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投入社会化的技术引进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引进论文,国外论文,模式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既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也影响了世界科技发展模式。科技全球化是当代科技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也是科技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技术引进是科技全球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具有不同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和地区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手段。这表明,科技投入社会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化倾向。对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具有巨大差异,而且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更表现出巨大的不均衡性。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包括技术引进则是科技活动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模式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引进模式对科技投入的社会化具有多重影响。
1 技术引进的概念和特征
作为科技投入社会化的一种方式,技术引进方式更多表现为科技投入再社会化行为和过程。这既表现为技术引进的国家和地区对引进技术或先进设备的两次科技投入过程,也表现为技术输出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输出的收入或利润形成新的科技投入需求。克里斯托夫·弗里曼(Christopher Freeman)就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总体制度网络,其活动和相互作用对新技术有促进、进口、修正和扩散的作用”。技术引进也是作为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
国际科学技术资源配置及利用、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的巨大不均衡性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既表明国际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可行性,也说明发展中国家具有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建立后发优势的可能性和潜力。这也是技术引进的基本前提。不少研究表明,在欧洲、北美、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发展中,国际技术转移特别是技术引进、技术传播和技术扩散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Simon Kuznetzs认为;“无论这些技术与社会创新产生于何处——它们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产物——任何特定国家的发展均取决于对这些创新的采纳。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其边界之外的的基础”。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创新技术进行利用、实现渐进技术创新扩散的有效手段。
技术引进模式对国家发展战略也存在重要影响。Frances Stewart等认为,“有效”可行技术是否存在这一问题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是紧密相连的。这表明,不仅引进技术的规模和能力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影响,而且引进技术的绩效也受到发展战略的影响。引进技术的有效性也与不仅与引进技术本身有关,与引进技术微观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有关,也与国家发展战略有关。通过技术引进来形成国家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制度优势和微观基础优势,是国家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冈崎哲二(2003)研究表明,对技术引进的管制实际上限制了企业引进技术;技术引进对于增加企业附加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本——劳动比率、促进研发投资具有一定的作用,还间接提高了TFP(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引进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容易形成对外来技术的长期依赖性,即在全部或基本技术资源积累和创新方面对外国的依赖度具有递增倾向,这会影响一国或一地区科技创新积累能力的社会化;二是如果不能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相匹配,会间接影响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形成负面影响。因此,这会导致科技投入社会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强化;三是难以实现突破性创新。基于技术引进或模仿创新基本属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极少。这对一国或一地区国际竞争力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是技术引进和跟踪研究。2002年,从外国技术引进合同额是173.89亿美元,国内的技术交易合同总额为884.1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07亿美元),仅及技术引进额的62%。而国内技术贸易大多以小型和改进技术为主。2002年,国内每项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平均为27万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同期国外技术引进项目平均合同金额是286.38万美元/项的1/63。
2 作为科技投入社会化有效方式的技术引进模式
由于以下因素导致技术引进模式成为全球科技投入社会化的有效模式: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基于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革命持续引发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革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的焦点。因此,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国家创新的主导内容。②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压力递增,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主导能力和控制能力迅速增强,具有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FDI集聚将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契机。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这些都为技术引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资料显示,1976~1995年,发展中国家技术购买费用从18亿美元增加到180.5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5.33%,高出了同期世界技术购买费用增长速度(13.14%)。而1986~1995年期间,用于购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出,新加坡由6000万美元增加到9.93亿美元,韩国从7000万美元增加到7.66亿美元,巴西从2500万美元增加到3.11亿美元,墨西哥从1.09亿美元增加到4.14亿美元,中国香港从3300万美元增加到2.89亿美元,中国台湾从3300万美元增加到2.08亿美元。③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因此,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和地区与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国家和地区就有了新型合作的可能和需要。这是全球技术引进需求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④借助引进先进技术与改造,落后地区有望实现跨跃式发展,建立起“后发优势”。