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伴随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高涨,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新的特点。对于其中的情况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但这些新的因素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本文拟就此略抒己见。
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金融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4年的《世界经济展望》研究报告中指出,继1993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1%之后,在1994年和1995年里的增长率将分别达5.6%,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93年经济增长达8.5%,1994年可能达8%,1995年将为7.3%,拉丁美洲国家1993年经济增长达3.4%,1994年预计为2.8%,1995年将达3.3%。中东和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均在1993年增长4.5%的基础上有所回落。非洲国家将在1993年增长1%的基础上分别达到3.3%和4.4%的水平。总之与西方发达国家1993年年均增长2%,1994年为3%、1995年将为3.5%的发展水平相比,将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势头。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吸收大量资金以满足经济增长需要,同时也为在国际金融机构里解决支付手段的不足而作出巨大努力,在1994年10月份召开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议上,发展中国家提出增发500亿特别提款权(SDR)的建议,但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认为此方案有促使全球通货膨胀上升的危险,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遂另提增长240亿特别提款权的折中方案。并试图将这240亿特别特款权分配给1981年特别提款权增加分配后新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这种不公平的分配方案也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拒绝。基金组织总裁在此基础上又提出360亿特别提款权的普遍分配方案。待到1995年的会议上再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显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金融领域中已经占有了主要的讨论者的地位,而不是由发达国家说了算,全球的经济、金融再也不是“富人俱乐部”了。
另一方面,不仅如此,1994年里的一个国际投资新倾向是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投向美国政府债券,印度、马来西亚、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等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购买美元,再投资购买美国债券,使得美国弥补财政和贸易赤字的资金来源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
亚洲、拉丁美洲新崛起经济国家的出现强烈地吸引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美国在贸易、投资上一方面拉起北美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亚太经济组织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表现出了强烈的脱“欧”入“亚”倾向。美欧等证券、金融投资机构也均看好亚洲、拉美股市,提高参与份额,提高持有比重的动向,这些都充分说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与西方经贸金融相互依存的市场作用凸显出来,由一个被援助、救助的对象向平等的市场贸易伙伴转化,东亚一些国家敢于强调自己的价值观,敢于在涉及经贸、金融问题上向西方国家说“不”,论理,正是这种经济作用增强的表现。
在发展中国家整体作用的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大市场的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其他西方大国如何看待这一情况,它已成事实。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在1992、1993年分别增长12.7%、13.4%的基础上,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达到11.5%的增长率,1995年可望达到11.2%,已成为东亚、乃至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1994年出口增长将达2000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1994年将达400亿美元,也成为世界名列前茅的储备国家。中国吸收的外资在1993年为2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320亿美元,1994年可望为300亿美元,1995年有可能超过美国处于吸收外资的第一位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期回顾展望报告中,第一次将中国列入其中,与西方七国并列反映。似可作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金融组成部分的佐证。
其次,近两年来,国际经济界关于中国经济规模,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分析不断推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三。英格兰银行认为,中国1992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总产值为1980亿美元。其他计算少的为1000美元,多的为3000美元。也有人说:此种算法并不准确。但不论持何种观点,这种讨论本身就说明,到了应该认真探讨中国国民经济的实力,以便精确结算全球经济,推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真正份额的时候了。或者,从中国国内的角度说,对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认识,正在从过去明显的贫穷水平(300美元)进入到一个的尚待澄清的、受到世界各国瞩目的“灰色(收入)区域”,当走出这个灰色(收入)区域后,中国就会是一个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的新的崛起经济。这种进入“灰色(收入)区域”本身,就是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证明。克林顿政府在中国“复关”问题上曾要求中国以“发达国家”身份入关,是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组成部分的一种非正式“确认”,尽管这种要求本身并不合理。
