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明珠 朱司琦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也日益得到重视。传统的幼儿教育更加注重幼儿语言、科学领域的培养,偏重知识传授,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因此科学的幼儿教育模式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幼儿为主体,施行“游戏化”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教学游戏化的概念
教学游戏化:运用游戏方式,将幼儿教学的任务、要求、内容、目标融于游戏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并掌握技能和知识,是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科设计不同的游戏。或在活动中加入游戏元素,使教学活动变得游戏化。
(二)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教学化的区别
“教学游戏化”即把教学目标融入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加入更多游戏成分,用游戏的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特点,充分地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游戏教学化”,是大家怀疑游戏的教育功能,在游戏中加进教学的成分,这是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因此,教学一定要游戏化,而游戏一定不能教学化。
(三)教学游戏化特征
实现教学游戏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儿童的自主性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针对教学游戏化显著特征,主要有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外部特征主要表现在:
1.幼儿自由选择活动主题与内容
这是实现教学活动游戏化的首要外部条件。自由选择包含两个意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选择的可能。第一,幼儿必须了解自己,必须享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的权利。第二,成人必须提供符合幼儿兴趣的物质条件,以保障其自主选择的实际可能性。
2.活动方式幼儿自行决定
教学游戏化,必须体现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内部控制特征,这不仅仅表现在对活动主题与活动材料的选择方面,还表现在对活动方式方法和活动进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发挥方面。
3.活动的任务难度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当活动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在幼儿能力范围内,又需要幼儿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才能给幼儿带来满足和愉快,使幼儿体会到自我价值和对任务的胜任感。
4.活动目的活动过程本身
游戏活动本身即为游戏的目的,游戏不追求活动以外的任何目的。幼儿在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完全聚焦于活动本身,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由内而外的产生活动的内在积极性与主动性。
除了以上外部特征外,教学游戏化也有几点显著的内在特征,其内在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所谓主体性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表现在对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方法的自主选择,对游戏材料使用方法的创造性发挥,对外部环境的积极探索和对经验的主动建构等方面。
2.幼儿个别化的存在
关注幼儿个别化的存在与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密切相关。教学游戏化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激励其个性的张扬。把个体差异作为焕发教学生命活力的有利契机,才能促进幼儿创造生命的奇迹,获得自由的发展。
3.幼儿游戏性的体验
所谓体验性,很显然对应的就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幼儿的学习主要应该是通过感知和体验周围的环境而获取经验。在经验中培养出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发展出认知世界的方式方法,满足探究世界的好奇心,获得掌控世界的自信心。
二、游戏化的原因
(一)游戏化教学统一了游戏的精神价值和工具价值
游戏并非只是教学外的辅助方式,而是贯穿、融会在教学过程中。游戏将愉悦、快乐、自由、自主的精神本质融汇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在游戏中能够将精神价值与工具价值完善的统一起来。
(二)游戏化教学平衡了教学的情感价值、能力价值和知识价值
游戏重视幼儿体验,幼儿具有游戏的主动权和自主权。游戏规则是幼儿自愿服从、自主设立的规矩。游戏化教学既重视教师指导,保证教学质量。也在尊重和理解幼儿情趣与意愿的前提下,符合幼儿释放情感冲动的要求,为幼儿创造提供必要空间,以形成正确的行为逻辑和感知方式。幼儿教学进一步实现情感价值、能力价值和知识价值间的平衡。
(三)游戏化教学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幼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旺盛,游戏更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满足,同时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学中应把游戏贯穿于幼儿教学的各个阶段,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充分释放,让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幼儿教学达到更优的效果。
(四)基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定
幼儿的教学内容较简单,易于理解和接受,具有启蒙的意义。因此,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幼儿园开展教学强调幼儿自身主体的参与,在预设的情景中通过操作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活动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游戏化的误区
(一) 游戏因素不足
1.游戏时间和空间不足
很多幼儿园中,并没有为幼儿提供出有效的游戏时间与游戏空间,而这也成为影响教学游戏的重要因素。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小班为25人,中班为30人,大班为35人。据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园每班人数达到了30多个,这会使孩子们活动空间减小,引发孩子彼此之间碰撞与冲突。
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在较长的游戏时段,儿童才有时间发展出社会和认知层次较高的游戏形式。在较短的游戏时段,儿童没有足够的时间结伴游戏,往往只能从事一些社会和认知层次较低的游戏形式,包括平行游戏、旁观等。
