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段振龙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236300

【摘 要】目的:分析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治疗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35例。其中,甲组患者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单一药物治疗的方式,乙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77.1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冠心病心绞痛;联合疗效

在心血管疾病当中冠心病心绞痛较为常见,该病症若治疗不及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转化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当前了临床上对于该病症通常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包括硝酸酯类、钙抗结剂、他汀类及抗血小板类药物,其中,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炎性反应,还可以对动脉硬化的发展起到延缓和阻滞的作用。而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扩展血管动静脉,对心肌供血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1]。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次主要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治疗的70例对象并实施详细分组研究,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70例对象均匀选自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将其分作两组,各组35例。甲组患者包括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处在40岁-75岁之间,年龄平均在(53.23±10.51)岁,患者病程在2年-10年之间,病程平均在(6.78±0.43)年;乙组患者包括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处在41岁-76岁之间,年龄平均在(54.23±10.47)岁,患者病程在3年-10年之间,病程平均在(6.75±0.49)年。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性别、年龄、病程)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实施进一步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口服,1天2次,1次20mg,持续服用30天。

乙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服用方法与甲组相同,阿托伐他汀需于睡前服用,1天1次,1次20mg,持续服用30天。

1.3指标观察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若患者心电图显示异常,心绞痛发作频次增加,且持续时间较长,则为无效;若患者心电图开始回升,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50%到80%,则为有效;若患者心电图显示正常,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80%以上,则为显效。

1.4数据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77.1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作息及饮食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关数据统计,当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临床上通常以缩短发病时间、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由于本症有着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且患者在发病后往往心绞痛的次数会增加,若不及时加以治疗,病情则会持续加重。所以,对于本症一经确诊需及时实施对症治疗。临床中对于本症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但药物治疗较其他方式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更高。

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使血液内脂蛋白水平降低,对胆固醇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使血小板凝聚性和血液粘稠度降低,还能起到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调节血脂的作用,进而使患者心肌功能得到改善。单硝酸异山梨酯属于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舒张血管的药物,该类药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松弛平滑肌以及缓解缺氧和心肌缺血的作用,还能对心绞痛达到有效缓解的效果。但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而言,若单纯只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患者病症的效果,但疗效有所欠缺,而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药物的基础上,在联合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则能够提升总体治疗效果[2]。

张永波[3]等研究发现,将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对于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具有很好的疗效。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77.1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突出的临床实践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利于病情的治疗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文科.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4):14594-14595.

[2]张军锋. 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3):973-974.

[3]张永波,王枫岭.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2019,39(05):85-87.

论文作者:段振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段振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