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 2366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课,而古诗词课程是重要的组成要素,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够为德育的深入落实奠定一定的素材基础。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古诗词教学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工作挑战,教师所贯彻的思想和具体的授课方法均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古诗词教学的优化创新,是目前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古诗词的教学革新战略举措展开合理的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101-01
前言
新课改在逐渐推进的过程中针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本着文化传承的目的做好古诗词教学。认真分析当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本着思想创新以及方法更新的原则对古诗词的教学氛围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优质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务必要认真分析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古诗词模块进行系统更新,构建全新的并且富有生命力的课堂环境。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的革新背景下,关于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所贯彻的思想和方法存在着明显的桎梏性。在思想上,教师比较注重和青睐应试理念,即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其他素质建设则缺乏正确的考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比较倾向于灌输法,主张学生以机械背诵的方式掌握相关的古诗词。这样的教学模式所造成的的不良结果便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差,对古诗词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情绪,厌学表现比较突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导致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所呈现的知识内化和吸收效率比较的消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本着效果提升的原则,对具体的授课模式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开放并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环境。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文化背景的导入
具体的古诗词作品鉴赏需要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1]。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对诗词本身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对诗词深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导入环节的优化,根据具体的古诗词作品搜集相关的文化要素,并与学生通过适当的互动与沟通,对具体的古诗词文化进行交流,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锦瑟》时,则可以做好文化素材有效搜集和整理,如介绍李商隐所处的时代,以及其所创作诗词的特点和风格,就《锦瑟》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该首诗词是李商隐离世之前所创作的,让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文化素材,对作者在诗词中所传递的情感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注重鉴赏情境的创设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塑造[2]。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对诗词中所描述的意境进行想象,体验其中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感受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方面的有效共鸣,从而保证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和鉴赏更加具有实效性。教师为了拓展学生的文化思维,不妨根据具体的诗词作品进行背景音乐的播放,以及动画视频的直观展示,以便学生可以拥有更加优质的学习空间。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归园田居(其一)》时,则可以通过播放与之意境相符合的音乐,让学生在节奏和旋律的感染下,对作者在田园生活的向往进行深切的感悟,同时也能够避免课堂气氛过于的枯燥,增强课堂整体的趣味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时效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趣味朗读,合理的调整朗读节奏,掌握重音控制技巧,以提高朗读过程的整体共鸣性。
(三)强调小组合作与课外拓展
在组织古诗词教学期间,教师要想保证整个授课效果更加突出,就必须要在鉴赏模式上进行创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合作性学习,并对鉴赏学习的环境进行优化处理,借助微课视频、多媒体等一些辅助工具为学生构建自由的鉴赏环境,并将学生按照一定的鉴赏能力进行均衡分组,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对课外的古诗词资源进行综合鉴赏[3]。从而拓展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提高学生整体的鉴赏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归园田居(其一)》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就陶渊明所呈现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对比分析作者对待官场和田园生活的态度差异。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陶渊明所创作的其他古诗词,如《饮酒》、《桃花源记》等,让学生通过课外拓展、综合鉴赏以及互动交流,对陶渊明的诗词风格以及人生理念加以掌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
结论
依前所述,在古诗词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做的是要认识到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并本着学生素质全面拓展的授课原则,对现有的授课体系进行更新。在古诗词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做好文化背景合理导入,并根据学生思维基础以及对传统古诗词文化的认知,合理地对教学情境、学习方式及课外活动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更加广泛的学习空间,彰显学习的自由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与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的古诗词内涵,提升学生整体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发明.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08+115.
[2]黄友章.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之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7):229.
[3]甘立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6(15):73-74.
论文作者:刘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新课改论文; 文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诗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