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动态调控--兼评当前寒热经济的争论_经济增长率论文

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动态调控--兼评当前寒热经济的争论_经济增长率论文

宏观调控应有新思路:动态调控——兼评当前经济冷热之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冷热论文,之争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新思路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宏观调控的衡量标准

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个衡量标准,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热,应该把它降下去;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冷,应该把它提上来。这个标准就是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在经济增长率。

所谓适度经济增长率是指社会生产能力在正常限度内得到充分利用且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经济增长率。它与潜在经济增长率是一致的,后者也是建立在总量均衡、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础之上的。国际上一般以通胀率在1%~3%之间为总量均衡区间。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较快的经济增长,因此以通胀率3%为总量均衡标志较为合适。通过经济模型计算得出,当通胀率为3%时,适度经济增长率为9%。这就是说,要想保持总量均衡,即通胀率为3%,我国经济增长率应为9%左右。这是一种趋势,即以9%为增长趋势线。它意味着,今后3~5年,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为9%,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8.8%~9.2%。

这个标准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无论哪一个出现问题,都说明经济失衡。第一个是从总量来检验,即如果经济达到适度增长率后仍出现3%以上的通胀,说明适度增长率过高,需要相应调低一些;反之,如果出现通缩,大量社会生产能力过剩,说明适度增长率过低,需要相应调高一些。

第二个是从结构来检验。在经济增长达到适度增长率后,如果出现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等供应紧张,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说明适度经济增长率过高,需要适当降低。其原因是:国民经济是一个由众多部门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巨大系统。它们一般处于动态均衡状态。如果经济增长突然加速,越出常态,各部门之间的动态均衡就会被打破,一些部门供不应求,成为瓶颈部门,另一些部门供过于求,成为过剩部门。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越快,这种结构失衡就越严重。因此,经济增长达到适度增长率后,如果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说明结构失衡,应该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率。这一方面可以减缓瓶颈部门需求的过度增加,避免结构失衡加剧,另一方面可以给过剩部门以转移过剩资金和生产能力的时间,以增加瓶颈部门供给。经过一段时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各部门就能重新恢复动态均衡。从这里可以看出,紧运行非但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反而造成结构失衡,最后发展成总量失衡。它的另一个缺陷是资源浪费、污染加剧、技术退步。当瓶颈部门严重短缺时,其价格暴涨,达到由劣等生产条件和技术决定的地步。于是技术水平低、效益差、消耗多、污染大、风险高的小煤厂、小钢铁厂、小电厂、小水泥厂等趁机遍地开花,虽能一时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但不可能持久,且贻害无穷。因此,无论从保护环境,提高技术,增进效率,减少浪费,还是从经济平稳持久发展来看,都不能允许经济长期处于紧运行状态。因此,经济即使达到适度增长率,如果处于紧运行状态,都应该适当加以降低,使经济运行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之中。

从我国情况来看,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5%,高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限,属于偏热。这不仅表现在通胀率高达3.9%,而且结构失衡突出,煤电油运紧张。因此中央政府决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经济过热,是非常正确的。

二、构建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判断和评估我国此次宏观调控的效果呢?它的力度有多大,是否会引起过冷?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须建立一个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扩大再生产过程。决定扩大再生产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生产技术效率。由于后者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投资量的变动对扩大再生产至关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扩大再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筹措投资资金阶段(简称筹资阶段),由于我国企业投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而它又容易为政府所调控,因此投资贷款增长率成为该阶段的核心指标;第二阶段是企业使用筹集来的资金进行实际投资阶段(简称投资阶段),核心指标是投资增长率;第三阶段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阶段(简称经济增长阶段),核心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第四阶段是经济增长影响总量均衡阶段(简称总量均衡阶段或通胀阶段),核心指标是通胀率。这4个阶段及其核心指标组成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干。从4个核心指标的相互联系来看,投资贷款增长率是先行指标,投资增长率是次先行指标,经济增长率是同步指标,通胀率是滞后指标。

根据经济模型的测算,上述4个阶段达到均衡时的核心指标的具体数值是:通胀率为3%,适度区间为1%~3%;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适度区间为8.8%~9.2%;适度投资增长率为16.5%,适度区间为14%~20%;适度投资贷款增长率为8.4%,适度区间为7%~11%,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贷款增长率的测算比较复杂,需经常做适当调整,因为它具有第一阶段的核心指标和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双重作用。

运用上述指标来衡量我国2005年前3个季度经济运行态势,可以发现,通胀率比2004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达到2%;经济增长率为9.4%,比2004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适度区间的上限;投资增长率为26.1%,比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但明显高于适度区间的上限;投资贷款增长率(由于我国没有投资贷款的统计,因此只能以贷款总额减去消费贷款后的余额来代表之)连续下降,从2004年12月的13.5%回落到2005年8月的12.4%,正向适度区间的上限靠拢。

上述4个核心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说明政府的宏观调控产生了积极效果。但也出现了一种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从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等指标来看,它们都超过适度区间的上限,属于经济偏热;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又趋向于偏冷。这就使人们产生了经济过热和过冷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前一种观点从静态角度观察经济,只看到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偏高,没有看到它们呈下降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不是趋向于过热,而是趋向于下降,但如果放松宏观调控,有可能出现反弹,延缓经济回归适度区间的时间。

