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道的“礁”:管理者的八种误区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上海航道的“礁”:管理者的八种误区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商海航道上的“暗礁”——管理者的八大思维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暗礁论文,航道论文,管理者论文,误区论文,商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补充成分”的合法地位被正式确立下来。十五大以后,私营经济成分的地位更上一层楼,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合法地位的确立和提高,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星火燎原般地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日渐显露出勃勃生机。这些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跃和丰富了市场,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和地方财政,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然,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功不可没。然而,在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小企业的存活率极低,许多中小企业活不过五年。无数事实说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国营企业相比,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少、政策优势也不具备,因而企业经营者便成为企业的灵魂,经营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由于经营者自身的视野、企业的经营机制、资源的限制等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经营者中经常出现一些短视或是急功近利的行为。行为模式是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因此,可以说这些经营者多少存在一些思维误区,归纳起来,以下八种思维在中小企业经营者中较为常见:

1.决策时鼠目寸光,“先顾眼前”的实用主义思维往往是造成企业发展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企业的决策和计划的执行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越是长远的决策和长期的计划,所需的资源越多。中小企业因为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又由于长期决策的较大风险和长远利益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有些企业经营者决策时只顾眼前利益。同时有的企业决策机制不健全,在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时往往是个别领导一个人说了算。而有些领导因为自身素质不高,决策时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难以做到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抓住眼前利益再说。至于当前决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则难以顾及。

2.执行经营决策时急功近利,妄图一夜暴富的急于求成心理。在众多失败的案例中,也不乏这样一些企业,他们的决策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因为在执行决策时太过性急,结果完全打乱了预定的步调,使企业发展的局面变得不可收拾,最后遭受灭顶之灾。这种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可能做到了充分考虑,决策方案也算科学,但在决策执行的初期因为太过顺利,使得企业经营者得意忘形,急不可耐地提前执行了后面的步骤,结果因为时机不成熟而惨遭失败。

3.在人才使用问题上采取用人不疑的原则,对个别中意的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撒手不管,只有激励,没有适当的监督。我们知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在对人才的吸引和留用问题上,同大型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长期以来都处于劣势。人才难得、人才难留是许多中小企业的共同难题,人才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经营者一旦碰上合意的人才,为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和信赖,往往会在给出高薪待遇的同时对人才放任不管,连最基本最必要的监督都没有。然而,缺乏监督的环境会产生绝对的权力,进而滋生腐败,最后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

4.无视商业伦理,见钱就抓的贪婪心理。在中国这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在起步之初缺乏必要的生存沃土,中小企业长期在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生存的压力和发展机会的匮乏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无视商业伦理的存在,赚黑钱、赚昧心钱、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坑害消费者的短期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其结果是,企业在得到暂时利益的同时破坏了自己的形象,砸了自己的牌子,企业的信誉荡然无存。从长期来看,企业必然失去用户和消费者的信赖从而难以维持经营,走向失败。

5.事无巨细,亲自过问的事必躬亲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事物纷繁复杂,企业经营者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经营者出于种种原因,或者是不相信下属,或者以为自己是万能的,竟然连最重要的科学管理原则之一——例外原则都不知道采用,情况无论轻重缓急,问题不管主次大小,眉毛胡子一把抓。整天陷在具体事物之中,忙忙碌碌,问题却不见减少反而呈现每天增多的趋势。

6.以不变应万变的“稳重”思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的需求既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时也常常是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失败破产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状况逐渐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的地位逐渐上升。在众多的竞争企业中,只有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而在竞争产品日益丰富、日益呈现多样化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地、迅速地发生变化,企业为了追随消费者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推出新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在这一点上,有的企业经营者出于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稳重”思想,或者忽视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推向市场的产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结果可想而知,企业逐渐丧失其市场份额,走向失败。

7.盲目扩张的求大情绪。战略冒进陷阱是企业成长初期最易掉入的陷阱之一。当企业成功地度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后,创业的成功使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队伍充满自信,逐渐丰厚的利润回报使企业有了扩张的一定实力。同时银行等投资家也因看好该企业而使融资变得较为容易。这一切都诱发着企业领导人急于扩张的心情。有些经营者误以为其成功的经验适用于各种行业,于是踏入多个行业领域,结果因摊子铺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掉入资金短缺调度不灵的泥沼中遭受灭顶之灾。

8.失败后不反思、妄图扳本的赌徒心理。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碰上失败和挫折,只要能及时找出错误原因、迅速改正并避免重犯,一般不会对企业的经营大局产生太过严重的影响,企业往往能在挫折之后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然而,有些经营者却因为太过自负,或是思想太过顽固,在做出了错误决策并已经对企业经营造成损失之后,既不承认错误,也不寻找失误的原因,反而紧接着采取一连串的错误行动,妄图纠正或掩盖原先的错误。结果自然是错上加错,局面弄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此时才痛定思痛,但为时已晚。在管理实践中,经营者的失误表现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以上述八种情况较为常见。这些思维误区可以说是企业之船在商海航行时最易碰上的暗礁。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尽量避免或消除这些阻碍企业走向成功的绊脚石。

(1)经营者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质、思想素质等各方面素质,努力学习并掌握各种领导和管理艺术,科学运筹时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营效率。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应分清主次,掌握重点,通过合理授权以减轻自己的不必要负担,使自己从繁重的日常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处理企业的重要事务。

(2)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决策机制,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决策机制之上。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往往是一言堂,大小事情都是企业经营者一个人说了算,许多时候的决策毫无科学根据可言。如果能合理的组建决策班子,由决策班子做出企业的重大决策,则既可以集思广益,使决策较为科学,又可以增强企业的民主气氛,使企业整体更富有活力。

(3)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做到对人才既有激励又有约束,使人才在正确、合理的监督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人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现代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才更容易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侵蚀,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与监督,好人也可能变坏,最后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

(4)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现代经营思想,正确认识企业的生存基石和利润之源,高度重视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努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之船的掌舵人,企业经营者惟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正确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才能在商海中扬帆远进,一路走好。

标签:;  ;  ;  

上海航道的“礁”:管理者的八种误区_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