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水务局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在施工过程中强调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配合比、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以期水利施工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0.引言
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一项关键的材料之一,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防止时间、成本的浪费。从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配合比、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方面探讨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1.1严格控制水泥质量
在水利施工中,要严格的把控水泥的质量,在水泥进仓时要对水泥的级别、出厂日期、品种、包装等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与此同时也要对水泥的安全性、强度等一些必要的指标进行相应的复检。一般来说,水泥需要先入库再进行存放,但是由于水泥遇水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这就需要保证储存水泥的仓库是干燥的,仓库的地面要高于地表30厘米,距离墙壁也要30厘米[1]。另一方面,对于袋装的水泥而言,不能堆放的过高,最多只能堆放10袋,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堆放在下面的水泥因为受压而结块。对于散装的的水泥可以使用铁皮水泥罐进行储存,而对于在露天的存放的水泥,要相应的选择排水条件较好、地势较高的位置,同时做好上盖下垫的工作,避免水泥受潮。一般水泥的使用日期不可以超出出厂期三个月,这就哈需要对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进行相应的检查,
1.2做好砂石的质量控制
水利施工中需要砂石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砂石的粗细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堆放过程中,要避免砂石与石灰相邻堆放而导致混杂。对于不同粗细骨料,要在五个不同部位相应的选择同等数量进行拌合,并且采取四分法取对角线部分开始检验,检验的重量大约在10kg左右。但是一般情况下,砂石原材料并不是非均质材料,这就会造成不同批、不同部位砂石的质量会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在砂石的使用过程中,要在相关的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定期抽样检查。而混凝土骨料最大的配合比影响因素就是含水率,这就需要在混凝土的生产工作中,在检查性的检验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筛选,从而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与此同时,对进场的产品、批次进行抽样检验方式,并且检查其场复验报告。
1.3对外加剂、水的质量严格控制检测
一般来说,对于无杂质以及洁净的饮用水而言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混凝土例包含的外加剂的技术含量、质量均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也要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条例,在进厂时,均需要对产品的的生产家的质量证明书进行检查,包括了品名、出厂日期、使用说明、包装、厂名、重量等,与此同时,在使用之前,按照每次进厂的数量来开展性能的检测活动。
2.严格控制配合比
监理工程师要在现场对原材料监测取样的过程,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取样单进行相关的填写与上交工作[2]。在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的实验室中开展混凝土的配合设计、试配的工作。对于实验室的审查中,需要出示相应的配合比单,可以有效的反应相关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满足各项工作的要求,保证混凝土搅拌、浇筑工作顺利进行。在开始进行混凝土配合的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开盘鉴定,要确保其工作的性能可以相应的满足设计配合比的需要。并且在开始拌制前,要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相关测定,要依据测定的结果来岁配料的用料、用法进行有效的调整,可以相应的提出施工配合比。另一方面,检查的次数要保证在每一次工作班中至少可以检查一次,相关的检测方式是要对含水率的结果、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进行检查。
3.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3.1模板控制
立模板是要建立在调平层与基层的相关工作环节已经完善的基础上,并且已经对浮土、杂物进行了清理。对于立好的模板需要保持与基层的紧贴度,对其进行加固,保证即使在振动的过程中,也能不走样,若是基层间、模板底部之间产生空隙,需要衬起模板,堵塞间隙,避免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产生漏浆。在模板立好之后,要对板间宽度、模板高度的准确度进行检查,并且在浇捣混凝土工作前,要对模板的内侧铺一层塑料薄膜或者涂隔离剂,其中铺塑料膜可以避免漏浆或者漏水,在保证混凝土板侧美观度的同时,也保证了水泥混凝土的板角、板边的密实度,可以便于拆模。
3.2拌制控制
混凝土施工配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一环,一般在入场材料进场前均会进行相关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准入场。在拌制混凝土的工作中,严格的依据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的标准,对减水剂进行称量再装塑料袋。在实际拌制混凝土的工作中,要将计量好的原材料放入上料斗里,顺着上料斗在进入搅拌筒。计量液态外加剂、水之后,往搅拌筒里进料,可以直接进入搅拌筒中。在施工配料环节中,制约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包括了两个方面,即配料称量过程中的失误以及未能把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反应至施工配合比换算工作中,从而导致了配合比的砂石比、水灰比、浆骨比也相应的改变。以上这些因素均会直接造成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密实性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原材料加入至上料斗的顺序是:在没有外加剂、混合料的情况下,依次按照石子、水泥、砂石的顺序加入上料斗;在掺入了干粉状外加剂的情况下,按照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的顺序;在掺混合料时,按照石子、水泥、混合料、砂石的顺序[3]。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可以随意的加入或减少相关的材料的使用量,在拌制混凝土的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坍落度,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混凝土,一律不准浇筑。与此同时在拌合工作中,要保持拌合物搅拌的颜色、均匀度是一致的,保证其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的良好性,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泌水或者离析等不良的现象。
3.3混凝土摊铺
在将混合料运输至浇筑工作的现场时,需要倒入已经安装好模板的槽内,与此同时进行找补均匀的工作,一旦出现离析时,要及时的进行拌匀。在摊铺时,要将混合料进行耙散,再接着使用刮子、铲子将料耙散以及铺平。一般来说在模板周围,要适应方铲使用扣铲法对混合料进行撒铺,并且捣的次数可以多一点,有效的将砂浆捣出,防止出现空洞蜂窝。另一方面,在摊铺时,要将松散的混凝土放置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上下的位置上,同时保证施工间歇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间歇的时间内,可以对混凝土稳定表明使用麻袋进行覆盖,在恢复工作之后,耙松混凝土,在进行铺筑。
4.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我们简析了水利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配合比、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高效提高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能力,为了更好的施工质量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进坤.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2):131-131.
[2]邢艳,张宏伟,夏留厂.中小型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22(36):455-455.
[3]吕兴祥.刍议小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经营管理者,2014,11(20):162-162.
论文作者:张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砂石论文; 水利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