2.游戏材料不足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虽然准备很多材料,但幼儿只顾玩,没达到教育目的。部分老师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学材料少、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幼儿的要求。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存在投放材料的数量有限,种类单一,布局混乱的现象。活动材料投放缺少规划会直接导致幼儿争抢游戏材料、无所事事、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缺少创造性发挥等问题。
3.师生比例配置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实现教学的游戏化,要求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开展需要采取小组化和个别化方式。这也就相应对幼儿园师生比例有了一个基本要求。实地调查中发现幼儿园中两名教师是分工合作,如甲教师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上午负责带班上课,乙教师负责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下午带班上课。教学游戏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所面对的就只剩下一名教师。
(二) 游戏理念不足
1.形式化严重、游戏自由化、游戏模式化
所采取的游戏化教学出现了严重形式化的状况。教师虽然在课上设计出了一些小游戏,但这些游戏与学习内容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目的是为了保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有的教师认为游戏就是自由活动,常常让幼儿随意的玩,教师则完全脱离幼儿的游戏。
2.缺乏科学的引导
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强,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在整个游戏活动中的比例占据60%以上。因此造成的影响就是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很难抓住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游戏活动中,教师一般都属于比较武断的主导者,孩子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3.教师讲授为主,教学中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师幼互动
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常常是将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教师很少注意到课堂上幼儿的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此以往,幼儿便会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失去兴趣,导致幼儿厌学。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沟通。教师没有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情感表现,没有对幼儿的情感“求助”作出回应。
4.教师的游戏化教育技能
教学游戏化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随机应变能力,时刻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及时地提供有效指导。教师要具备进行小组化、个别化的教育组织指导能力。实地调查中,发现教师还缺乏将游戏思想转化为游戏实践的技能。比如,如何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实现游戏性因素与教育性因素的融合。
5.家庭与社会对游戏之于幼儿发展价值的误解
家长的观念中,游戏依然是“无用的”,甚至是有碍于幼儿发展。这种价值取向明显受到传统“知识中心”的教育理念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影响家长教育理念,家长教育理念影响幼儿园管理体制,幼儿园管理体制又会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自主权与自由度必将缺失。
四、如何将教学游戏化
(一)创设富含教育性与游戏性因素的物理环境
1.空间设计要讲求安全舒适
安全的环境是对幼儿人身生命的基本保障,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只有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幼儿才能乐在其中,不再担心自身安全问题。教师也能集中精力于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全神贯注的对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进行观察、指导。
2.区域设置与分布要做到形式多样,相互协调
环境的布置对幼儿的选择会起到暗示与调节的作用。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多样性,要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注意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如教室内区域分布中,阅读、听故事、绘画手工等静态性活动需要一个安静的、相对隔离的空间。
3.游戏材料的投放
游戏材料在讲求丰富多样的同时还要做到取用方便。如果幼儿不能自由选择、自主取用游戏材料,那么再多再好的游戏材料对于幼儿也只是一种摆设。因此,游戏材料应该要做到“分门别类”,将相同的材料、物品放到同一个地方,材料名称、种类要标识清晰易懂。
另外,必须注重引入功能丰富的游戏材料。孩子们对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和成品玩具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多引入非成品游戏材料,动态性游戏材料,尽可能具有可变性,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索心理。
(二)建立、健全支持性的制度环境
1.适应教学游戏化要求,尝试灵活多样的教职员工配备方式
合理的师生比例成为保障小组化、个别化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取消保育员而增设“协调员”的做法。协调员由配班教师轮流担任。协调员在一日常规活动中是流动的,随时辗转于各教室内,根据配班教师需要提供教学帮助,临时代替配班教师处理各种应急事务和突发性事件等。
2.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唤起教师奉献精神
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比付出相同或者更少劳动时间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低。格伦迪和鲁宾逊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社会和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的推动力,教师的福利待遇就会直接影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职业奉献精神等。
3.为教师参加进修与培训提供条件
