家庭成员健康推及社会公众健康安全,落实控制疾病传播工作。特此选取本检验中心采集的235例不同微生物标本,对其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取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检验中心2017年-2018年期间收集的235例不同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117例标本纳为对照组,其中公共卫生用品标本27例、空气检验标本18例、水质检验标本31例、消毒餐具标本26例,食物中毒标本15例;2018年1月-2018年6月的118例标本纳为研究组,其中公共卫生用品标本26例、空气检验标本16例、水质检验标本33例、消毒餐具标本17例,食物中毒标本11例。所有标本选择均符合不存在显著差异的要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研究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集的所有标本均严格按照采集技术要求进行规范操作。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进行一定干预,具体如下:①检验技术考核:结合检验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检验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首次实操合格率达到100%的人员予以奖励并通过考试上岗;未达到考核要求的人员继续考核直至通过。②样本管理:明确标本采集时间和采集数量,低温保存及运送,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采集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化的步骤正确规范进行采集并及时送检[2]。③仪器设备准备:电子天平、冰箱与温箱、显微镜、菌落计数器、分度吸管、试管、锥形瓶、载玻片、平皿等。④检验操作:对食物中毒的粪便标本、呕吐物标本、肛拭子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对参与食物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涂抹采集和检查;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生活用水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对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水质标本进行稀释并更换灭菌刻度吸管,随后放置于培养器皿中22h-26h,保持温度在35℃-37℃范围内;对标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氏菌、金葡菌进行检验分析。⑤及时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避免病原体造成污染,影响检验结果;规范使用仪器并注意对仪器进行保养维护。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检验中心2017年至2018年期间的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分布特点展开分析,并对不同微生物标本的检验现状加以总结后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观察235例标本两个时段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情况,计算阳性率并分析两组对象流行病学的分布情况。阳性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35份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得出检验阳性结果57份,阳性率为24.26%(57/235),对比两个时段数据可知,观察组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由于实际工作中标本数量、种类众多,在实际采集和检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稍微疏忽或不规范,加上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轻则重新进行检测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重则影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 [3]。在检验感染性疾病中微生物检验是非常关键的检验方法,通过标本的微生物检验能够及时了解致病菌的类型,并上报行政管理部门,促进传染性疾病的管控工作,强化社会环境的安全。但是因为缺乏临床操作经验以及保存运输环节操作的不规范等原因都会引起待检验标本不合格从而影响了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例如在运送含厌氧菌的标本途中,送检人员没有做好隔绝空气的工作使得厌氧菌与空气发生接触,致使厌氧菌大量繁殖,降低检测的阳性准确率[4]。为确保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及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防范监督力度,应当在采集和检验工作中严格规范化,加强采集人员的操作熟悉度,提升检测人员的定性试验能力和判断力,规范化标本采集、标本保存、标本运输及标本检测的流程,提高结果精确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5]。

综上所述,对不同微生物标本的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且保证规范化采集和运输,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宏辉.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5):50-52.

[2]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6):106-107.

[3]孙春琼.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2):117-119.

[4]姚莉荣. 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32):31-32.

[5]张立彬. 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8):56-56.

[6]张建华. 不同时间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5):111-111.

[作者简介]张芳芳(1982-),女,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工作。

论文作者:张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的相关研究论文_张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