技术引进不需要以牺牲国内市场为代价,而且还能引进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技术引进还能加快技术引进国家研发水平的积累,奠定企业在科技投入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借助企业技术改造能力的配套投入,也能扩大技术引进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投入需求,通过提高科技投入社会化水平来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随着在引进先进技术规模递增的同时,技术改造配套投入配套递增的机制也逐步建成,企业技术创新供给能力迅速增强,这不仅能缩小与技术输出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且能积累技术引进国家的创新能力。⑤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而进行的科技社会再社会化模式还有利于提高技术引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活动效率特别是研究与开发效率。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组织水平低下,科技活动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远低于预期水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从根本上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科技投入总需求的持续增长,影响着科技投入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既提高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厂商成功的几率,也通过降低厂商技术创新风险和成本而提高了技术引进厂商竞争优势。这有助于强化发展中国家科技投入社会化企业微观基础,并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其它企业和其它微观基础参与到科技投入社会化中来。⑥由技术引进的二次创新所形成的示范效应会引导更多厂商及其它微观主体进入到科技投入竞争中来。一方面,技术引进的二次创新成功的企业会给更多的企业带来示范效应和跟进效应,这会有力提高企业R&D投入总能力和景气度,加快企业R&D投入超越“门槛效应”,放大技术引进R&D外溢效应。另一方面,技术引进厂商的技术创新成功也会给其它企业带来竞争压力,同时国内需求客户的要求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都会逐步引导企业利用科技投入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随着这种竞争厂商数目的增加,厂商R&D投入会持续增加,R&D投入社会化水平就会得到明显提升。波特(2002)提出,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日本音响业厂商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注: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2002:《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第84-86页。)。
3 技术引进模式对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影响
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模式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技术进口是否会对技术引进国家自身R&D投入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这方面有替代说和互补说两种观点。替代说认为,技术引进对技术进口国自身R&D投入需求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技术引进减少了自身R&D投入需求。J.Lee(1996)研究了韩国制造业技术引进和R&D投入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注:Jaymin Lee,1996:"Technology imports and R&D efforts of Korean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pp.197-210.)。王春法(2003)指出,机器设备和技术能力是不一样的。中国FDI技术溢出并不明显,相反,FDI对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挤出的、替代的。王春法的问卷调查表明,FDI企业与母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联系紧密。但样本FDI企业只有28%的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有合作关系,其中进行技术咨询和人员交流的分别占14.7%和10.3%,以共同发表论文形式合作的只有1.5%,共同申请专利的只占1.5%,同大学的联系与此相似。高达93.5%的FDI企业明确表示从不参与技术市场活动,样本中没有一家企业“在技术市场出售技术”。这种情况说明,外资企业在技术上对国内科研机构保持相对封闭(注:王春法等,《利用外资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课题报告(2003)。)。高志前(2003)也提出,当技术引进的结果使技术引进方既失去技术开发的动力,又丧失技术开发的权利,从而使技术开发能力逐渐弱化时,可以称之为陷入“技术引进陷阱”(注:高志前,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引进陷阶”,中国贸易报2003年12月29日。)。互补说则认为,先进技术引进必然会带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甚至改造、创新,因此会带动技术进口国自身R&D投入需求的提高。Bell&Pavitt(1997)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A.Aggarwal(2000)对印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放宽了对技术引进的限制所表现出技术引进和国内自身R&D投入需求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A.Aggarwal,2000)(注:Aradhna Aggarwal,2000“Deregualtionmtechnoloyg imports and in-house R&D effort:an analysis of the Indian experience",Research Policy,pp.1081-1093.)。江小涓等人(2004)还研究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与本国技术能力成长的关系,提出在国内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引进外部技术会从多方面产生外溢效应,促进东道国技术能力的成长。中国在利用全球技术资源比较密集的行业中,技术外溢效应已经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提升了国内产业的技术和竞争力水平(注:江小涓等著,《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国外技术引进1美元一般要带动2~5个美元的消化吸收,也是这种互补说的间接证明。日本是技术引进对国内科技投入需求互补机制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据日本工业技术院的调查,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机械行业研究费中有16.9%用于引进,6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革新,日本机械行业技术引进带动了近4倍的科技投入;电工行业研究费的24.4%用于引进,48.1%用于二次创新。日本电工行业技术引进带动了2倍的科技投入。
技术引进对技术引进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的方面:一是直接导致带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造、创新的R&D投入需求增长上;二是会产生出技术引进国科技投入的引致需求,特别是技术引进国对引进技术进行的二次创新需求及国内技术扩散需求等。三是促进技术引进国家科技投入社会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提高技术引进企业和政府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投入方面(包括资金投入、科技人才投入及相关政策和激励制度投入等)会有重大进展。四是促进科技创新“隐含知识”的迅速扩散,加速社会资本积累。对R&D活动及R&D活动效率的影响不可低估。而技术引进来加速“隐含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引进技术进行的二次创新高成功率有助于这种“隐含知识”学习、积累和传播,进而促进技术引进溢出效应和R&D溢出效应的提高。Ashish(1996),Nightingale(1998),Tijssen&Robert(2001)都提出,“隐含知识”(tacitknowledge)的扩散是影响R&D外溢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注:Arora,Ashish,1996:"Contracting fortaeit knowledge:theprovision of technical service in technology licensing contract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pp.233-256.)、(注:Nightingale,Paul,1998:"Acognitive model of innovation",Research Policy,pp.689-709.)、(注:Tijssen,Robert J.W,2001:"Global and domestic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relevant science:patent citation analysis of science-technology interactions and knowledge flows",Research Policy,pp.35-54.)。