第三,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的确已经到了能对世界经济发生有效影响的阶段,这在世界商品市场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买小麦,小麦价格上涨,中国买糖,国际糖价格上涨,中国买钢材,则钢材价格上扬,不单是抛出定单会促使该种商品价格上涨,只要是有这种信息,就会使商品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发生波动。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商品市场,从航天航空到家用汽车,从金融保险到环境保护,从石油勘探、开采到信息产业,几乎无一不为外国投资者所瞄定、所筹划、所进入,甚至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加钢材进口,也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经济的困难起了打入“强心剂”的作用,这正是国际经济、金融界,广为流传的共识。
二、外国投资大量流向亚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然而,发展中国家隐蔽的资本外流也令人担忧。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放宽贸易、投资限制,1993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约为154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为800亿美元,相当于1991年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2倍。1994年外资流入估计可达200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可能达到创记录的1100亿美元。外资流入主要是增长中的发展中国家,大多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东亚和南亚受益较大的是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拉丁美洲受益较大的则是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巴西。中国吸收的外资1992年还只有50亿美元,1993年则达257亿美元,1994年1~9月份就有240亿美元,全年估计为300亿美元。中国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已处于第一位。墨西哥今年1~10月份已吸收外资101.4亿美元,全年可达120亿美元。
外资流入在发展中国家并不平衡,中欧国家和俄罗斯接受的投资较少,一些较小的或发展较慢的发展中国家所得的外资也较小。
造成外资大量流入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涌现出一批经济增长率较高的“新崛起国家”。如在亚洲,继“四小龙”经济成长率下落后,中国、印尼、泰国等创造了较高的增长率,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既需要借助外资,其成长的表现又使外资感到了巨大的吸收和鼓舞。其次,发展中国家纷纷开放贸易投资领域,完善法律、管理环境,为外商投资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最后一个原因是跨国投资者特别是私人资本,看好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崛起国家,看好它们的广阔市场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在看到发展中国家吸取直接投资有利影响的同时,也有必要注意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个是流入发展中国家私人资金居多,短期资本居多,股票等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居多。这就使得外资流动性加大,风险增大,一旦国际市场利率、汇率变动,它们可能会随时抽走资金,影响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其次,外资的流入如果过量,超越吸收能力,超过政府计划,超越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管理控制,则可能造成外汇储备过多,本币投放过多,造成本币升值压力;加大进口,抑制出口,对内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不稳。同样会影响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今年的情况正在逐渐使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最后外资引进的投向结构若不合理,推动当期经济增长作用有限,造成还本付息困难,也会引发债务危机。如墨西哥今年吸收的外资中约有一半是证券投资,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七八十年代债券危机的情况人们还记忆犹新,万万不可大意。
最后,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吸收外资时,不能忽视加强对本国资本流出的控制。这种流出往往是很隐蔽的。据英国《独立报》1994年10月10日的一篇文章(Saving Should Beging at Home)说,经合组织国家今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只相当于其GNP总和的0.1%。这意味该集团国家的净资本输出只有130亿美元,这说明经合组织国家的资本输出远没有达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反映的吸收外资数字水平。而且,自70年代中期以来,经合组织国家的资本流出和流入从未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如果换一个角度,不是看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而是看发展中国家经常收支状况,官方的数字1994年差不多要有1150亿美元赤字。看样子虽然很大,但也只相当于经合组织国民生产总值的0.7%,而且差不多在过去3年里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增长。其中相当部分是全球收支,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常收支的过度反映。对于这种矛盾现象只能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那就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可能有较多实际上为那些未记录的资本流出所抵销。记录的外资流入数可能恰恰(或在相当程度上)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崛起经济的国内储蓄增长。
