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可以追赶,不可以照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以论文,新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达111个月的超长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着低通胀、低失业率,一时间被美国克林顿政府自誉为“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界乃至全球经济界,都在力图揭示这个长期景气的奥秘。联系到美国经济中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基因层次的生命技术的突破,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成就,人们无不认定,新经济来自于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发动机的新的发展模式,它可能具有高知识密集度、高市场需求、高速成长和高附加值等“四高”的特点。尽管一些经济学家预言,一个长期景气的后面必将跟着一个长期萧条,或者发出网络技术过度虚拟化的经济必将蕴含着巨大的泡沫的警告,但是,90年代以来,这种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美国经济毕竟将昔日曾经要超越美国的日本远远地甩到后面,毕竟在一片东亚危机的狼烟中挺拔强劲。它起码表明,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正在出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追赶时代、加快发展,无疑是积极进取的态度。不过在我们这个欠发达国家中,如果一味地照搬美国的产业发展概念,把“新经济”奉为终极之路,那就有失偏颇了。观察国内对“新经济”的热炒,我们觉得有四个误区值得辨析:
其一,高新技术产业是唯一值得发展的产业。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产业,无疑是世界产业升级的方向。但是高技术只是一种高精度提炼手段、一种现代发现和认识工具,它只能改变传统农业、采掘业、加工业的生产方法,并不能取代它们;高新技术产业归根到底还是要立足于为人们衣食住行服务。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切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城乡”,视高技术为惟一,将所有投资都压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知识经济上。经济正处于由工业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转型时期。这一阶段,大体上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30—50年代,相当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转型期大体上需要10—15年。经过这10多年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我国也将进入新兴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重点开始转向发展精细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将达到50%左右。可见,作为后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离不开基础产业,发展时间可以缩短,但是阶段不能超越。
其二,全民办网络。网络技术是现代通讯传媒技术,开发它、拓展它,需要众人参与。但是,各行业都参与办网络,结果肯定是新技术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况且,网络并不天然等于高科技。不要说国内上千家网络公司无一盈利,就是美国现在惟一盈利的美国在线也已经与传统传媒业的美国华纳合并,为的是拓展获利空间。网络技术产业现在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寻找实体经济依托,拓展盈利空间。我国现有的网络公司已经兴办了不少,它们的兴趣似乎仅在于开发实用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他们的产品至今没有多大的市场。人们尽可以设想未来的电子商务、网上学校、网上银行、网上医疗等业务的前景,但是这需要的是现有网络公司与实业界的联合运作,而不是实业界一家一个网络公司。行行都“触网”可能导致“一块捉住,一块绞死”。
其三,高技术万能论。我们的名家说得对:技术可以超越,体制不能超越。我国一些地区,不管自己的经济结构、收入水平和体制状况,看到了高新技术的高生产率,都在争办高新技术园区。甚至一个县都想设几个不同名目的园区。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万能论。实际上,美国的高新技术发展,是美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局。高新技术发展不仅需要传统产业的基础,也是需要相当的国民收入水平,需要合理的需求结构和市场能力,需要发育良好的市场机制。据调查,北京的网民60%左右是月收入千元以下的年轻人,上网费用支付能力在百元以下的网民占55%以上。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高技术伴随着高风险,能够担负高风险的大多是民营公司,而民营科技公司的投入、运行、退出要求高度市场化的机制保证。政府包办是包办不出一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在一个资本市场不发达,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资源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体制下,在知识产权、市场交易行为以及政府审批行为难以确保法制化的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即使可能产生,也难以形成产业链或产业群。
其四,一夜暴富论。的确,高技术在现行资本运作技术的条件下,可能具有迅速创造巨额财富的能力。世界财富论坛的明星已经由过去的石油巨擘和钢铁大王,演变成今日的网络英雄和软件明星,比尔·盖茨身价千亿美元,李泽楷一夜暴富超过其父李嘉诚,这在媒体上已经得到充分的渲染。但是,高技术一夜暴富是有条件的,不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一方面,拥有高技术的人或企业,首先需要的就是前期的技术探寻、技术开发和技术积累,没有个人或社会的长期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高技术不会一夜诞生;另一方面,比尔·盖茨也好,李泽楷也好,或是联想集团的上百个百万富翁,包括大批的风险投资家们,他们的产品可能具有超过传统产品和服务几倍的价值,但是要实现上万倍的财富放大,多半要依靠现代股市的融资和筹资功能。谁都知道,股市是零和游戏。这种所谓的“暴富”,恰恰只是原有财富的集中,他们的一夜暴富往往是建立在相当多投资者的“无私”奉献上。不仅如此,这种财富集中,也不排除社会对高新技术的过度炒作。泡沫的放大,成全了一部分投机家,也放大了高技术明星们的财富。遗憾的是,古往今来,站在时代浪尖上的精英只能是少数,占有世界巨额财富的大腕们也不会众多。更多人能够做到的只是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运用,他们的所得只能是知识经济收益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