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粉—小麦粉混粉工艺特性研究

荞麦粉—小麦粉混粉工艺特性研究

杜双奎[1]2001年在《荞麦粉—小麦粉混粉工艺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强筋粉、中筋粉为对照,对商品荞粉、荞麦心粉、荞麦全粉、荞麦麸粉、苦荞全粉、苦荞麸粉等荞麦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系统测定,参照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荞麦混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粘度特性、面包焙烤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荞麦粉的水分含量小于对照小麦粉。不同部位的荞麦粉,其粗蛋白含量、粗淀粉含量、芦丁含量差异较大。荞麦粉的灰分含量、祖纤维含量一般高于小麦粉。荞麦粉中淀粉酶活性显着低于小麦粉。荞麦粉的持水力明显大于小麦粉。荞麦粉的降落数值远大于小麦粉(>1000s)。荞麦粉的沉淀值显着小于小麦粉。同小麦粉相比,荞麦粉中富含精氨酸、赖氨酸利天冬氨酸。荞麦混粉的芦丁含量、赖氨酸含量随着荞麦粉比例的增大呈线性增加。 混粉粉质特性分析表明对于不同小麦粉,混合不同的荞麦粉,其粉质参数变化复杂。荞麦粉在混粉中的比例小于30%时,混粉面团主要表现出基粉小麦粉的面团特性,尚可用Brabender粉质仪来评价其粉质特性;荞麦粉比例大于50%后,混粉面团已完全失去小麦粉的面团特性,再用粉质仪按常规方法来评价混粉的粉质特性,已失去实际意义。 荞麦混粉面团的拉伸特性随着混粉中荞麦粉比例的增大而变差,混粉面团的韧性增强,延伸性减弱,韧性与延伸性的平衡性能下降,面团筋力降低。适当改变面团的揉制时间和静置时间,增加揉制次数和静置次数,可以增强荞麦混粉面团的延伸性,降低面团张力,改善韧性与延伸性的平衡性,从而使得面团的加工性能增强。 荞麦粉与小麦粉相比,一般具有较高的峰粘度、热粘稳定性、起糊温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随着混粉中荞麦粉比例的增大,荞麦混粉的峰粘度、保持强度、最终粘度、回生值、起糊温度均呈增大趋势;而粘度衰减度呈下降趋势;混粉峰值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 荞麦粉的添加对混粉面包的质量有影响。荞麦粉比例为10%和20%时,荞麦混粉尚具有较好的焙烤特性,面包的体积、比容与中筋粉相当,均小于强筋粉面包,贮存间面包硬度变化幅度与中筋粉一致,具有相同的老化速率,均稍大于强筋粉;荞麦粉比例为30%时,荞麦混粉的焙烤特性较差,面包的体积、比容显着小于强筋粉面包,面包硬度明显大于对照强筋粉和中筋粉,贮存期间的硬度变化幅度显着高于强筋粉面包和其他配比的混粉面包,在3-26h内混粉面包的老化速率最快。相同比例下的混粉,荞麦心粉混粉的焙烤特性较好,面包硬度低于商品荞粉,贮存间的老化速率小于商品荞粉。荞麦粉比例大于30%,荞麦混粉难以制作面包。