三、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以开放贸易、投资为特点的全面、深入、集团化时期
随着西方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全球经贸金融的发展更加动荡、竞争更加激烈。各国经济在自我转型、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加注意推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和建立开放贸易投资集团。在1992、1993年取得较多进展基础上,1994年以来,一些多边和地区贸易、货币、投资协定取得较大进展,众目所瞩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答谈判终于达成协议,并决定于1995年建立新的世界贸易组织,将多边谈判协定推进到较有约束力的国际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94年1月份起生效。前不久才闭幕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宣言,提出了实现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长远目标,并提出了到2020年的推进时间表。欧洲统一大市场,在人员、资金、商品自由流动,以及建立欧洲货币机构(EMI),锁定汇率,向统一货币方向前进上都取得了进展。在拉丁美洲,除安第斯集团、南锥体共同市场各有新进展外,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三国又达成协议,自1995年起用10年时间建成自由贸易区其中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向世界出口的50%,将全部进入墨西哥。1995年,墨西哥将关税降为35%哥、委都将降至21%,其后每年降低10%,分10年取消关税,这些条款,特别是起步的大动作是很有力度的,几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仿佛。
如果说,以上集团的形成和进展目前还大多是表明一种意向、趋势的话,那么许多国家在这种趋势下所采取的大胆开放贸易、金融、投资的措施则更为引人注目。这一点在东南亚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首先是1994年1月起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自由兑换,实现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中国放开贸易外汇管制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成功。另外,“两印”也具有代表性。印率尼西亚于1993年10月宣布了放宽贸易和投资的一揽子措施,以提高争取外资在内的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其中主要是减免300余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增加89种允许进口商品,便利商品在出口转运口岸、保种区和海关之间流动;可凡生产原材料,未成品或零部件的外国公司均可到保税区外独资办厂,注册资本200万美元在(其他行业外商独资企业资本要求5000万美元);保税区和出口口岸内的外商独资公司在30年后只转让20%的股份给印尼公司;保税区和出口口岸外的外商独资公司则应把51%的股份转让给印尼公司;外商企业投资设厂用地只需向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即可,无需象以前那得须经省级政府批准,等等。印度政府在拉奥总理支持下,继续推进1991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取消了对贸易和外国投资的许多限制。特别是采取走向卢比自由兑换的国际规范作法,以使印度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1993年3月,印度对卢比实行了经常项目下的有限自由兑换,1994年8月20日印度储备银行(印度中央银行)宣布了进一步放松货币管制,使卢比成为经常项目下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取消了在实行有限制自由兑换后仍然保留的旅游、服务、外商投资红利汇出方面限制,甚至非居民的印度人现在也能把在印度的投资收益汇出国外。例如,从1994年的季度起,以前为海外印度人设立的不可汇出卢比存款计划的存款取得的利息可予划汇(但不再接受新存款)。而印尼的放开贸易投资不仅为其本国经济注入活力,扭转了以前外商投资下降的局面,同时还为其提倡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赢得了声誉。印度放宽贸易投资减少了贸易赤字,增加了外汇储备并吸收了大量资本投资。1994年外汇储备将由1991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外国购买印度有的股票债券总额将近50亿美元。而在1992、1993年,这种资金的流入则微不足道。已有人说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比中国快,至少,印度也是“另一个中国”。此外,在东南亚地区里,越南在一边开放,一边加强对外资的控制和管理,缅甸和柬埔寨也都走上开放投资的道路。缅甸财政部估计,1994年有17个国家的投资者投资100多个项目总额达13亿美元。柬埔寨也于1994年8月通过一项投资法,实行亚洲地区最低的税率,以吸引迫切需要的外资。该法律规定,在公司首次获利后的八年里免缴利润税,在八年之后只课以9%的税率。
四、各国货币政策在激烈的金融市场动荡中经受考验并进行调整。突出利率和汇率杠杆作用
1994年以来,无论是汇市、股市,都出现了较多的振荡,择其大者有夏季的日元升值和10月份的再度升值,及与之相应的美元贬值及其有所回复的“拉锯”战。股市则有11月中下旬的美元汇率下跌及全球股市的下跌。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汇价升降,股市起伏都是两者发展运动的应有之义,而且只要国际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存在不平衡,特别是主要经济出现贸易赤字、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世界经济、金融就难免出现动荡,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1994年的动荡特点则是与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运用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作用。