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基本建设档案(简称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等活动中形成的直接记录。本文对“微模式”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微模式”;城建档案;应用策略
1城建档案的特点
1.1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城建档案从归档上看,有前期准备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如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报告;有在城市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如施工技术资料、监理工作资料等;还有工程竣工后形成的各种验收资料及有关的照片、录像等等。
1.2连贯性强,归档周期长。
城市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规划、决策等先期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工程施工直到竣工验收,一般要经历一年甚至数年时间。在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形成的档案资料既类别明确又环环相扣,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真实、连贯、系统地记录和显现出城市基本建设工程的整个完整进程。
1.3涉及部门多,资料来源广。
城建档案涉及规划、设计、电力、给排水、电信、环保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分属不同管理系统,需要紧密协调配合。而各项城建档案资料就分别来源于这些不同部门,因此,具有广泛性。
2“微模式”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2.1注重用户体验,以实现人性化、自动化的开发原则
与城建档案工作“主模式”不同,“微模式”的业务实现主要在移动客户端。这些客户既包括城市建设项目的广大建设者、城建项目专兼职档案员,也包括城市的每一位市民甚至其他任何有某种需要的社会公民。特定情况下,也指利用“微模式”平台来实现移动业务处理的城建档案工作者。而无论使用的对象是谁,“微模式”的业务处置、信息交互都要在便捷的移动平台上实现,因此其开发应用首先必须面向用户,考虑便携移动终端的操作特点,考虑用户的使用人群,尊重用户思维与操作习惯,给用户提供好的使用体验,这样才能让用户接受“微模式”、熟练操作“微模式”,从而发挥其业务处置效能、实现信息交互。
面向用户、注重用户体验的原则对于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而言并不是一般移动端软件开发意义上的界面新颖、功能清晰、操作友好等用户体验的内容,更指在城建档案业务实现及信息交互上的自动化、人性化诉求。在城建档案微信公众号、档案APP、智能视频终端的功能解析和业务流程上,尽可能让每一个业务功能、每一项文件处置、每一次数据操作都能在系统内置的标准与规则的控制下自动实现,或者由人工辅助完成,尽最大可能减少完全由人工操作与干预的环节。
此外,在一些档案业务功能的设计上,尽可能将其与城市建设专业业务流程进行集成或者并发,这样容易做到档案业务的自动触发和一体化实现,达到档案业务处置与专业工作同步实现,从而提高城建档案的归档效率与质量。
软件工程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贯彻标准规范、吃透业务功能、科学把握需求,实现这个功能的开发并不困难。
2.2以移动需求为导向,与“主模式”主次搭配、高低有序、优势互补
随着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社交媒体、智能终端、移动应用开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城建档案“微模式”虽是基于这些技术与平台开发的,但并不追求形式上、流程上、功能上的“大而全”,作为城建档案“主模式”的辅助,恰恰可以以“微而精”为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可在城建档案“微模式”的开发上,以城建档案信息交互及城建档案业务移动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功能模块和业务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里必须强调是“移动需求”,意指必须在适合移动智能终端上完成的流程、功能和实现的业务。
这样的开发思路,可以使得城建工作“微模式”与“主模式”形成主次搭配、高低有序、优势互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实现功能移植与数据共享,确保在固定及移动场景下所有城建档案业务及其信息交互均可以以合适的、高效的、经济的模式实现。
2.3强调城建档案意识培育与文化宣传
移动客户端几乎是每一位公民集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的智能平台,当用户因为城建档案业务需求、信息需求而在其智能终端上关注或者安装了城建档案“微模式”应用时,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城建档案意识培育及城建档案文化宣传推送的窗口。故此,城建档案“微模式”的应用,必须强调在城建档案意识培育及城建档案文化宣传功能上的组织与设计,助推城建档案工作及城市文化建设。
但是,今天微信公众号如过江之鲫,移动APP泛滥成灾,城建档案“微模式”应用开发如何培育用户的城建档案意识,怎样宣传与推送城建档案文化,避免被用户视为无用或垃圾信息,就成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理性分析用户的信息与文化心理,研究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与文化的需求特征,探索友好的切入方式与互动手段,从而保证城建档案“微模式”在此功能上的长期实现。
2.4突出城建档案信息利用与适时信息交互功能
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是档案工作的归宿与发展基础,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必须突出城建档案信息的开放利用功能,同时重视在“微模式”上档案工作者与兼职城建档案员及其信息用户的交互工作,充分体现“微模式”的技术优势。
适时的信息需求及满足移动条件下的信息推送已经成为移动数字和WEB2.0时代公众对信息诉求的新特点,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平台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必须具备这一功能,满足合法用户在移动条件的信息检索查询及对查询信息的及时推送。并尽可能提供多种检索手段供不同层次用户进行信息检索,同时在后台或“主模式”上组织尽可能丰富的数字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交互适用于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及信息利用工作的咨询、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城建档案业务工作的处置、信息查询利用中,城建档案工作者需要向城市建设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兼职档案员、各类城建档案信息用户解答政策、指导业务并接受问题反馈,必要时还需要实施归档预审及信息安全控制,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微模式”平台具备较强的信息交互功能。
2.5坚持前瞻性、渐进性、特色化的开发原则
我们在开发“微模式”技术平台时,一定要具备前瞻性,分析和研判上述要素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使“微模式”的功能设计具备模块化特征,使“微模式”用户体验具备较强的可塑性,让“微模式”能够在较长时间范围内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与用户迭代的诉求。每一座城市的规模与文化、每一家城建档案馆的技术基础与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的开发应用不必一蹴而就,可以采用渐进式发展的技术路线。“微模式”包含功能不同的多种平台类型,无须谋求一次性实现。可以依据资金、技术、需求状况优先在某一个模式上取得突破,在获取成熟的经验后再进行延伸性的开发。具体在某个特定微平台的开发上,可以让成熟的、确定的功能模块先期建设,技术以实用为原则,业务操作也可以遵循先人工、再辅助、后自动实现的循序渐进的思路。
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城市范围内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及信息采集与利用工作的全域覆盖。每一座城市可立足城市发展特点及文化特色科学定义自己的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平台,秉持上述开发及应用策略,保证城建档案工作“微模式”平台顺利实现,助推文明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瑞雯.浅析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广东科技,2011,20,(6).
[2]冯兆平.论城建档案工作的作用和地位[J].档案学研究,2007,(5).
论文作者:杨洋,苏红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城建论文; 档案论文; 模式论文; 工作论文; 业务论文; 用户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