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 655000
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提到重要的地位,而聋哑儿童这个有特殊需要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聋哑儿童由于其生理缺陷,他们在心理、性格、人格及行为特征方面较之正常儿童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各社会群体,特别是家长和特殊学校的教师,都必须认识到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倾注更多的爱心,认真研究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实施特殊的教育与关怀。作为特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运用正确方式、方法对其实施心理干预、行为矫正。
聋哑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制约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嫉妒、自卑、孤僻、攻击和敌意等种种内隐和外显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
在这里谈谈如何干预矫正聋哑儿童的心理危机。
引导聋哑儿童进行自我矫正。正视自身缺陷,克服自卑心理,掌握科学的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力争培养一技之长,笑对一切,快乐生活;要理解、尊重、关爱聋哑儿童;教师应言传身教,走进聋哑儿童的心灵,加强沟通与之交流,认识、了解、关心他们,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排忧解难。同时,尊重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真心和他们交朋友。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尽早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引导家庭,呼吁社会都来参与聋哑儿童的心理矫正工作。聋哑儿童的教育问题非常的复杂和艰巨,而对他们心理、行为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的特殊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的老师必须善于观察,善于走进聋哑儿童的情感世界,并运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用他们所喜闻乐见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方法与其进行交流。而要走进聋哑儿童的心灵必须了解聋哑儿童的心灵,热爱他们是了解他们的前提。
首先帮助要得体:在聋哑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常常需要家长的帮助与理解,更需要老师的辅助和关爱,而老师的帮助也是要讲求一点方式与策略的,既要了解被帮助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特点也要注意帮助的时机与分寸,通常应注意四点:
一、防止因帮助而伤害自尊
对自尊心较强的聋哑儿童而言,当他们遇到的是高难度的问题时,教师适当的提示和点拨就如雪中送炭,让他们感到及时和有益,自信心大受鼓舞,而当他们遇到的只是一般性或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的帮助就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了。这会让他们觉得老师太小瞧自己,从而使自信心受到损伤。同时不得体的帮助行为还可能误导其他同学对被帮助者的看法,使其又平添出许多新的心理压力,自卑感更强,从而更加难以抬起头来了。
二、防止因帮助而限制主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早已是大家熟悉的名言,教师对学生实施帮助行为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不帮,是为了学生的自强和自立,因此,老师不是保姆,在班集体和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必每事躬亲,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学生的自主运作中来体现帮助行为,真正做到帮助是带动而不是代替。
三、要善于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
心灵的发育是无声而微妙的,心灵的变化可以因很多问题而引起,比如学习困扰问题,同学关系问题,自我评价问题,青春期问题,等等。只要老师善于察言观色,于细微之处辨衷曲,就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真实的感受,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
四、要做到慎言慎行。
由于老师的工作是心灵与心灵的对应和碰撞,同时,接受碰撞的对方又尚处在不成熟的生长发育期,因此老师的言行更具有一种意识的感染和导向作用。尤其是老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虽不是终生的,但在短期内是也难以忘怀的。
聋哑学校的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相比,需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热情和精力。教师要以爱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不用教师权威强迫、压制、斥责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由于聋哑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弱,而住宿学生又很多,所以需经常提醒他们增减衣服,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教师时刻与他们在一起,学生更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对聋哑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也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离开严格要求的爱护,就是“溺爱”,而不是“关爱”。
对聋哑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为他们心理上的敏感性,不能有丝毫针对他们生理缺陷的语言,在尊重他们的同时也要进行严格要求。而特殊学校教师的言行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对聋哑学生而言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榜样。严格要求中要做到严中有情,严中有方,使聋哑学生在关爱与严格要求中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李惠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他们的论文; 学生论文; 儿童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心理论文; 心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