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为促进法律知识与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确保法治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案,走进学生头脑,我们成立法治教育进课堂课题组对我校高中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调查,摸清他们的法律意识实际情况,并探索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高中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盐边县中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名校”的办学思路,围绕“厚德载物,天道酬勤”这一核心办学理念,彰显“大爱”的人文关怀,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2016年3月21日至4月14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362份,回收354份,回收率为97.79%,其中有效问卷为354份。调查数据由计算机汇总处理,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这份调查报告。
1. 法律知识浅表化
据调查显示,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选择经常的占17.23%,选择偶尔的占74.29%。认为中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选择有必要的占82.77%。这说明高中生群体有学法的热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但高中生群体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是不够深入的。比如《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回答正确的仅占38.7%。对于闯红灯,认为是违法行为的仅占43.22%,认为是没有公德的表现的却占50.28%,后者明显是错误的认识。
2.法律意识有所提高
攀枝花市中小学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各校实行校长、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负责制,充分发挥警校共育功能,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显示,选择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占90.4%。遇到侵害或敲诈选择向老师、父母汇报的占90.11%。在商店买了一件伪劣品知道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的占88.1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法治教育内容的需求
中学相关教材中涉及的法律方面的内容大部分是一些灰色的理论,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遥远,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能识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同学仅占17.23 %。对搜身是否违法有37.58 %的同学无法分辨。知道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的同学仅占20.06%。这些数据说明,“法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法律、人权、民主等主题,而法律、人权、民主等观念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必须在教育和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这是法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4.对法治教育的方式意愿
据调查显示,愿意参与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法治宣传活动或讲座的占76.55%,觉得太形式主义没有意义的占11.02%,认为有意义但浪费时间的占10.45 %。这说明学校现行的法治宣传活动或讲座学生们是乐于接受的,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值得深思的是,调查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时,选择网络的占32.49%,电视的占41.24%,学校的占18.36%。高中阶段的法律知识零散地镶嵌于必修教材之中,不系统化,不适用,位置不突出,出现了法律教育的断层现象。这需要相关部门和研究专家来解决,在课程改革中,将法律课程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在必修课程中凸显法律的位置,彰显法治主题。
二、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对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全体人民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共同开创法治中国的新境界。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强调制度的约束,忽略意识形态的引导,立法热情高涨,而淡化法治教育中意识形态的引导,淡化对公民法律思想观念的改造。就教育一线来讲,中学法治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存在不足。
基于上述形势与反思,我们对盐边县中学的法治教育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第一,狠抓我校的师德建设。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教师应以用高洁的道德人格熏陶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促进法治文化健康发展。
第二,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以政治课为法治教育主渠道,其他学科采用渗透式教学法。校长黄尔林扎实有序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求法治教育进课堂必须坚持“学生为本,法律至上,协力推动,务求实效”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视频学习具体案例,进行专题讨论和课堂辩论,用这些中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使法治理论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打造法治文化载体平台,加强校园网的法治教育功能。在我国,因特网的发展非常迅猛,它作为“第四媒体”,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当代的高中生毫无疑问是“网络族”,这拓宽了法治教育的途径。因此,应加强网络法治教育,做好普法工作,创办校园网上的法治宣传栏目。
第四,法治教育应从书本上“走出去”。我们要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变单一式教育为综合式教育,变保守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可以通过升旗仪式、班会课、团队活动、组建法律社团、组织模拟法庭、组织参观法制部门(法治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法治征文、知识竞赛、辩论赛、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文艺汇演等,活跃学校法治氛围。
第五,法治教育应注重“请进来”。邀请普法人员、民警、律师、专家学者举办“法治讲坛”系列讲座。高中生可以主动、自觉地学习、模仿专家学者的科学精神和道德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法治素养。此活动,我校一般在新学期开学的一、二周内完成,社会人士到校现身说法,颇受学生青睐。
除此之外,应该组织人员编写一部关于法治教育的校本教材,以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来推进我校法治教育工作,希望我校把法治教育和校本法治教育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法治教育推向新阶段。
论文作者:赵学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法治论文; 法律论文; 法律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盐边县论文; 学校论文; 法律意识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