我国不少学者也提出技术引进在我国科技能力建设中的重要性,有的甚至提出技术引进比自主研发更适合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江小涓、林毅夫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论坛”就陈述了上述观点。江小涓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的垄断性已发生变化,其在跨国转移、交易中实现商业化能力增强,成为市场中一种商品,而且技术市场已是买方市场,可供选择、谈判机会多,使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增加了可能性和合理性。她强调,技术的知识产权也并非必须通过自主研发,全球化格局下有多种途径获得,包括委托研发、购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收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企业等。林毅夫指出新技术发展的自主研发投入大、风险也大,而技术引进成本较低,因此更适合发展中国家。但引进技术不能仅仅停留于引进,引进后要让自身的研发队伍消化、吸收并不断加以改进,以适应国内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需要。发展中国家要利用技术差距,以低成本引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建立起引进和创新的互补机制,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最佳政策选择。
技术引进模式是科技投入社会化微观基础再造的有效路径。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最重要微观基础,这是由发达国家所证明了的。企业第一主体的科技投入社会化结构是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制度优势。2000年,美国研发投入总额2653.2亿美元,其中,企业占66.8%;同期日本研发投入982亿美元,企业占72.2%。技术引进的企业主体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研究开发的主体化,是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竞争和企业成长的内在逻辑。能否形成以企业主导的科技投入制度安排既决定了技术引进的绩效,也决定了企业微观基础技术创新活力。这方面前苏联和日本技术引进实践就有两个几乎不同的表现。前苏联的技术引进以引进硬件占多,而日本为引进软性的技术。据统计,1950~1980年间前苏联技术引进费用高达440亿美元,这其中90%为技术设备引进费;而同期日本技术引进费用为170亿美元,70%为软件引进费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因为引进了欧美400多件专利技术产品,由一个小企业迅速成长为日本第6大企业,就在于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再创新。
技术引进模式影响着政府科技发展政策,是国家层次的软战略。日本是技术引进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奇迹的产生与成功的技术引进具有密切关联。自1951年到1984年,日本公司签署了约4.2万项引进西方技术的协议。日本仅花了170亿美元就形成了与当时科技先进国家的技术创新门槛。这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1960年,日本政府曾提出十年间GDP翻一番的发展计划,而1970年日本GDP实际增长了2倍。1995年日本国会一致通过了一个效力“介于宪法和专门法之间”(注:新田义孝编著,《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日本:富士通经营研修所,1997年),第7页。)的重要法律——《科学技术基本法》,提出日本从“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将“科技创新立国”作为基本国策(注:详见通商产业省编《大变革中的日本研究开发》(日本:通商产业调查会出版部,1996年),第59-63页。)。1996年日本内阁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决定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投入,切实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基础研究能力。日本在2001年又制定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日本建设成为“能够以知识的创新和活用为世界做贡献的国家”,五年计划期科技投入总额扩大至24万亿日元规模,力争在未来的五十年里使本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达到30人(注:日本内阁2001年3月《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文部科学省编《2001年科学技术白皮书》(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1年)收录,第326-347页。)。日本所以推行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正是对实践效果很好的基于技术引进的科技发展战略的扬弃。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与日本利用模仿欧美、追赶欧美的科技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但长期采取这种战略模式,由于日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已明显缩小,同时美国等其它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管制及知识产权保护(注:参见出自经济计划厅,每日新闻社编《2000年经济白皮书总特集》、《经济学人周刊》2000年8月7日号收录,第237-39页。)。日本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本递增。同时,单单依赖技术引进模式,也对日本基础科学研究和独创性自主技术开发形成了障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研究与开发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入到世界领先水平(注:《2001年科学技术白皮书》(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1年)中的《附属资料》,第350-353页。),见表1。
表1 部分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比例(单位:%)
年份
日本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95年
2.87
2.48
1.95
2.26
2.31
1996年
2.93
2.53
1.88
2.26
2.32
1997年
3.03
2.55
1.81
2.29
2.22
1998年
3.14
2.58
1.8
2.31
2.18
1999年
3.11
2.63
1.88
2.44
2.20
2000年
3.18
2.68
1.85
2.45
2.18
2001年
3.29
2.79
1.90
2.20
另外,作为大国意识很强的日本也期望借助世界科技强国的形象来实现,因此,日本渴望能象欧美等国一样为人类贡献出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注:参见科学技术会议编《以与社会共同前进的科学技术为目标》(日本:大藏省印刷局,2000年),第8-9页。)。这是日本不遗余力地推行“知识财产立国”战略的基本背景。日本成立了“知识财产战略本部”,部长为首相小泉。本部制定了《知识财产的创造、保护及活用推进计划》,日本的重大科技计划充分体现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纳米技术、光学技术、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环境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2004年“知识产权推动计划”,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实施国际性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日本技术引进案例分析表明,技术引进模式对国家发展水平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的积极作用。
