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_旅游产业论文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区域论文,竞争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 (2000) 03-0022-0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地区间、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十多年来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景点景区的大量营建,使得旅游业逐渐成为区域支柱产业或区域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在区域开发模式上受模仿心态和消费示范作用影响,旅行社、饭店、人工景观、度假区出现饱和迹象,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的渊起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以竞争理论为理论基础。作为旅游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旅游竞争研究与区域旅游研究同步发展。如果把旅游研究的全部进程可分为早期认知时期、中期过渡时期和近期发展时期[1],则旅游竞争研究始于近期发展时期。二战以后至6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国内旅游需求激增,同时,以相邻国家为目的地的国际旅游得到了初步发展。在这种形势要求下,旅游竞争研究开始出现。

最初,研究的焦点是旅游资源的区域禀赋和品质。因为人们常常趋向于资源禀赋丰度高、名大质佳的旅游景点,或者说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受旅游资源的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人们注重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来扩大旅游地的吸引范围,从而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1966年,G.R Deasy和P.R Griess[2]运用旅游无差异曲线,研究了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两个相似的、互相竞争的旅游景点,运用旅游等成本线划出不同旅游点的旅游腹地,发现旅游景点与客源地之间的引力是资源指向性的。显然,在比较其它竞争地资源情况下,旅行者选择目的地的行为是其对资源感应效用的函数。总结前人的研究,S.Smith发现,由于旅游地的某种非对称性导致在运用引力模式时产生方向偏差,故必须对引力模式中的系数进行修正,之后他对引力模型、概率旅行模型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修正系数,计算和预测了加拿大各省区之间相互吸引的旅游客流[3]。

70年代以来是世界旅游业大发展阶段,由于世界旅游国家旅游资料可得性大大增强,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得到长足进步。首先,研究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多样化,研究者开始关注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社会文化价值差异、旅游地环境容量限制、旅游管理与政策等对旅游地竞争力的影响,同时有些学者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不同竞争地之间的客源市场、讨论旅游市场经济寻租行为和利润最大化等[4]。其次,研究的地域范围从单一景点走向区域整体,跨地区旅游竞争成为研究的热点。再次,开始系统应用行为理论解释旅游者消费行为。意境地图是行为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P.Pearce[5]通过评估游人的旅游意境,发现:一般旅客在游前的意境地图和游后的意境地图迥异,并由此影响其对同类旅游地的旅游态度,因此在旅游地开发过程中,设计一些能打动观众心理并满足旅客偏好的人造旅游产品,是很有必要的。1981年,S.Demars比较了1850-1920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滨海渡假区的发展,认为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其本身竞争力有关,而竞争能力又取决于旅游市场和渡假区本身开发、可进入性等。P.Loed[6]研究了美国国际旅游的需求变化,认为影响一个国家(J)的国际旅游需求的因子有收入水平(G)、相对汇率(E)、相对价格水平(P)等,并与旅游目的地(I)发生的特殊事件(Oi)如政策扰动、大型体育活动等有关。Tij表示J国对I国的旅游流量或旅游需求,则有:

研究表明,旅游地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影响国际旅游市场的首要因子,对旅游增长的贡献份额最大。据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增加国际旅游竞争力。

2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的发展

70年代大量旅游个案研究促使旅游理论研究日趋成熟,旅游研究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与此相关联,区域旅游竞争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一,认为影响区域旅游竞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旅游资源禀赋固然重要,但旅游需求也非常关键,需求与供给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这个矛盾统一体就是旅游系统。1979年,N.Leiper[7]提出旅游系统的四要素说,认为决定一个旅游系统发展状况的四个因素是客源地区域、目的地区域、旅行路径和旅游产业本身,C.Gunn[8]则提出旅游功能系统概念,认为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旅游系统应由旅游吸引物、服务与设施、交通、信息与引导和旅游者五个部分组成。随后,R.Mill和A.Morrison[9]进一步阐发了旅游系统的要素组合关系,认为区域旅游系统的几个要素是以多层次的功能关系和空间关系共同编织成一个复杂系统。Z.H.Liu[10]提出了三圈层的旅游系统及其环境结构模式,旅游系统环境由内部环境(如政策、规划、市场化、金融等)、运作环境(竞争目的地、竞争产业、旅游供给等)、宏观环境(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三个圈层组成。旅游系统概念的提出并不断完善,为区域旅游竞争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围绕旅游系统各要素及其整合所形成的相对比较优势,开展区域旅游竞争研究,成为常用的方法。