王荣成[2]2005年在《荞麦营养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省白花和红花荞麦及苦荞为材料,系统分析了荞麦营养品质及流变学特性,并重点研究了荞麦的生理活性物质----芦丁和膳食纤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 所有荞麦粉的持水力明显大于小麦面粉,其中荞麦麸粉、苦荞麸粉最高,荞麦全粉次之,荞麦心粉最低。荞麦粉中的粗纤维含量高于小麦面粉,而粗纤维包含有戊聚糖,戊聚糖具有高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 2. 评价值是面团粉质特性的综合反映。通过评价值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荞麦粉在混粉的中比例的增大,混粉面团评价值呈下降走势。荞麦粉比例小于20%时,荞麦全粉、荞麦心粉两种混粉面团的评价值下降速度较快。荞麦粉比例大于30%,混粉评价值变化平缓。 3. 荞麦混粉面团的延伸性L、面团变形比功W 随着荞麦粉比例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荞麦混粉面团P/L 值、面团张力P 随着荞麦粉比例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表明混粉面团随着荞麦粉比例的增大韧性增强,延伸性能变差,韧性与延伸性的平衡性能下降,变形比功减小,面团筋力减弱。 4. 荞麦粉的谷蛋白与醇溶蛋白比例不协调,所以单纯的荞麦粉不能制作荞麦面包,必须掺合小麦面粉。试验发现,荞麦粉比例为10%和20%时,荞麦混粉具有较好的焙烤特性,尚可用来加工面包;而荞麦粉加量大于30%,混粉焙烤特性变差,已难以制作面包。因此,从营养和加工性能的角度考虑,荞麦粉加量可以控制在25%-30%之间。若荞麦混粉的降落数值超过面包的降落数值要求时(250-300s),可以通过添加淀粉酶来得以调整。 5. 荞麦粉中含有小麦面粉所不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芦丁,芦丁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因而荞麦食品倍受人们欢迎。但试验中发现,芦丁在面团揉制过程中大量损失,在焙烤的面包中含量几乎为零,如何防止芦丁的损失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杜双奎, 李志西, 于修烛, 李彦萍[3]2003年在《荞麦粉—小麦粉混粉流变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以小麦粉为对照 ,对荞麦全粉、荞麦心粉、荞麦麸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 ,参照国际标准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了荞麦粉 -小麦粉混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以及糊化粘度特性等流变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与小麦粉相比 ,荞麦粉的粘度很高 ,β-淀粉酶活性很低 ,降落值大于 10 0 0 s。荞麦籽粒中各营养成分分布不平衡 ,荞麦麸粉的营养价值高。小麦粉中加入荞麦粉 ,当荞麦粉比例不超过 3 0 %时 ,混粉尚有较好的加工特性。与荞麦全粉相比 ,荞麦心粉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高嘉星[4]2017年在《荞麦粉—小麦粉混粉面团形成机制及荞麦面包焙烤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荞麦是一种富淀粉、不饱和脂肪含量高、高蛋白的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荞麦粉不具有面筋结构,不易形成面团。本文以荞麦粉、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面包,优化工艺配方,通过电子鼻结合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归类和定量定性分析,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技术比较研究荞麦、小麦及其混粉的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分子结构,研究混粉面团内蛋白质和淀粉的作用,从分子特性差异角度初步探索荞麦面团的质地形成机理,为揭示荞麦面食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以荞麦粉,小麦粉,混粉(30%荞麦粉+70%荞麦粉)为原料,采用Osbrone法分离组分蛋白质得到:小麦粉含4种蛋白质,而荞麦粉主要有3种蛋白质,即荞麦粉缺乏组成面筋蛋白的醇溶蛋白,且荞麦粉中谷蛋白含量低于小麦粉,清蛋白含量最高,不利于面团形成;小麦粉中含硫氨基酸含量远大于荞麦粉,荞麦蛋白中含硫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且荞麦粉中谷蛋白二硫键和巯基含量远远低于小麦谷蛋白,这不利于荞麦形成面团。在粉体状态下,除了荞麦谷蛋白含有部分α-螺旋,混粉球蛋白含有部分α-螺旋和无规卷曲,其他蛋白质组分均是由β-折迭和β-转角组成,蛋白质结构较完整。通过DSC得到,混粉各个蛋白组分的吸热峰均远远大于荞麦粉和小麦粉,不利于面团形成。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小麦醇溶蛋白胶着性强,而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较散,荞麦的四种组分蛋白均成片状,胶黏性较差。荞麦粉各组分蛋白结晶度均高于小麦粉,混粉介于二者之间。混合后样品营养价值提高,必需氨基酸评分及化学评分均高于小麦粉。通过以上组分蛋白质指标的检测初步阐述了荞麦面团形成机制。(2)小麦淀粉由大小两种淀粉颗粒组成,荞麦淀粉呈多角型,且颗粒较小;所有淀粉及原粉都属于A型衍射图谱,荞麦淀粉的结晶度大于小麦淀粉,荞麦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降落值、最终黏度、回升值均大于小麦淀粉,且糊化温度和热焓值较高,荞麦淀粉糊的透明度始终小于小麦淀粉;荞麦淀粉的溶解度小于小麦淀粉;与荞麦淀粉和小麦淀粉相比,混配淀粉致密度最差、结晶度最高、晶体崩解所需的能量最大;混配淀粉比单一淀粉更难糊化,热焓值更高;混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在温度较高时升高的最缓慢。(3)以荞麦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按荞麦粉-高筋小麦面粉混合粉100g计,荞麦粉与高筋小麦粉的配比为30:70,食用盐1%,酵母1.5%,乳粉2%,食用调和油6%,白砂糖5%,加水量65%为基础配方。荞麦面包复合改良剂优化配方为:谷氨酰胺转氨酶0.03%,葡萄糖氧化酶15ppm,玉米醇溶蛋白0.5%,谷朊粉4%,按配方优化方案所制作的荞麦面包硬度为1279.06g,面包体积为868.8mL,感官评分较高,为86.77分,比荞麦面包提高28.27分。(4)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和电子鼻对叁种(纯荞麦、纯小麦、30%荞麦+70%小麦)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从叁种面包中检测出54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壬醇、3-甲硫基-1-丙醇、烯烃类物质及部分酸酯类物质均属于荞麦具有的特殊风味物质独有的成分。根据电子鼻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叁种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采用电子鼻技术可以显着区分叁种面包的风味。