1994年汇市动荡的引致因素和主要国家央行采取的措施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但最终是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市、稳定物价的观点和操作占了上风。自1994年2月4日以来,美国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六次调整利率,创下了1982年美联储调高利率操作的新纪录。特别是1月25日的最后一次加息,被称之为“为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最大胆的一次行动”,它说明美联储最终明确地采取了预先控制通胀的措施。由于美国贸易赤字巨大,特别是日美贸易逆差约占整个逆差的60%,美元汇价1994年以来基本走势是低走,美国政府极愿意美元保持低势,以纠正贸易逆差。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为了不损害自1993年四季度出现复苏的经济增长,也亟力在不调整短期汇率的情况下,通过汇市、股市力量自身使汇价颓势能够稳定下来,或者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些微干预能使之在一定的低水平上稳定下来,只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才采用提高利率支持美元的措施。但实践证明,汇市还有股市的混乱,单靠市场力量自身恢复平衡,保持稳定是几乎不可能的,央行的少量干预,(如1994年5、6月份,分别抛售了17亿美元的马克)和11.1亿美元的日元)对于日成交量达8亿美元之多的汇市来讲,也几乎难以产生多大效果。所以美联储权衡再三仍不得不较为被动地提高短期利率。幸好,在前几次调高短期利率时,经济增长势头较好,通胀率较低。但到1994年10月份已可以基本估计美国年增长率可达3.8%,以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表示的通货膨胀率只有2.1%,人们大多又象以前那样估计,认为美联储再也不可能调高利率了,似乎没有必要也没有多大余地可以调整利率。但这次美联储又对贴现率和联邦基金率分别加息0.75%,使之达到4.75%和5.50%,美各商业银行的基本利率也都相应提高,达到8.5%水平,确实出乎某些预测之外。这次加息与前四次不同在于它是一次目标明确的主动加息。意在一箭双雕:对外支撑美元汇价,使之不偏离联储预定的汇价水平,对内则是在经济增长势头犹劲,通胀压力不明显的情况下,提前实行紧缩的信贷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这使人们再次清楚地了解到,美联储控制通胀的坚定立场和断然措施。美联储认为,如果等到通胀压力明显之时再行调控,就会失去使经济降温的最好时机。在此也不妨判断一下,美联储认为汇率的适合水平也许就是在1美元兑98~100日元之间,因为美联储此次主动加息后,纽约市场上的美元对日元比价升至98.75水平。是自10月1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如果美元汇价再次大幅下跌,它能上调利率的余地仍然有,但不是很大。如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这一年货币政策操作中,美联储坚持了央行货币政策对内、对外目标稳定性的原则,最终使自己处在一个超前控制内、外经济运行的较好位置上。
无独有偶,1992年9月16日在英镑汇市大动荡之后,英国宣布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并于10月份宣布了控制通货膨胀率的年度指标区。英格兰银行则于1993年2月应政府要求定期每季出刊《通货膨胀报告》,在反映通货膨胀的压力、趋势及在实现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这说明,英国在将英镑汇价由市场供求浮动决定不加干预之后,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其政府的经济目标,同时也作为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货膨胀率则成为其货币政策操作的直接中介目标。既然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必须保持英镑对外价值水平的紧身衣就没有了,但是,外汇市场上的波动就更容易传导到国内价格体系上来。英格兰银行早在80年代来就一直受到各方面批评,说它采取的反通胀措施不是不对路,就是时机不得当。在痛定思痛之后,它终于宣布:鉴于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出台(主要是利率工具)到发挥抑制通货膨胀作用之间有1~2年的甚至更长时间的滞后期,因此,它必须提前考虑,未雨绸缪,采取断然措施,即使在当前经济条件看起来尚属可以的经济运行状态,而从周期的角度,从未来发展走势看可能会引发通胀的话,它就要提前采取措施。从这一点上看,它的政策目标和操作指导思想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基本相同的。为此,英格兰银行于1994年3月进行了组织机构的大改组,将原有组织机构划分成货币稳定翼和机构稳定翼这样两个“翼”。以适应变化了政策目标和操作的需要。是否可以说,英格兰银行也在1992年那次可怕的英镑危机动荡中经受了考验,并且步伐坚定地走向了控制通胀的正确方向。
事实上,饱尝金融市场动荡之苦,采取控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国家当然不止美、英两国,象瑞典、新西兰、加拿大、瑞典等也都纷纷将直接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
在1994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西方国突出表现了以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在这方面,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操作的可以说颇具特点。特色其一是在一个内频繁调高利率,用以发挥支撑美元,抑制经济过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多达六次,这在过去是罕见的。其二是利率调整和汇率政策相配合,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达到使美元汇率下浮,促进出口,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目的,它并不过多干预市场或调整利率,但当汇率下降到一定水平,认为可能危害国内经济增长时,它又断然提高利率。有人批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说它的政策目的不明,给金融市场的信号不明朗才造成美元疲软。这是有些牵强的看法。实际上,正是经过上述错落有致的利率汇率操作,才使得美国的经济既得复苏增长之益,又使美元汇价相对稳定在一个适合美国外贸需要的水平上。此外,1994年德国的利率政策,英国的利率政策、法国的汇率政策操作,也都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标签: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美联储加息时间表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外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