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园区有效集聚形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区论文,文化产业论文,形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708(2012)01-0059-03
目前我国共有文化产业园553处(北大研究报告,2010),从行业分布看,包括艺术设计、新媒体、动漫卡通、游乐园(含主题公园)、影视基地、新闻传媒、出版印刷、演出、民间艺术(含“非遗”园区)等,几乎涵盖文化产业的所有类别。除了已经建成的外,目前,全国很多地区还在规划建设新的文化产业园,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党政“一把手”工程。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呈现出了井喷状态,然而,上述辉煌数字的背后,却有太多人们不愿看到的事实。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从全国影视外景基地的情况看,除了浙江横店较成功外,其他大多数属于亏损状态;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基地的情况看,除北京大兴最成功外,其他则不甚理想;对影视后期制作基地的情况看,北京怀柔的情况较好,但也处于亏损状态;从主题公园的情况看,其中有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约有2/3无望收回成本(杨吉华,2006);从动漫制作的情况看,有专家估计超过八成在亏本状态中挣扎(宗晨亮,陈静,2010)。显然,对全国文化产业园进行认真的梳理研究,找出园区所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更有效的发展模式,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迈克尔·波特说:“产业集聚支配着世界经济版图”。文化产业集聚园的核心是产业集聚(陈少峰,2009)。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园,就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各个地区建设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陈少峰,2009)。虽然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园的重要性得到了学者们的共识,但什么样的产业集聚形态才是有效的产业集聚,对于这样一个直接影响文化产业园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却普遍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具有典型自主创新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自西方引入后便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广州、深圳为聚集区的珠三角文化产业集群,以昆明、丽江、三亚为中心的滇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中心的川陕文化产业园区和以长沙为代表的中部文化产业园区。产业增长十分迅速,发展势头良好,在许多城市,纷纷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优惠措施,这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方面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自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北京已经步步赶上。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的数据来看,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渐成规模。2006年12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首次认定了798艺术区和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8年3月28日,北京市再次认定了北京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等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这些集聚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促进和示范作用,很好地扩大了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了开展国际国内文化交流的平台。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经过政府的四次授牌,上海目前已达到75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筑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前三批50家集聚区总产值近200亿元,总投资约30亿元,从业人数2.7万人,入驻企业3500多家,企业入驻率达到65%,人均产出率达到60万元/人。集聚区中入驻有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企业,产业门类涉及研发创意、建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领域。
在长沙,自从有了两届“超级女声”在全国草根化的成功,人们似乎也越来越倾向于将长沙作为中国的娱乐之都。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之中,长沙“动漫之都”的地位也不容忽视。长沙目前在高新区已集聚了多家研发、制作、教育和传媒机构,有动画工作室100多家,其制作的动漫电视节目约占全国年产量的50%。长沙加紧建设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的蓝图已经展开,这样可以形成动漫游戏产业园区、衍生产品产业园和一个辐射区,包括该省范围内的动漫游戏专利证书研究培训机构、金鹰卡通频道、金鹰动漫乐园、宏梦动漫园、出版物交易中心等产业链条和集群,促进互动的产值发展。长沙“娱乐+动漫”的新产业,将是未来当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必然选择。
在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未来10年的最大产业。西安高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未来几年内集中力量打造西安高新区唐延路文化创意产业带,形成由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除了上述几个典型的城市之外,其他城市也在紧追步伐加入到这一波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热潮中来,将来的产业赢家必将在这些纷纷上马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诞生。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有效集聚形态
要想对全国各类文化产业园有效的集聚形态进行梳理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研究问题主要是如何确定有效集聚形态的划分标准。