王艺静[5]2017年在《不同等级荞麦粉品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荞麦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荞麦中富含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矿质元素、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保健活性。目前,市场上荞麦面粉种类很多,有荞麦芯粉、营养粉、不同产区荞麦粉、荞麦面、石磨荞麦面粉等等,各厂家加工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评价不同品种不同等级荞麦粉的差异性,本研究以固阳、靖边、定边、定西、西农9976、西农9978和加拿大温莎七个品种的营养粉、全粉、精粉、普粉四个等级的荞麦粉为试验材料,对其理化特性、功能性质、抗氧化性和荞麦粉、小麦粉混粉面团的质构性质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品种、不同等级荞麦粉之间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理化特性有差别。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呈现营养粉>全粉>普粉>精粉的规律,荞麦淀粉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精粉>全粉>营养粉。荞麦营养粉的持水力最高,精粉最低。荞麦营养粉溶解度显着大于全粉,全粉的溶解度显着大于精粉;荞麦营养粉和精粉的膨胀度高于其他等级粉,荞麦全粉的膨胀度普遍偏低。荞麦营养粉的吸水性最大,全粉的吸油性高于其他等级粉。荞麦全粉与精粉的糊化特性有差别。不同等级荞麦粉微观结构有差异,荞麦营养粉和全粉的不规则片状结构较多,而球形或多面体形颗粒较少;而精粉和普粉的多面体或球形颗粒较多。(2)荞麦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同等级荞麦粉抗氧化能力有差异。荞麦营养粉的抗氧化组分、清除·OH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高于全粉,全粉显着高于精粉。荞麦粉的总酚、总黄酮含量越高,其总抗氧化能力越强,·OH清除率、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越高。(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酮、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发现,荞麦粉提取物中含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芦丁、槲皮素等,不同荞麦粉的抗氧化组分和含量不尽相同。其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往往较高,在抗氧化能力中起到主要作用。荞麦营养粉和全粉比普粉和精粉含有更多的黄酮、多酚类化合物。(4)荞麦粉添加比例、和面温度、醒面时间对混粉面团的拉伸特性有影响。添加精粉的面团比添加全粉的具有更大的抗拉伸阻力,而延伸度有所降低。100%小麦粉面团的微观结构中有比较致密的面筋网状结构,多数大、小淀粉粒被紧紧黏附或包裹在膜状面筋网络中;荞麦粉添加量50%的面团面筋网络松散多孔,大小淀粉颗粒脱落的痕迹明显可见;100%荞麦粉面团中没有面筋网状结构,淀粉颗粒呈团状聚集,且有大量淀粉颗粒暴露于外面,少量的丝状结构为零散的荞麦蛋白。不同荞麦品种的碗砣感官特性有差别,西农9978荞麦精粉碗砣有强的弹性和咀嚼性,低的黏性,适合制作碗砣。

刘永峰[6]2010年在《燕麦—小麦混粉流变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小麦粉为对照,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及质构仪对燕麦粉含量为5%、10%、15%、20%、25%、30%、35%、40%的燕麦全粉-小麦粉混粉和燕麦精粉-小麦粉混粉的流变学特性中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压缩特性参数进行了测定与研究,以期对燕麦面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燕麦粉含量的增加,燕麦全粉-小麦粉混粉和燕麦精粉-小麦粉混粉的吸水率均呈现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差异不大;两种混粉的形成时间的变化趋势均是:增大→减小→增大;稳定时间的变化均是先增大后减小;而弱化度的变化趋势则均是先减小后增大,且燕麦全粉添加量对混粉弱化度的影响较燕麦精粉大。(2)随着燕麦粉含量的增加,燕麦全粉-小麦粉混粉和燕麦精粉-小麦粉混粉面团的拉伸阻力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而最大拉伸阻力变化不稳定;延伸度及拉伸曲线面积均逐渐减小。随着醒发时间的增加,在不同的配比下两种混粉面团拉伸阻力均有增大趋势,而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曲线面积的变化不稳定。(3)随着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加,两种混粉面团的硬度均呈现增大趋势;粘附性、弹性逐渐减小。随着醒发时间的增加,两种混粉面团的硬度、粘附性均逐渐减小;燕麦全粉-小麦粉混粉面团的弹性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而燕麦精粉-小麦粉混粉面团的弹性变化不规律。(4)应用试验表明:燕麦精粉含量为10~15%,燕麦全粉含量为5~10%时,分别用两种混粉制作的面条品质较好,这与拉伸特性研究得出的结论相符合。

