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400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90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每组各45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至对照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至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该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救治效率比观察组要低,80.00%是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是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发生率均比观察组要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当对症进行治疗,患者的发病原因众多,且容易反复病情,导致死亡率与漏诊率都较高。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引言:
因肺组织与动脉血管慢性病,致使肺组织功能结构出现问题,就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往往会发生心力衰竭、心脏扩张、肺动脉压力与肺血管阻力增大的现象。因脂肪代谢出现问题,导致脂肪在血液中沉积,粥样脂类物质堆积于动脉,内膜白色斑块儿出现于动脉内部,导致动脉腔狭窄,致使血液流通不顺畅,患者感受到心绞痛,就是冠心病。这两种疾病合并的概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在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其病原多元化,往往导致误诊与漏诊的概率升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针对本院选取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90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每组各45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至对照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至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1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48-77岁,平均年龄为(55.9±7.6)岁。观察组有2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49-76岁,平均年龄为(54.8±8.1)岁。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对,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
二、方法
1对照组
进行抗干扰、吸氧治疗,服用50-100毫克/次的藻酸双酯钠,每日三次,可以适当增加利尿治疗与强心治疗。
2.观察组
为了降低患者心脏负荷,应当给予患者硝酸酯类药物,并且通过静脉将10毫克的酚妥拉明与60毫克的多酚丁胺的滴注进患者体内。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适当地提供给患者辅助治疗药物,比如,化痰药物与抗生素药物。为了保障患者的酸碱与电解质在体内处于平衡状态,应当及时地为患者补充电解,如若患者有严重病情,还应当通过强心剂调整患者的状态。
三、观察指标
对治疗效果分成三个指标。
1.无效
患者左心室心脏超声示变大、血脂高、心电图未发生改变且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治疗。
2.有效
心脏较之前无增大,血脂正常,重度症状有好转,甚至降至中度以下,疼痛感减弱,中度心绞痛症状轻度且明显好转。
3.显效
心脏较之前无增大,血脂正常,心电图正常,重度心绞痛症状好转,基本没有中轻度心绞痛症状。
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法进行比较,用(%)表示率,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统计意义的P小于0.05。
五、结果
1.治疗有效率
对战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观察组患者低,80.00%是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是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一 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临床症状
对照组患者的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发生率均比观察组要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患者临床症状比较[n(%)]
六、讨论
心肌细胞会因长时间缺氧导致敏感度降低、耐受性提升,还会受到感染与高碳酸血症等疾病的迫害。所以呼吸困难、心绞痛、心肌缺血与缺氧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普遍症状。氧疗是治疗该病的必备手段,通气性必须到位,可以通过使用硝酸甘油,帮助患者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患者心脏负荷,还可以通过利尿药物与镇静剂等进行辅助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所承受的心脏负荷更大,呼吸也更困难,所以症状也更明显。防感染与氧疗都可以帮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减轻痛苦,可以通过强心剂进行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出现心脏衰竭,所以通过强心剂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通过分析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95.56%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发生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频率均比观察组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七、结束语
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一定要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症下药,提升治疗有效率,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田桂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9)
[2]陈德勇,黎晓强,罗春花.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4,(05)
[3]尹晓姝,彭俊,钟琳玲,许祖芳,王祥贵.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5,(35)
[4]莫建明.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9)
论文作者:黄龙, 李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脏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心绞痛论文; 心脏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