可以说,进入80年代,强调旅游需求成为旅游竞争研究的主旋律,提高客源市场份额是旅游竞争的目标,与此同时出现了若干分析旅游需求和客源市场的各种专题研究。Paul Saunders等在研究美国南加州萨瓦纳斯河上游的湖泊、水库的旅游业未来发展时,发现旅游需求是产生游憩机会的最重要因子;K.Wober等曾在八十年代末,通过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分布及旅游地承载力等五项指标对80年代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勾画出1975年以来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从K.Wober等人的工作中,J.A Mazance进一步发现,旅游地之间相似性大的城市具有强的替代性,差异性大的城市则具有互补性[11];与此同时,旅游竞争研究的思考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只单一研究进入旅游区域的旅游者行为,即目的地行为模式,而且也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如C.L Morley认为,旅游只是休闲形式之一,普通居民要根据个人的闲暇时间、收入水平及休闲偏好等决定何种休闲形式,最终使个人行为效用最大化[12]。显然这是一个基于旅游消费者决策的旅游需求模式。旅游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结合,通过旅游者行为的认知,可以得出旅游地定位(positioning)的认知结构模式。A.J Haahti[13]认为旅游地定位的认知包括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吸引物)属性的认知、对旅游目的地中心性的认知和同类旅游地意境地图比较的认知,它们共同一个完整的认知域,对这一认知域进行建模,即得到旅游定位的认知结构模式图(图1)。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这种争夺居民休闲资源、需求导向型的竞争力思维直接引发了城市内部旅游产品如主题公园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14]。

第二,引入旅游区的概念,并将区域旅游竞争问题纳入到区域发展轨道之中。S.Smith认为区域旅游是区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旅游研究中引入旅游区的概念,既可以了解区域旅游要素的整合程度,又可详细认识到对一个地区旅游发展重要的区域关系和区域特性[3]。一般地,决定区域生产能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或空间结构组合方式,二是区域对外贸易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或者说区域增长是区域专业化指数和区域关联度的函数[15,16]。旅游活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服务输出活动,通过与区际服务交流,不断增加区域旅游竞争力;也可以理解为是生产要素对外交换的一种形式,交换强度表示其竞争力强度,而交换强度又与旅游专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呈正相关。如果我们用区域处理各种类型信息流的系统能力来体现专门化程度,那么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用系统熵来表示。P.Loakissas[17]在对希腊38个岛屿的旅游区进行统计分析时,分离出两个独立的、影响区域旅游增长的变量,即社区规模(community size)和旅游者密度(tourist Density),社区规模代表了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抑或反映了旅游地专门化程度,旅游者密度表示旅游区域交换强度,是区域关联度的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80年代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引入空间的概念,更多地开始关注旅游区域的竞争力。

什么是旅游区域,V.Smith[18]认为旅游区域是一个用来提供旅行者服务、可交易(marketable)的目的地,同时该目的地又有相关的支持带环绕。因此,一个旅行者区域(Tourist Regional)结构图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区(Core),直接支持带(DSZ),间接支持带(ISZ)。其中,核心区包括旅游吸引物和为旅行者提供的基础设施;DSZ是直接用以支持核心区,并能够为旅游核心区提供就业、服务、土地等的亚区;相对而言,ISZ处于更外围的地区,与核心区联系较为松散。由于旅行者流动性较大,各个区带边界常常是重叠的,一般不好界定,特别是核心区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该旅行者区域可以被称为基于客源市场的旅游区域。实际上,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旅游服务与旅游产品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旅行者的交通成本,所以旅游区域客观存在并成为一种区域类型。S.Smith曾将旅游区域分为都市旅游区、户外休憩活动带、别墅疗养区和城市郊区旅游带,并形成了四个基本区域旅游资源类型[19]。

