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论文_卢晔

浅谈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论文_卢晔

广州广钢金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养护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可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维修;措施

1 引言

在当前我国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推动性影响和作用。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工作效率、经济效益都和生产设备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当前企业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影响导致其对本身的管理工作理解并不是很深刻。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对生产而言,具有实质性意义,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降低由于设备故障而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

2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2.1 事后维修管理模式

所谓事后维修管理模式,是指当设备发生机械故障以后,相关维修人员再对设备加以维修。既是当机电设备发生一定问题后,将设备处于停运状态,然后采取一定措施,对设备进行维修。采用此种维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待设备发生问题后,不能对设备所出现的问题加以预防。之所以会采用此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和相应的生产环境与工艺技术状况存在极大的关联性。因为在特定时期中,受到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约束,对于设备的维修工作大多采用“救火式”的维修手段,最终的目标是确保设备可以尽快的投入运行。在上世纪中期之前,我国机电设备维修多采用的是事后维修模式。由于该阶段中工艺技术相对落后,机电设备更是刚刚起步,相关的技术手段未能得以健全,不能有效支撑起预防式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而采用事后设备管理维修,更加没有计划性,所有的维修工作都是随机出现的,和机电设备具体的运行情况存在极大的关联性。采用这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可以使设备的损害问题得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减少由于设备损坏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不过,因为设备发生损害是没有规律的,且进行设备的维修只是对一些发生损害的部件进行修理。所以,要求设备处于停运状态,也会导致生产中的效率有所降低。

2.2 维护模式

在机电技术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只是单纯的采用事后维修模式,无法真正确保设备一直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而且,因为采用事后维修的模式不能准确的估算故障设备需要停运的时长,使其发生生产事故。所以,基于机电工艺技术的发展,拥有更强计划性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开始出现,并得以快速发展。维护模式所拥有的主要特点是此种维修管理模式更加的具有计划性,也就是说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是有计划进行的。对机电设备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保养,依照各设备的核心部件,采取有计划性的保养措施,从而使设备在运行时,可以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同时加以解决,预防与杜绝细小的问题,避免发生一些较大的安全事故,尽可能的不让设备停运,从而确保企业可以正常运转。企业要想取得稳定、快速的发展,确保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机电设备要依据所设定的目标正常运转。而采用维护模式,则让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养护,如此能够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改善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3 可靠性模式

所谓可靠性模式,其是指通过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就机电设备所具有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估测出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潜在可能性,对一些机电设备采取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以降低设备停运的概率。采用可靠性模式时,应当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同时基于现代技术对设备采取科学化的管理,不断优化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和之前所采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有所区别,采用可靠性的模式,可以在设备还未发生故障之前,获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数据,并以此作为参考,对机电设备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故障加以推断,并通过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减少维修事件的发生。采用这种维修管理模式,无需停运机电设备,而重点是对机电设备所拥有的可靠性加以分析。所以,和其他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对比而言,可靠性模式将重点放在了对机电设备所具有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预防一些概率故障的出现。所以,此种机电设备管理维修模式和现代机电设备的维护要求更为的契合。

3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改进

3.1 检修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规范

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已经不再只是一项基础性作业,而是关系着煤炭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作业,必须要提高其专业性与规范性。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必须要重视相关制度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同时还应该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机电设备管理知识与思想意识,注重管理者管理技能的培训与提高,维修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企业要制定专门的制度标准,约束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 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

在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机电维修管理效率的提高更加需要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由于机电设备自身具有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等特点,所以机电设备组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设备运行系统进行仔细的排查。另外,在设备问题排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多留意故障多发部件的检查。在故障排查中检修工作者要既要细心谨慎又要大胆创新,有效优化设备结构,确保机电设备组的正常运行。

3.3 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要加强对维修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不仅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更要重视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维修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安全意识。煤炭企业以先进的维修理论为基础,打造行业的显著特点,结合自身的发展实情,充分利用已有的人才资源,加大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力度,构建相关的制度规范体系,岗位职责分明,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科学先进的维修管理模式。

3.4 计划性发展趋势

通过所制定的机电设备维修以及养护方案,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智能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检查,进一步增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定量管理工作。通过有计划的维修管理,可以更好地确保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具有足够的可靠性,避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机电设备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依据对机电设备运行中的诊断,可以明确维修的具体时间和内容。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煤矿效益密切相关,维护和管理好机电设备就会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总结机电设备维护和维修的管理经验,做好设备管理,加大投入水平,提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保障企业的稳定生产,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安新,卢建军,崔曼.利用物联网构建矿山机电设备的监测平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06):85-87.

[2] 高保禄. 大型复杂机电设备分布式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3] 朱茂明.运用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矿山机电设备维修[J].煤炭技术,2009,28(02):22-24.

[4] 盛天文. 机电设备售后维护服务的网络协同商务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 王正英. 面向设备管理的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

论文作者:卢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浅谈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论文_卢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