高嘉星, 张国权, 方丝云, 杨宇[7]2017年在《荞麦淀粉-小麦淀粉混配体系理化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为阐明不同种淀粉混配与原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以甜荞麦粉和高筋小麦粉及30%荞麦粉-70%小麦粉混粉为原料,采用Osbrone法分离淀粉,分析3种淀粉颗粒组成、颗粒结构、溶解度及膨胀度、淀粉糊特性、热特性等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荞麦淀粉和小麦淀粉相比,混配淀粉致密度最差、结晶度最高、晶体崩解所需的能量最大;混配淀粉比单一淀粉更难糊化;热焓值更高;混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在温度较高时升高的最缓慢;颗粒形貌、淀粉晶型无明显变化。

王瑞斌[8]2018年在《荞麦粉挤压改性及其对面条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荞麦是重要的食品资源。因其食品化学和营养学特性,荞麦基食品被东方国家视为具有功能性的食品。食品加工人认为制造方便消费者消费的、高荞麦含量的食品,是引导消费者增加荞麦产品消费,减少慢性疾病危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明确挤压技术对荞麦粉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改性荞麦粉对荞麦面条质量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进而为改性荞麦专用粉的筛选和标准的建立,以及生产高荞麦粉含量、高质量荞麦面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以荞麦米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荞麦粉挤压改性;应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改性荞麦粉的动态粘度、吸水性、水溶性、淀粉分子结构等理化特性,筛选影响面条质量的改性荞麦粉的重要理化特性。设计单因素试验,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显微成像仪(FTIR-M)、物性分析仪(TPA)等分析改性荞麦粉的添加量、粒度、动态粘度对改性荞麦面条的水分状态/分布、微观结构和淀粉/蛋白质分布以及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的影响;专业感官评价小组评价其感官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挤压技术可改善荞麦粉的理化特性(动态粘度、水溶性、吸水性等)。物料含水量对动态粘度影响最大,加工温度对吸水性影响最大,螺杆转速对水溶性影响最大。改性荞麦粉的动态粘度是影响荞麦面条质量的重要理化特性。(2)较高动态粘度(>7.37Pa·s),较细粒度(<75μm)的改性荞麦粉可用于改善荞麦鲜面的质量。其淀粉/蛋白质分布均匀,内部结构更致密且面筋网络均匀、连续,熟面断条率较低,质构较好,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且改性荞麦粉含量较高(50%)。改性荞麦鲜面的烹饪方法值得探讨以降低其煮制失落率。(3)较高动态粘度(>7.37Pa·s),中粒度(106-125μm)的改性荞麦粉可用于改善荞麦挂面的质量,且改性荞麦粉含量达50%。其熟面断条率较低,质构较好,更易被消费者接受。改性荞麦挂面的烹饪方法值得探讨以降低其煮制失落率。(4)淀粉糊化是改性荞麦鲜面水分状态/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淀粉降解对其影响较小。改性荞麦鲜面对水的束缚能力减弱,但束缚的强结合水含量增加,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5)“胶-水”模型可初步解释改性荞麦粉的动态粘度影响荞麦面条质量的作用方式。较高动态粘度的改性荞麦粉(糊化,且降解程度低)起胶粘剂的作用,粘合淀粉颗粒、蛋白质等组分,形成类似面筋网络的网状结构,使荞麦面条的内部结构更致密,面筋网络以及淀粉/蛋白质分布更均匀、连续。这有利于改善其烹调、食用品质;较低动态粘度的改性荞麦粉稀释小麦粉所含的面筋蛋白,限制面筋网络的形成。改性荞麦粉的粒度未通过影响荞麦面条的水分状态/分布而影响其质量,可能与筛分导致的改性荞麦粉的化学组分如淀粉、蛋白质等变化有关。

