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守彪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36300

【摘 要】目的: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应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对比联合用药和单药治疗,以及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情况。结果:联合用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为(8.25±2.35)μg/ml,单独用药依次为[64.5%,(3.35±1.22)μg/ml],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拉莫三嗪;丙戊酸;癫痫;疗效

癫痫俗称“羊癫疯”或者“羊角风”,因为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与传递方法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精神、意识、自主神经、感觉以及运动障碍。该疾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十分关键。研究显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病患的疗效显著,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1例经过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来源于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中。全部患者均接受丙戊酸单药治疗(>3个月),91例患者中男患50例,女患41例,联合用药组60例,单独用药组31例。其中联合组年龄范围在5~66岁之间,平均年龄(25.6±3.12)岁;病程7个月~20a,平均(12.41±1.25)a。单独组年龄范围在5~65岁之间,平均年龄(24.9±3.22)岁;病程6.5个月~22a,平均(13.58±1.56)a。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通过添加-替换拉莫三嗪治疗,方式如下:其一,治疗第1~8周期间,给予患者丙戊酸的基础上添加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其中成人初始剂量为12.5mg/(kg.d),儿童初始剂量为0.15mg/(kg.d),接着渐渐的增加剂量,成人最高剂量控制在100~200mg/d,而儿童最高剂量控制在1~5mg/(kg.d)。需要注意的是添加拉莫三嗪剂量一定要根据使用说明书展开,头4周每2周增添1次剂量,而后4周则每周增添一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其二,第9~20周期间,待添加拉莫三嗪至维持剂量后,与丙戊酸联合治疗12周,并观察疗效及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其三,第21~28周期间,经过前面两个阶段治疗,癫痫发作及程度得到的有效控制的患者,可渐渐的减少丙戊酸的使用量,8周内每2周减低原剂量4/1,并转变为单独使用拉莫三嗪。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减量观察组患者有出现癫痫发作,要恢复丙戊酸减量前的剂量,并维持当前治疗状态,增加拉莫三嗪或者是其他抗癫痫药物,然后退出本次研究。其四,第29~40周,该阶段患者单独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剂量控制在维持水平解开,连续治疗12周,并记录该阶段疗效及拉莫三嗪血药浓度。

1.3疗效观察

将患者入院之前的癫痫发作频率作为基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具体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严重,癫痫发作的频率减少50%以下为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好转,癫痫发作的频率减少50%以上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癫痫没有再发作为显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所得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计量的资料通过均数±的标准差( )来表示,应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通过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如果对应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并且具备统计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组显效30例,有效23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P<0.05,详细见表1.

2.2拉莫三嗪血药浓度

联合组在联合用药阶段患者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为(8.25±2.35)μg/ml,对单药组在单药治疗阶段(3.35±1.22)μg/ml相比较,明显联合用药血药浓度高,P<0.05。

3.讨论

有关报道显示,单药治疗癫痫患者不成功后,有部分患者采取第二种单药治疗。给予患者丙戊酸后,未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转至其他抗癫痫药物,继续进行单药治疗,但往往效果还是不明显。因此丙戊酸治疗失败后采取添加或者是转变另一种单药治疗还是值得深入研究[1]。

丙戊酸属于一种液体,无色,属于有机合成药物的类型,它能够对癫痫患者的神经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患者的过度放电进行有效抑制,是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属于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钙质通道进行作用来对谷氨酸递质的活跃性进行控制,并且对神经元过度放电进行抑制,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2]。联合以上两种药物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其次,通过加用拉莫三嗪可以减少丙戊酸钠的用量从而减少丙戊类的副作用。还有部分研究显示,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使用不仅能相互促进使药代动力学,同时拉莫三嗪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增强丙戊酸的释放效果,两者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提升药物抗癫痫的整体效果,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癫痫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带来的不便利[3]。

综上所述,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章晓富,陈瑛,高慧丽,黄希顺.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01):50-52.

[2]周善之.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有效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0):22-24+33.

[3]卢冲,魏亚芬.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10(19):126-127.

论文作者:杨守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守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