第三,随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旅游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并重新审视旅游竞争因素及旅游地的发展问题[20]。由于第三世界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所具有的竞争力是西方发达国家无可比拟的,所以第三世界旅游业将对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垄断地位发起冲击,国际旅游市场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那么,第三世界这种特殊的竞争力能够有多大,能否持久?对据有悲观的看法和乐观的看法两种观点,乐观的观点认为,文化内涵禀赋丰富的旅游产品其竞争力是永续的,第三世界旅游业发展将走向成熟,并成为今后世界旅游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悲观的观点认为,由于第三世界国家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旅游业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因而处于一个受包围的局面(Enclave)。S.G.Britton曾对这种状态做了描述,他认为,在国际旅游市场中,都市旅游公司居于主导地位,它通过控制发达国家国内的旅行社来达到控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目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目的地管理者虽众多但相互独立,因此二者面对面谈判时发达国家居于有利地位,结果是发达国家旅游公司处于垄断地位[21]。如何冲破包围,成为旅游竞争研究的一个热点。显然,发展中国家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具有共同体性质的旅游集团公司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办法。

第四,受产品生命周期循环(PLC)的启发,Butler等在对旅游地研究中引入生命周期概念,认为旅游地的发展一般经过几个阶段,即探测、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复苏[22],后又有许多学者如G.Hovinen、K.Meyer-Arendt、C.Cooper和S.Jackson等对之进行修正[23-25]。一般地,旅游地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可以跳过某些发展阶段超常发展。由于影响旅游地发展的阶段因素复杂,对于一个旅游区域来说,区内旅游景点并不一定都处于同一阶段,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旅游景点可能处于不同阶段这一事实,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努力发展,特别是旅游地规划和能力建设,扩大并保持旅游地竞争力和效益[26]。但是,由于在不同的阶段,针对旅游消费者、竞争者和旅游产品的竞争战略是不同的[27],因而Witt,Brook和Buckley指出,PLC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28]。局限性之一,在于PLC研究没有考虑旅游经济子系统部门之间的竞争。如B.Kermath和R.-thomas指出,一个旅游区域的经济子系统,可分为正式部门(TFS)和非正式部门(TIS)两类。在旅游地开发初期,第一批旅游者进入旅游区,于是产生TIS。按照两部门理论,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存在于发展阶段,竞争的结果是一个主导旅游部门形成。因为随着旅游地的进一步开发,旅游者数量增加,投资者又进一步增多,并可能刺激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产业得以持续发展,最终TIS和TFS部门可以二者互置[29]。

3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的新趋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在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受该时期旅游研究的影响,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在逐步完善理论的同时,出现了如下新的变化趋向:

第一,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指在保护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东道区域之需要,也就是在保持文化完整、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经济、社会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正如WTO在《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宪章》中指出的,因为旅游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因此,应该从更为综合的角度理解旅游发展。H.Clark和Y.Kwang Ng认为,因为存在外部的不经济性,所以旅游流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区域商贸机会增加、帕累托率效促进,故应对旅游地产品重新定价[30]。与此相对应问题是,一个旅游地的竞争力不仅体现为暂时的旅游流的增加,而是一个地区旅游业长远的发展能力,因此在研究旅游区竞争力时,必须充分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31]。第二,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人们开始注意到信息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指导作用[32]。L.-Moutinho曾指出,网络信息对旅游产品促销活动十分有益。随后,R.Mcintosh和C.Coeldner提出了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概念[33],对应于旅游业布局的资源指向、交通指向、市场指向及集聚指向,未来旅游者将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理想的游憩地。或者说,在竞争性市场中,消费者择游意识、旅游产品的挑选,往往受其所掌握的旅游信息左右,信息网络成为连接旅游供给者、旅游需求者及地方、国家、海外旅行团体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竞争地可以通过信息质量、信息结构、传播速度及信息可达性体现竞争力[34,35]。与此相联系的是,旅游地形象策划(CI)与促销是提高旅游地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第三,在旅游地竞争研究中引入竞争优势理论。80年代末产业组织理论一个重大的进展就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M.Porter提出竞争优势理论,并彻底动摇了流行近200多年的比较优势理论。应用竞争优势理论,人们开始研究旅游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竞争力。John Tribe将旅游企业外部环境概括为CPEST,C表示竞争环境,表现为竞争机会和进入威胁,P表示政治环境,E代表经济环境,S表示社会文化环境,T代表技术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问题的关键,旅游业通过旅游者预期、税收、利率、政府购买等实现旅游需求支出和供给成本的动态平衡[27]。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区域旅游竞争研究的渊起、发展到90年代的可持续理念,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基本是循着从旅游资源产品、市场需求到区域旅游环境、区域行为这样一个由简* 单到复杂、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多元化道路前进。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五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境、区域行为、介入机会。这里,要素条件指区域赋存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数量、质量,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生产的条件,它反映了旅游产品的生产价值和生产成本,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基础;需求条件主要是指由旅游者需求偏好、出游能力、旅游规模结构等综合性的、多层次因素组成的客源市场条件;旅游环境既包括为旅游服务的一些外围环境,如一个区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条件和发展水平,也包括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行业如娱乐、餐饮等;区域行为是对一个旅游区域旅游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等,旅游系统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区域行为的复杂。介入机会是指围绕旅游活动而发生的一种空间联系现象,包括空间交通线路组织、市场营销宣传、网络信息等,介入机会是外生变量,它通过影响其它四个因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起作用。上述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结构图式(图2)。

4 国内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

我国旅游业于70年代末起步,80年代迅速发展,90年代大踏步发展,到现在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省市将旅游业确定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并呈现出群雄角逐的激烈竞争局面。我国学者对旅游地的竞争研究基本上是在90年代初期开始的。张凌云曾于1989年发表了一篇关于W.Kurtz等对亚桑利那州大型水库研究的介绍性文章[36],随后保继纲等[37]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的空间竞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由于相互的作用往往会出现此长彼消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影响其空间竞争的主导因素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当然,这里所谓的旅游地,是指一个旅游景区,不是一个完整的旅游地域概念,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系统性。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在生前也注意到地域间旅游景点的竞争现象,并在他提出的地域结构对应变换理论中,把旅游业作为区域开发的先导产业,认为旅游地具有生命周期,科学的旅游规划能够克服倒"U"型发展曲线,通过拓展旅游内涵,以达到旅游地的持续繁荣与发展[38]。中科院郭来喜研究员认为旅游业具有消费与生产兼容的特性,提出要建设旅游生产力工程,以加强旅游业的空间竞争力。总得说来,近些年来我国关于区域旅游竞争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资源供向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导向型的研究范式为主。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近期出现了一些关于旅游信息化和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论文,例如在北京大学最近的一篇旅游博士论文中,作者从认知学的角度提出要建设我国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框架[39];也有些学者对香港都市旅游的形象及其竞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并认为针对不同的市场,实施不同的推销策略和旅游产品形象设计,能够保持都市旅游的“魅力永存”[40];还有人运用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框架,对上海旅游饭店业存在的五种竞争力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性探讨[41]。这些都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开始走向多元化,逐渐与国际研究走势接近。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加快,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将成为热点。

在写作过程中,吴必虎博士后给予帮助,谨致谢意。

标签:;  ;  ;  

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