技术引进及在基础上的创新是决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这表现出技术引进模式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直接影响。金碚把工业化划分为近代工业化和当代工业化两个类型。他提出,当代工业化与近代工业化有着不同特征。当代各国工业化是在与欧美各国近代工业化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世界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一方面,欧美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先现象,处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先进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的当代工业化则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追赶”现象,在世界经济中处于“外围”的后进地位。另一方面,欧美各国近代工业化是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为基础的,而发展中国家当代工业化则是以现代已非常成熟的技术为基础,这些成熟技术不一定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背景的不同决定了欧美各国近代工业化与发展中国家当代工业化的异质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发展中国家当代工业化进程,除了发达国家因素及影响外,还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再创新能力。能否具有有效的技术引进及再创新战略,既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成熟技术基础的利用能力,也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最终还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水平。技术引进,是促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迅速转移和扩散的重要条件。当然,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不能是对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的简单模仿和套用,而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积累其自身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引进水平不同决定了不同国家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十分重视技术引进,但技术引进的整体绩效并不理想。长期以来,我国是重引进,轻消化和轻创新。日本汽车工业企业在二战后就分别从美、英、法等国分别引进了大约400件专利技术。我国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和创新经费的比例是11:1,而韩国则是1:11。因此,我国生产黑白显像管虽然早于韩国5~6年,彩管几乎与韩国同时从日本引进,而与韩国的差距却很大。如今韩国不仅在中国建厂生产彩管,而且其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技术已接近或超过了日本和技术发源地美国。这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引进模式的差别。韩国不允许成套引进生产设备,非常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许多领域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1:5~8,使本土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而我国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脱节,2002年两者的投入之比为1:0.08。由于长期不注重消化吸收,使得我国许多产业很难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误区(注:转引自:陈建辉《经济日报》2005年2月18日。)。据科技部的数据,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绝大部分被进口产品占据。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我国装备工业50年来的发展,始终没有摆脱技术引进模仿型的模式,装备工业一直在引进——落后——引进的怪圈中徘徊。我国装备工业虽然能够提供经济建设所需的一些重大装备和产品,但技术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机械制造业中57%的产品产业化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这种状况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也有类似表现。2002年,我国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技术引进支出为93.7亿元。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引进达到58.5亿元。而大中型高技术企业用于消化吸收支出为9.6亿元,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之比由上年的1:0.05上升为1:0.1。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化吸收之比仅为1:0.01。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引进是国外科技投入社会化的有效方式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科技发展模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影响。科技全球化是这种影响的主导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活动的全球化将进一步显著。这导致科技投入社会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化倾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资源配置全球化能力方面也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建立后发优势,不能不借助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特别是技术引进来实现。技术引进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各国科技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科技投入社会化的有效方式。
4.2 技术引进模式对科技投入的社会化具有多重影响
以上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模式对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影响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影响。而且这种积极作用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我国科技投入社会化水平不高,与技术引进对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影响不到位有关。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累计从国外引进技术2.8万多项,合同总额达1113.79亿美元。近年来,中国技术引进档次不断提高,1998年签订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合同额占全年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总额的四分之一,比上年提高150%;软件、硬件技术引进的比例进一步优化,平均软件费用占合同总额的比例已由“八五”期末的10%提高到现在的25%。此外,技术引进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包括了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据商务部统计,2004上半年,中国技术引进稳步增升,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4065份,合同总金额64.4亿美元,同比各增16.2%和15.8%;其中技术费50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77.7%,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形成技术引进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投入社会化水平提升方面,我国还缺少有效的微观基础条件和制度安排条件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