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就_政治论文

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就_政治论文

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文明论文,大胆论文,成果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04)0036-03

政治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发展生产力、完善自身积累的所有积极政治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也不应该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合理内核去发展。我们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体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合理成果,使社会主义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一、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相对于野蛮而言,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人类社会大体可划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相应地,文明也就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层面。所谓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活动进步状态和政治智慧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是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相对的范畴。

文明与政治的产生是同步的,文明中始终是内涵着政治文明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没有只有文明而无政治的时代。从人类文明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的进化发展,总是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文字的使用,而且还表现为阶级、国家、政治制度及政治权力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一度发展的商品经济、自由探索的精神、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而且包括对个人自由和责任的强调、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最基本的仍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既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和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的基本理念,还包括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规范的政治行为程序。由此可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程度不断提高。从宏观的社会发展的阶段看,人类的政治文明区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前三种社会政治文明固然也是沿着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形态的轨迹运行的,但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却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以及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出现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所最终导致的质的变化。直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才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否定了人剥削人的政治制度,它以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剥削性质的政治制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实现了政治文明发展的质的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政治文明开辟了新的纪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由于社会主义所处的社会形态和时代特征,社会主义理应建立起比其它社会形态更高级的现代政治文明,这种政治文明包括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主体上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倡导和确立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体上,一系列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体制安排,使社会主义政治真正有可能建立起高度发达的、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民主政治模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上,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基础之上的先进政治理念,反映了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社会主义坚持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为实现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创造了经济前提。在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现了对人民大众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统一。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体形式则是通过代议制来体现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成为衡量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尺,成为人类政治文明中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为人类的政治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文明,不可能在其形成之日起就表现得尽善尽美,更何况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在前无古人的艰苦探索中,出现曲折甚至严重失误是难免的。尽管在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不论前苏联、东欧各国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上一度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失误,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否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念的先进性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而只能表明作为这种文明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各个层次,都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其主要任务就在于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具体的民主制度和程序。不仅在根本的制度上而且在具体的体制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蕴的优越性,展示其深远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要科学区分人类创造政治文明成果共有性和特殊性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范畴,客观地蕴涵着应当正确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然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制度属性,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文明模式。但是,也必须看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没有也不应当偏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康庄大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是在扬弃以往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要不断地合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当代共同成果。

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具有两大属性:一是共有性。他们是全人类共同分享的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很难说是某一种社会形态、某一个国家所创造、所特有的。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有性决定了各种政治文明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某些共同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各种政治文明可以相互借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特殊性。人类政治文明总是与每个时代、各种具体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民族特点密切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代与近代、现代政治文明;东方与西方政治文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也具有两重性。资产阶级创造的人民主权、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司法独立,是凝结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优秀政治成果。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改革必须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包括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适应。

政治文明的一些要素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具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同时,必须而且应当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一般共性,如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坚持在自由平等基础上讨论和协商的原则、坚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进行决定的原则、坚持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原则。要体现这些原则,就应当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上所有民主国家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合理成果。譬如,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在性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是代议制,代议制中的某些作法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再如选举制度中某些行之有效的作法,权力设置和权力监督中的某些有益成果,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而从民主的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上看,恐怕需要我们研究的共性就更多,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整套现代民主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其中有许多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譬如法治的原则及其成果、新闻监督的某些形式,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如同在经济上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某些合理经验一样,我们也应当正确地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合理成果。

三、对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文明成果不能简单地加以排斥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超越对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形式和道路,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各个国家也会表现出特有的差异性。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母体,资本主义发展越完备,社会主义分娩就会越成熟。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越多,社会主义继承和扬弃的文明成果越多。因此,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简单地否定资本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包括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灭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不仅仅取决于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飞跃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取决于新兴资产阶级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所做的主观努力。这一主观努力包括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资产阶级创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和体制模式,至今来看仍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智慧典范。我们不能因为三权分立不适合我国国情而简单否定三权分立蕴含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光辉思想。也不能简单地把三权分立看成是阶级和阶级内部分权,而应看到权力分立和制衡是人类政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权力分立和制衡勘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界定了公民权力的性质,防止了人民的权力被剥夺和暴孽,遏制了权力腐败和专制,保护了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对资产阶级创造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和体制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从我国国情出发,将其合理定律引入我国政治体系中来,为我所用。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三权分立蕴含的思想呢?

权力是社会某一团体或个人凭借特定的条件,影响、支配另一团体或个人行为的力量。简单的说,就是影响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英国具有新思想倾向的贵族阿克顿勋爵指出:权力对人具有腐蚀性,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法国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进一步强调指出: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和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自权力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寻找制约它的办法,在寻找制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权的思想。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一切政府都有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即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和审判机构,这可谓分权学说的萌芽。集分权学说之大成的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系统阐明了分权和制衡思想:一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二是三权之间不仅分立,而且要互相制衡。三是在统治者内部,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超过前人之处在于对国家权力的划分更为明确与科学,他首次提出了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系统中的独立地位,使分权理论趋于完备。同时,他不仅阐发了阶级分权,而且还强调了阶级内部的分权与制衡问题。

美国是把分权制衡理论彻底完善为双重分权说,并运用于政治实践的典型。美国独立战争后,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政权。汉密尔顿等人在所制定的1787年美国宪法中,根据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将三权分立思想作了最充分的运用,使之具体化为美国的政府体制。美国杰出的政治家杰弗逊则提出,在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同时实行中央与州两个层次之间的分权。这种纵横分权的结合,即为双重分权体制。双重分权的出现,标志着分权理论的完善。因此,“三权分立”是人类政治发展过程中寻找制权的智慧结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共同成果,需要我们挖掘、借鉴和吸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排斥。

收稿日期:2003-12-03

标签:;  ;  ;  ;  ;  ;  ;  ;  

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就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