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电力供应的末端就是配电网,由于其直接面向社会以及广大的用电客户。配电自动化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据此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对电力配电自动化分析及配电管理建议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建议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电力企业在面临极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电力企业需要逐渐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动,不断地对电力设施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1配电自动化系
配电自动化包含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其中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测量和运行控制。馈电线自动化主要是用来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配电管理系统(DMS)是一种综合自动化系统,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进行全过程的监测、控制、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控制集成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例如配电网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地理图形等等,实现配电网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保证了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我国电力行业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现状
2.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普及性及智能性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实用性、普及性和智能性仍有待提高。当前,我国配电自动化并没有实现全国覆盖,只有少数地区实现了配电自动化。例如,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和西南的一些落后区域在配电自动化方面的普及性不够。除此之外,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性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2配电、输电及变电设施建设的融合性低
电力系统内部的配电、输电及变电系统的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输电设施建设和变电设施的建设相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的融合性较低。引发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的电力企业在输电系统和变电系统基础建设的配电网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较少,长期以来,配电网系统就渐渐发展成国内电力企业发展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尽管当前我国在电力配电系统的建设上做出很重要的指导,对配电系统的质量建设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因此,配电系统的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以至于配电线路在连接时经常出现问题,导致其和输电及变电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有效的融合。
2.3配电技术有待加强,配电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配电自动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萌芽的,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我国在配电网建设与配电管理中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自动化装置与设备,但由于我国本身技术水平比较低,影响了自动化装置与设备在配电网系统中的运行效果。另外,我国配电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这增加了配网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功能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效推进和深化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措施
3.1进行整体规划并且做好准备工作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首要前提便是对这项复杂而又浩大的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做好准备工作,应该明确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所需要的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实现的方式和方法,然后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首要的准备工作,这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备和全国电网的全面连接上,要运用GPS、GIS等技术实现配电终端的通信连接,保证地区定位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时性,然后再相应的增加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保证国家转型资金及时到位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好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要尽量将居民的花费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其次,我们要保证有专门的技术团队来实现全国电网的互相连接,实现电网的全覆盖,保证资金和技术的到位。
3.2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益,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增加配电系统的科技含量。电力企业在选用自动化系统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技术进行革新,以便提升配电的质量和水平。在电力企业中,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员工自主学习,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同时,电力企业在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提升配电管理水平,二者互相结合,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例如,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创新上,企业可以每年举办创新大赛,引导企业员工利用自身知识和在企业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在创新大赛上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企业在这些技术创新中选出佼佼者,并给予鼓励。该激励机制能不断促使员工进行科技创新,从而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要坚持创新精神,引进先进的科技人员,不断提高配电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的研发力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3.3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在建设电力配电自动化时,要合理的规划资金的使用及技术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平,以便满足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在电网基本覆盖国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条件下,电力企业应实现较为先进的配电管理方式,进而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首先,电力单位应培养一个技术水平较高的研发团队,及时研发和更新技术;其次,技术人员要及时反馈配电技术的使用情况,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电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的情况下研发配电技术。
3.4扩大适用性的范围
自动化的设备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自动化设备[5]的正常运转将会受到影响,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各个地区配电网的状况不同。在进行自动化设备的选择时,需要管理人员充分的考虑到设备的适用程度,要尽可能选择适用性较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的设备,这样整个体系才能够正常的运转。不仅如此配电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时的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不断的更新技术手段,使整个系统的运转更加流畅。
结束语: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实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实现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的正常有效进行任重而道远,有很多地方尚不完善,技术尚不完善,资金也存在问题,设备还没有健全,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继续努力,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化,保证电力系统用电效率的最高化,促进电力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宝.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4(12):198.
[2]行玉梅.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J].硅谷,2013(17):135+116.
[3]李秋升.浅议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201.
[4]林科伟.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6,14:167.
论文作者:何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我国论文; 设备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