(一)哈维(Harvey,David)(楼尊等,2006)指出:分类被看作在现实中寻找假设或者构建现实来检验假设,也可以被看作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或最高点。没有科学的分类,就没有科学的研究结论。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分类不科学往往导致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而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则会导致无法确定临界值和无法进行显著性水平的常规检验等。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看,分类不科学往往导致难于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使人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但科学的分类,首先需要确定科学的分类标准。鲁梅尔特(Rumelt,R.R.)(王北辰等,1987)在对企业多种经营研究中,使用了专业比率,关联比率、垂直统一比率三个量的标准和集约-扩散这一质的标准对企业的多种经营战略和效果进行了研究。鲁梅尔特对多种经营类型的分类标准从本质上反映了集中性、关联性和集约度这三个影响企业多种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在鲁梅尔特和其他学者的研究中,通过上述分类标准把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分成了专业型、垂直一体化型、本业集约型、本业扩散型、关联集约型、关联扩散型和非关联型七种类型,并成功地用于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企业绩效和绩效产生原因的大规模比较研究。
(二)在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两类有效的产业集聚典型形态,即垂直一体化集聚和垂直分离集聚。若把各种产业园区文化产业有效集聚形态比喻成光谱系,则完全垂直一体化集聚和完全垂直分离化产业集聚则是光谱系的两个极点。在这两种文化产业园集聚形态的中间地段,逻辑上说应有很多的过渡点,即从整体来讲,大部分的产业园区既不会完全是垂直一体化的集聚园区,也不会完全是垂直分离化集聚的文化产业园,而是掺和了两种极点情况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胶着集聚园区。
(三)从我国发展比较成功的文化产业园情况看,既有像横店影视城完全垂直一体化集聚形态、大兴影视节目制作基地完全垂直分离化集聚形态,也有处于两者中间状态的如被称为是混合型集聚或主导产业型集聚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文化产业集群往往把相关的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工作室、艺术俱乐部等组合在同一个空间,而且在相互的穿插渗透中,形成许多新的组合。
三、有效集聚形态形成原因
一种类型的集聚效应其所对应的是某种类型的集聚形态。而一种类型的集聚形态为什么会产生相应的集聚效应,是由这种集聚形态的内在集聚特征所决定的。总体来说,我们认为,产业集聚的如下三种内在特征决定着会产生什么样的集聚形态和相对应的集聚效应。
多种研究表明,企业简单在地理上的接近并不能保证集聚效应的产生。要产生集聚效应,既要看集聚的企业数量的空间集中性,也要看集聚的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性和协同性。分析产业集聚不仅要关注“集中”特性,还要考虑“聚合”效应(李芸/邢华,2006)。当在某一地理空间中聚集的企业彼此合作时,才能形成提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产业聚合效应。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企业相互间的一种共生成长性(李芸/邢华,2006)。因此,可以认为,有效产业集聚形态一定是体现了产业的关联属性和空间属性的集聚。如果说上述的集中性和关联性指标反映的是多少企业和什么生产性质的企业在某一空间集聚特征的话,则集约度反映的则是各集聚企业生产要素——资本、人力、技术等的集聚特征。前两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层面集聚的数量指标,第三个指标反映的则是集聚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的质量指标。
从目前国内外对产业集聚效应的各种研究可以看出,产业的地理集中性、产业的关联性和产业的集约度是判断一种产业集群能否产生集聚效应的三个关键要素。产业的集中性主要考察的是在一定区域的企业集聚的数量水平;产业关联性考察的是一定区域,从产业链角度看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性;而产业的集约度则反映的是集群内生产要素的质量水平和综合效率的高低。
四、建议与对策
(一)明确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来推动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
目前,各地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文化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其中主要以规划为主,而在支持政策方面都以套用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措施为主,目前还缺乏完全针对性的政策。我国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大力建设一个全面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二)设立区域文化产业园区引导发展
由于创意产业的企业规模较小、风险较高,在筹集资金开办公司或进行业务拓展方面出现困难,因此需设立多项资助计划协助创意产业获取资金。近年来韩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迅速,“韩流”汹涌,这与韩国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分不开的。如文艺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资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现在,韩国电影融资又出现了新的趋势,也就是时下最流行的IPO——证券市场上市融资。而伦敦每年将近两亿美元用于文化产业,其中财政拨款46.1%,地方政府31.1%,彩票2%,赞助商5.3%,信托基金1.5%,欧盟0.2%,其他0.6%。我国在解决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时可以借鉴韩国和英国的做法,建立对股本进行投资的文化创意卓越基金,以及对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融资的地区创业资本基金;对小型公司从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获得贷款提供贷款保证计划;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家彩票为文化产业创造大笔经费,有力地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吸引文化创意人才集群,巩固文化产业集群的基础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创意人才。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虽然有大有小,但是后天的培育至关重要。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但是在千百年来官本位社会环境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发掘创造性思维的社会氛围还需要改善,人们的创造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人才培养需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包括中小学直到大学的各级教育体系,都要重视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建立良性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特别是高等院校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整合各种社会网络和资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摇篮。
收稿日期: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