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特点分析论文_邓恺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特点分析论文_邓恺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当前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高层建筑作为当前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具备有建筑材料消耗大、施工难度高、施工工艺复杂和交叉作业普遍等特点,从而使得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与普通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特点,重点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特点;关键;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施工现状

当前,国家和施工单位都不断的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论的革新,但是当前的高层建筑绝大多数还是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为了有效的减轻建筑物的自重,高层建筑的形式不断发展为了钢结构和钢混结构,而对于建筑施工材料,则通过了优化而便于运输和施工,并考虑到了配合混凝土进行浇筑处理。针对高层建筑物具有的多楼层、复杂结构多样以及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高要求,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国家对建设工程引入了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强化了建筑工程施工,特别是针对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加强了对于施工技术的监督和控制,并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考核,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分析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管控

一是清孔。完成钻孔工作后,我们就能在第一次清理工作中为桩基施工做准备了。通过这一行为,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清理掉孔底的沉渣。一旦孔深达到了预期的深度,就可以不再进行钻进了。在这时,要把钻杆向上稍微提高到离孔底 5~10cm 的地方空转,保证泥浆密度在 1.05~1.15 之间,用最大的泵量循环 10~20 min 左右,这样清孔工作就基本结束了。完成后,再拿标准的测量绳对孔底的沉渣进行测量。如果符合预期的要求,就可以将钻机移走,顺利完成钻孔工作。钻孔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成孔施工记录的填写。不仅要将钻进的时间和速度进行细致的记录,还要关注进入中风化岩面标高、钻进参数、孔中情况、钻机运行情况等相关数据。二是水下混凝土灌注。在桩基施工工程里,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桩基混凝土的灌注。如果灌注和拆拔导管?交叉工作不能完美配合,就可能会出现桩基夹泥和不能拔出导管的问题,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桩基断掉。在进行灌注的时候,要用无缝钢管制作导管,用密封圈对连接部分进行密封。同时,还要在连接处涂抹黄油。导管直径Φ250 mm 或Φ220 mm,每节长度 2.50 m 左右,并配有 0.5 m 和 1.0 m 的短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对进入孔中的导管做非常严密的检查,确保所有的导管都是合格产品,并且所有的导管都要进行良好的密封和连接。导管安放完毕以后,底部要跟孔底保持 0.3~0.5m 左右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要对埋管的深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泥浆不会混入导管,灌注过程中不能让孔口的泥土混进桩孔中。

2、主体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管控

一是方案优化。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薄弱位置进行修复和巩固,避免由于温差造成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变力,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机构。与此同时,对于钢筋的选取也要注意。要选取保护层厚度较小的,这样不会因为保护层厚而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除此之外,用设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方法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小的分割,同时还可以设计合理的结构与形状,以此对混凝土的散热面积进行扩大。避免其内部温度升高过快,从而减少应力的集中情况,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二是混凝土施工控制。改变混凝土成分配比,在干硬性混凝土中掺入塑化剂或者引气剂,降低水泥使用量。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进行冷处理,降低其浇筑温度。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需要减少浇筑厚度,确保浇筑厚度在 500mm 以下,这有助于散热。膨胀剂的品种和掺入量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验证,最后挑选最佳配置。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根据建筑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将一些数量的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混凝土的上、中、下部,定时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第 1~4 天,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 2 h;第 5~7 天,测量时间间隔为 4h;第 8~15 天,测量时间间隔为一天,要尽量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 25℃以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则需要借助专业的养护手段来缩小内外温差。

3、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的配合协调技术要点管控

对于现代建筑工程而言,在地下室施工之前,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便应主动组织本专业与土建施工单位就前期的预埋线管、套管、预留洞等进行相互复核和移交,并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密切跟进,及时完成地下室顶板无吊顶部位的管线与设备支架、穿墙管道或套管、墙内暗埋管线以及设备基础预埋件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安装工作。在土建施工单位完成了地下室顶棚与墙体的大面积装修施工之后,立即组织开展给排水工程的安装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与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尤其是在土建施工单位进行粉刷收尾时,及时对设备、管线、预留洞等进行验收,防止出现返工现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在土建施工单位完成预留洞封堵以及各装饰面层的施工之前,完成相关部位的设备及系统调试工作。此外,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还对土建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关要求。应督促土建施工单位及时完成模板支撑的拆除和清运、预留洞与集水井的清理和防护、地下室外侧临时排水系统的设置、建筑垃圾的清运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能够及时、有效地大面积展开。而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其预留洞与暗埋管线、管道井以及卫生间等施工均要求给排水工程与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在土建墙体砌筑前,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应先行安排进行给排水暗埋管线的配管,且在土建墙体砌筑过程中实时跟踪,防止墙体砌筑对给排水暗埋管线造成破坏,并确保给排水暗埋管线的墙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15 mm。在管道井墙体砌筑之前,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同样要先行对管道井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后才可通知土建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墙体砌筑。根据给排水安装施工的需要,土建施工单位应预留一个方向的墙体暂不施工,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包括风管保温层施工)完毕后,再通知土建施工单位砌筑预留墙体。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跟踪,以保护成品。而在卫生间施工过程中,给排水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要求更为密切。首先,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土建墙体的施工测量放线进行复核;然后,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反过来又要严格按照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标高线、墙(地)砖铺贴网格线来进行墙面开关、感应器、给排水接口以及地漏等的测量定位。

三、结语

如今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现代都市建筑中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主流,高层建筑不但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人口紧张问题,还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此,加强对高层建筑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以期对高层建筑施工有所帮助。,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了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以及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之中,合理的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既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又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又能加快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丁慧月.郑颖.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黄晓丰.探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

论文作者:邓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特点分析论文_邓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