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
花美娜(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
摘要: 在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经济学课程是其中比较基础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观察以及分析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现阶段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方案,希望可以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具体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阶段,经济学课程的作用就非常明显。所以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而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主要特点,科学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有效地应用先进理念,大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以确保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根据已有梅县区的DEM数据,区域内海拔为1~1 113 m。根据地理学中对地形地貌的分类原理,将海拔0~200 m、200~500 m、500 m以上的地形分为盆地、丘陵、山地,使用ArcGIS的Spatial Analyst工具下的重分类功能进行划分。根据牛文元等人在地形起伏度的研究方法,笔者将地形起伏度定义为[7]:
一、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方面
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经常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一些教师在授课阶段,对于理论的讲解非常重视,而没有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对经济现象以及规律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在教学内容层面,其也存在较强的滞后性,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经济学教学依旧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非常浓厚,以致与现实世界出现了隔绝的情况,不能够将实用性以及现实感有效地凸显出来,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大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1]。同时,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文知识非常熟悉,对定向分析的兴趣也非常浓厚。所以,在实际的经济学课程学习阶段,学生一般会对经济学家的生平等内容产生兴趣,而对于图表公式以及逻辑推导等内容,却无法具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对经济学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畏惧,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层面
现阶段,在实际的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有效提高。很多教师经常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经常采取填鸭式以及灌输式的方法,无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记笔记,学习状态比较机械化,这在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同时,也阻碍了教学效果以及质量的提高[2]。并且,经济学课程与数学模型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定量分析内容也比较多,如果依旧沿用以往的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就会致使教学课堂过于沉闷,不利于教学水平提高。
二、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分析
(一)强化对教学内容的革新
为了可以更进一步促进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综合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科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在进行理论部分教学期间,应该侧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来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并且,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对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在确保原有内容体系不变动的情况下,充分将公共管理的特色体现出来,有效的增加一些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对其内涵以及原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进行更灵活的应用,高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和现象。同时,在教学期间,应该综合考量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进行整合,尽可能的利用图形以及文字来对理论内容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点。
(二)强化对教学方法革新
第二,案例教学。为了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经济学教学期间,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让案例和理论教学有效的融合起来,保证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应用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举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加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穿插以及结合案例,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应用。另一方面,学生在讨论期间,也可以采用分组以及组间辩论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在讨论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以及需要补足的地方,保证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一,提问式教学。在实际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在课堂开展之前进行提问,一方面保证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进行提问,对新知识的内容进行讨论,确保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够被激发,让课堂的氛围可以具有较强的活跃性[3]。同时,在授课期间,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语言生动性,在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内容时,可以用一些诙谐的语言,以便学生可以对经济学产生兴趣。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施工后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例如要在压槽完成后第一时间设置围档,避免出现人为或车辆对路面的碾压破坏。在终凝之前应该采用洒水养护。一般洒水养护每天要做到2~3次,基本原则就是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且做好混凝土的具体养护记录,通常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及表面构造制作完毕后进行及时养护。在养护初期,主要应该防止水泥混凝土被日晒雨淋。在路面成型后第一时间采用土工布或养生液覆盖路面。
在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强化更新,以便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温柔的防浪石堤上,他掏出一块洁白的大手帕,细心地垫在石头上,让她坐了下来。可能是太紧张,她的手直出汗,他又取出一块小手帕,塞在两只手之间。她心想:手帕真多!
第三,互动式教学。在以往的教学期间,教师对于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应用相对广泛,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应该强化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以确保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提前告知学生下次需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在下次课堂上共同探讨,并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吸收知识点。
(三)加大对考核方式的革新
在实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强化对考核方式的革新,对以往单一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有效改革。在考核中,不仅要侧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以及出勤率,还应该将平时课堂互动情况以及案例讨论情况等有效融入到成绩考核中,保证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公正。在平时的作业中,除了要将题材课后的题目进行解答之外,还需要以案例分析等作为依据,为学生布置小论文,让学生统一的进行论述。同时,在期末考试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标准化试卷的闭卷考试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阶段学习总结以及小组报告等形式进行补充,以保证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束语
综合而言,针对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来说,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那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强化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精准地对这一学科的特点进行把握,然后融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科学制定教学内容,有效应用教学方法,合理对学生进行考核,加大创新力度,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调动,进而综合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素.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研究——基于全国高校调查和重庆大学课程建设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22.
[2]张志,龚健.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特色教学改革与创新[J].学理论,2013(18):253-255.
[3]丁刚,陈阿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路创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5-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