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总结论文_刘锡苗

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总结论文_刘锡苗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地铁车站施工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工程建设材料,其施工质量对于地铁车站结构稳定性与刚度载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建设出高质量的地铁车站工程。本文在此探讨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材料要求

1.1砂、石料

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砂率控制在35%一40%。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吸水率不大于1.5%,粒径尽量呈现粒状,针片状粒料含量不大于1.5%,压碎指标值不大于10%,含泥量不大于1%。骨料优先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类材料总碱量不得大于3kg,且不超过水泥重量的0.6%。

1.2水泥材料

使用生产质量比较稳定的水泥,含碱量不超过0.6%,不采用高等级及早强水泥。在不受冻融和侵蚀性介质作用下,采用普通、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掺外加剂后,方可采用矿碴硅酸盐水泥。不采用受潮和过期水泥,不同品种或不同等级的水泥不混用。

1.3外加剂

掺入适宜的高效缓凝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和易性,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现象。外加剂的掺量由试验确定,掺用引气外加剂时,其混凝土的含气量≤4%。

2、混凝土的配合比

(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确定,采用机械搅拌并加外加剂。配合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称量准确,其允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均为1%,砂、石为2%。外加剂溶成较小浓度溶液加入搅拌机内。搅拌时间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在保证不影响施工和易性条件下,尽量减少水的用量,水灰比取值0.5。

(2)防水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3.25级水泥,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等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的用量330kg/m3,包括外加剂和掺和合料,水泥用量300kg/m3。

(3)车站大体积混凝土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优先采用掺高效减水剂加优质粉煤灰,根据本地资源情况,优先考虑掺加优质粉煤砂配置混凝土。地下车站顶、底板、侧墙等较为敏感处采用掺加高膨胀率0.03%的高性能膨胀剂的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预埋冷水管等综合措施吸收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硬化温度,避免裂缝的发生。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入模前坍落度损失每小时小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小于60mm。

3、运输

商品混凝土现拌现用,并在现场作坍落度检查,允许误差1-2cm,超过者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并按规定留足抗压、抗渗试件。从搅拌车卸出的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需重新搅拌合格后方可卸料。输送泵车要保持良好状态。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无硬弯。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接长管路时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混凝土后方可接下一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

4、模板与支架施工控制

顶板、中板采用木模板,模板下方铺方木进行衬垫,提高板模刚度,保证板面平整度要求,并且相邻两块模板无论横向拼缝还是纵向拼缝,保证在同一根方木上进行搭接,设木钉固定,避免出现错台。侧墙采用木模板,保证模板接缝拼贴平密,避免漏浆。

5、砼浇筑及振捣

砼灌注必须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流管下落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避免因超高而使砼发生离析现象。砼必须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为10~30S,并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器移距:插入式不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不小于5cm,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与已振捣砼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砼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灌注完毕。砼每层灌注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1.25倍;表面振捣器不超过200cm。结构预埋件(管)和预留孔洞、钢筋密集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必须事先制定措施,施工中加强振捣,不得漏振。

6、防水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采取双掺技术,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防水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按下列规定检查:①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检查,如有变化时,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②每班检查原材料称量不少于两次。③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少于两次。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采取可靠的止水措施。模板要架立牢固,尤其是挡头板,不能出现跑模现象,混凝土挡头板做到模缝严密,避免出现水泥浆漏失现象且达到表面规则平整。防水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将润湿砂浆接走当作他用,确保不改变入模棍凝土的原有质量。混凝土振捣前先根据结构物设计好振捣点的位置,振捣时间为10-30S。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沉降缝、施工缝、止水带位置要严格按设计点位和时间进行控制振捣。在防水混凝土结构中有密集管群穿过处、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预埋大管径的套管处、预埋面积较大的金属板处,特别注意振捣,由专人负责监督实施。防水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差不超过15℃。

7、施工缝及变形缝的处理控制

施工缝部位需要加强镀锌钢板止水带施工控制,浇筑前,需要进行止水带的稳定安装,保证施工缝部位满对应“T”、“十”字搭接效果;在明挖主体结构与其他结构(盾构区间、附属结构)接口位置,沿洞口轮廓预埋木板,作为预留防水卷材及止水带的保护层,然后铺设预留搭接防水卷材及止水带,外部在铺设0.5mm后钢板作为隔离层,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与之粘贴。此处模板使用定做钢模板,以便更好的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混凝土后续浇筑中,需要保证前一段的表面凿毛效果良好,避免表面浮浆的负面影响,加强施工缝处的净浆处理控制,对施工缝进行较为严格的振捣操作,保证对应混凝土的结合效果良好。

8、梁柱节点的浇筑施工分析

地铁施工中,梁、板等位置的绑扎施工中,需要加强框柱的位置、尺寸控制,周边一定范围内进行收口网处理,一般在30cm内进行控制,高度范围内需要对应其梁的高度实现封闭管理;浇筑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借助C30、P10进行框柱浇筑处理,达到设计标高位置处后即可。为了避免收口网受混凝土压力的影响,需要在浇筑周边进行底板处理,保证板梁的混凝土浇筑满足底板标高需求,进而进行后续框柱的浇筑操作。

9、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达到保湿和保温的目的。保湿时还在混凝土强度发展阶段,湿度条件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产生干缩裂缝。保温是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减小其表面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常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浇筑完成后,板采用蓄水养护,墙柱拆模后采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

结束语:

地铁车站使用期间除维持自身结构受力及结构稳定外,还承受了水压力、土压力、地面传递荷载、列车运行冲击力、地震波等。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等指标均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保证地下车站在设计年限内正常使用,安全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 杨洋,胡冬.地铁地下车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2012(1):53.

论文作者:刘锡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总结论文_刘锡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