师资的培训可以给幼儿园教育的管理、教学和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先进的经验,还可以为幼儿教师的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等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教学游戏化的理念在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中是缺位的。这就要求幼儿园一定要为教师提供继续发展的支持性条件。
(三)提升教师“游戏化教学”的专业素养
1.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既不是分离状态也不是交叉状态,而应该呈现的是一种融合状态。幼儿的学习是以游戏为中心的,教学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此种状态下,游戏与教学之间不再具有明确的界限,游戏既可以从教学中产生,又可以成为教学的生成源。游戏与教学由此而呈现支持式、合作式、推进式的关系。
2.教师游戏化教学技能的发展
(1)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
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实质上是“将教育意图客体化、物质化”的过程。教学游戏化的实现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具有将科学知识进行深加工,转换为具体、形象的物质环境的能力。游戏化的教学环境中蕴藏的想象与创造的契机。想象力与创造力往往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2)整合游戏化教学资源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例如,网络热点问题,个人生活中的趣闻,出外旅游风景照等,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活动的组织也会增添生活气息。
(3)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化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力。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为支柱的。对幼儿游戏活动及时、适宜的介入与指导会对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调节、矫正与导向的作用。在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指导、内部指导和个别指导等不同形式进行。
(4)建构幼儿经验,延伸与拓展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化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回忆、讨论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一起建构新的学习与游戏经验。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幼儿讲述、对话、讨论、绘画、表演等方式建构幼儿经验。教师在建构幼儿经验,延伸与扩展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引导幼儿提升经验,鼓励幼儿分享经验。最后,在幼儿游戏与学习经验中寻找契机,延伸与拓展幼儿游戏活动。
(5)为幼儿呈现综合化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依教学内容的不同展开区域性的游戏活动
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整体性、综合性。使幼儿在学习中渐渐地了解各个领域的事情,进而起到开蒙的作用。此外,老师要注意开发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因地制宜地实行游戏化教学。教学游戏因教学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游戏划分不同区域,如语言区、科学区、角色区等。
(6)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
强调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幼儿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为幼儿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教师应该扮演的是适当引导、适时介入的角色。
(四)注重幼儿游戏性品格培养,建立发展性评估系统
发展性评估界定为以确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为依据,教师与幼儿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幼儿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发展性评估具体体现在对幼儿发展特征加以记录、描述,对其发展水平加以认定,以期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发展性评价系统的建立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确立评估目标,设计适宜的评估方案,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平等、合作与信任关系,多形式、多主体进行评估。
(五)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与支持
1.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普及游戏知识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不理解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不支持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的现象是十分正常的。幼儿园要推进教学游戏化,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家长宣传和普及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与方法。
2.建立家园互动交流平台,形象化展示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利用家园互动交流平台定期、及时地向幼儿家长汇报每个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让家长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幼儿近况,掌握幼儿发展情况,他会更有可能对幼儿园教育方式给予认可和支持。
3.幼儿园管理中要维护家长的“游戏者”权益
在幼儿园管理中,把家长纳入进来,努力协调、维护好家长与幼儿园领导、教师以及工作人员的平等合作关系,让家长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让家长参与游戏,切身体验到幼儿在玩游戏解决游戏问题时,会运用多种知识与技能,是需要付出多方面努力的活动。这样家长就会彻底改变抵制的态度。
总之,游戏对幼儿教育影响深远,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张明珠 朱司琦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幼儿论文; 游戏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园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材料论文; 家长论文; 《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