程琳娟[9]2010年在《荞麦面包、蛋糕的研制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对制作荞麦蛋糕和荞麦面包的主要原料的不同配比的混合粉进行了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对添加添加剂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为研究荞麦面包和荞麦蛋糕的配方提供了参考。接着对荞麦面包的最优配方及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采用一次发酵法以荞麦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一些添加剂,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再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的原料配比及添加剂对荞麦面包比容、硬度、水分含量、高径比、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依据测得的荞麦面包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确定了荞麦面包的最佳配方,即荞麦粉添加量为混合粉的20%,盐1%,白脱酥油4%,加水量为55%,谷朊粉的添加量为2%,面包改良剂为1.2%,乳粉2%。接着对荞麦蛋糕的最优配方及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原料配比和添加剂对荞麦蛋糕的影响进行了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协同作用下对荞麦蛋糕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的原料配比及添加剂对荞麦蛋糕比容、硬度、水分含量、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依据测得的荞麦蛋糕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确定了荞麦蛋糕的最佳配方为苦荞麦粉添加量为混粉的15%、糖50%、水60%,泡打粉1.2%,鸡蛋85%,盐2.0g,植物油10%g,奶粉10%,蛋糕油5%。通过上述研究最终得到荞麦类营养保健休闲食品荞麦蛋糕和荞麦面包,为特殊人群提供了丰富的饮食。

李妍[10]2014年在《杂粮马芬蛋糕预拌粉的配方优化与评价》文中指出蛋糕预拌粉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烘焙蛋糕粉。杂粮不含面筋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元素,成为制作蛋糕预拌粉的首选原料。本课题是利用营养价值较高的燕麦粉、荞麦粉为主要原料,在马芬蛋糕预拌粉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杂粮马芬蛋糕预拌粉。研究分析了杂粮-小麦混粉的理化和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燕麦-小麦混粉的水分含量、β-葡聚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高于小麦粉;荞麦-小麦混粉的灰分、黄酮含量高于小麦粉。燕麦-小麦混粉中燕麦粉的添加量范围与荞麦-小麦混粉中荞麦粉的添加量范围基本相同,均为0%-20%。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杂粮粉比例、白砂糖含量、植脂末含量、单甘酯含量对杂粮马芬蛋糕质构及感官评定的影响,初步确定参数后,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了杂粮马芬蛋糕预拌粉的最优配方。燕麦马芬蛋糕预拌粉最优配方是:燕麦粉比例17%、植脂末含量8%、单甘酯含量1.2%(杂粮混粉为100%)。荞麦马芬蛋糕预拌粉最优配方是:荞麦粉比例12%、植脂末含量6%、单甘脂含量0.9%(杂粮混粉为100%)。通过对市售国内外马芬蛋糕预拌粉及配方优化后的杂粮马芬蛋糕预拌粉的理化性质、质构以及感官评定总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荞麦马芬预拌粉的灰分含量最高,高达3.9%。燕麦马芬预拌粉、Selection燕麦味预拌粉、桂格低脂燕麦预拌粉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9.64%、7.40%和8.70%;Bulk Bran品牌的脂肪含量最低,仅为2.26%和2.92%燕麦马芬蛋糕预拌粉的硬度最小,烘焙产品松软、细腻,质构评价最高;燕麦马芬预拌粉、荞麦马芬预拌粉、2种国内马芬蛋糕预拌粉感官总评分较高,产品受众度高。总体来说,燕麦马芬蛋糕预拌粉的蛋白质含量、β-葡聚糖含量较高,其烘焙产品硬度小,表皮色泽呈金黄色;荞麦马芬蛋糕预拌粉的黄酮含量、灰分含量较高,其烘焙产品具有荞麦特有的麦香味。杂粮马芬蛋糕预拌粉烘焙产品在保有马芬蛋糕的风味、口感的基础上,还提高了烘焙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

参考文献:

[1]. 荞麦粉—小麦粉混粉工艺特性研究[D]. 杜双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2]. 荞麦营养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研究[D]. 王荣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3]. 荞麦粉—小麦粉混粉流变学特性研究[J]. 杜双奎, 李志西, 于修烛, 李彦萍.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4]. 荞麦粉—小麦粉混粉面团形成机制及荞麦面包焙烤特性的研究[D]. 高嘉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5]. 不同等级荞麦粉品质特性研究[D]. 王艺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6]. 燕麦—小麦混粉流变学特性研究[D]. 刘永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7]. 荞麦淀粉-小麦淀粉混配体系理化特性的研究[J]. 高嘉星, 张国权, 方丝云, 杨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8]. 荞麦粉挤压改性及其对面条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D]. 王瑞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9]. 荞麦面包、蛋糕的研制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D]. 程琳娟. 武汉工业学院. 2010

[10]. 杂粮马芬蛋糕预拌粉的配方优化与评价[D]. 李妍.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荞麦粉—小麦粉混粉工艺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