后一种观点虽然看到经济增长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但误以为下降幅度会很大,经济将出现大落。其实,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的下降还没有达到适度区间的上限,不会引起经济大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处于不冷不热的恰当状态。这种观点也是从静态角度观察经济,没有看到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的下降趋势有可能打破这种状态。

三、动态调控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动态调控是建立在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之上的,它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经济运行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方向的变动性,即总是交替向上或向下运动,不会静止在某一点上;另一个是惯性,当它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有一种冲力,即使加以抑制,也会在原有轨道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停下来,就像汽车刹车后仍会前行一段路程。这两大特点决定了宏观调控不可能将经济增长率固定在某一点上,而只能控制在某一区间。动态调控的核心就是运用政策手段将经济增长率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也就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附近。它由区间调控、过程调控、趋势调控和稳健调控组成。

1.区间调控。它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偏离适度区间的程度进行调控。即在经济运行高于适度区间的上限时,采取紧缩措施,制止经济过热;在经济运行低于适度区间的下限时,采取扩张措施,制止经济过冷。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在1988年和1993年,我国物价上涨率分别高达18.5%和13.2%,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过热,由于没有区间调控思想,仍然为经济的高增长而陶醉,继续催动经济过快增长,引起了经济大起大落。以后,随着政府宏观调控经验的丰富,对通胀率不能超过3%,也就是总需求不能超过总供给的认识逐步达成一致,因而在2003年出现通胀上升迹象时,政府果断采取紧缩措施,将2004年3.9%的通胀率降下来,扭转了经济过热的上升势头。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区间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但是要准确测算适度区间,不仅难度大,分歧也多。对于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分歧比较小,大都认为在1%~3%之间。当然也有人主张适度区间的上限可以提高到5%,甚至更高。

对于近期内(3~5年)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分歧很大,有的认为是7%,有的认为是9%,也有的认为是10%,甚至更高。经过经济模型测算,我们认为9%比较准确。当然,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和经济计算技术的进步,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

关于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例如有人认为可以以潜在增长率或适度增长率为中线,上下浮动5个百分点,这等于承认经济大起大落是合理的,宏观调控也就失去了意义;过小,例如适度区间接近于零,这在实际上很难做到。有人主张上下浮动1个百分点或0.5个百分点,这也有些过大。例如,以9%为准,上下浮动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适度区间为8.5%~9.5%。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5%,但通胀率为3.9%,显然经济有些偏热。如果将经济增长适度区间定为8.5%~9.5%,等于认为2004年经济运行在社会可承受范围,政府没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显然这不符合事实。我们认为,上下浮动0.2个百分点较为合适,即经济增长适度区间为8.8%~9.2%。

在适度区间确定以后,宏观调控就有了科学依据,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将经济增长率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

2.过程调控。它是指宏观调控要贯穿经济增长全过程,也就是扩大再生产的4个阶段。它有2个特点,第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宏观调控的提前量。发达国家大都偏重于对第四阶段——通胀阶段的干预。他们钉住通胀率,一旦超过适度区间,例如2%或3%,就采取紧缩措施。但由于通胀率是滞后指标,当它达到警戒线时,经济过热已经形成,生米做成熟饭,纠正不仅难度大,损失也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发达国家政府尽量提前干预,一旦发生通胀迹象就立即采取措施,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经济增长。

但通胀率是扩大再生产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核心指标,以它作为宏观调控启动的指示器,有些失之过迟。我国经济理论界正在探讨潜在经济增长率或适度经济增长率的测算,试图以它作为衡量经济是否过热的标准。这就比传统指标——通胀率前进了一步,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提前量。当然,如果再前进一步,以投资增长率和投资贷款增长率为衡量指标,效果会更好。

过程调控的第二个特点是层层设防,处处把关,全过程干预。例如经济过热初起时,首先在第一阶段设防,抑制投资贷款增长率的过快增长;如果仍不能阻挡经济过热势头,就在第二阶段设防,抑制投资增长率的过快增长,削减投资规模;如果还不足以制止经济过热,就在第三阶段设防,停建、缓建一部分在建项目等,降低经济增长率;如果通胀率继续上涨,则在第四阶段设防,采取投资消费双紧缩的严厉措施。实际上,只要动手早、措施得当,在第一、二阶段就能控制住经济过热。相反,如果在第一、二阶段放任不管,不及时阻击,让经济过热蔓延到第三、四阶段,不仅增大了宏观调控难度,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趋势调控。它是指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经济是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运行的,呈现出周期性上下波动。当它向上运行,也就是处于上升通道时,如果遇到阻力,就转而向下运行,进入下降通道;如果再遇到阻力,又转而向上运行,如此循环不已,表现出有规律的上下周期性波动。经济向上运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经济周期(指短周期)的扩张阶段。如果经济向上运动过大,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市场机制就会以通货膨胀的方式加以阻击,使之转变方向,从向上运动转为向下运动。这时,惯性又会使经济的向下运动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直到下降幅度过大,使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引起经济过冷,于是市场机制就会以通货紧缩方式予以扭转,使之由下降转为上升,进入扩张阶段。经济就是在这种扩张—收缩—扩张的循环中运行。

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往往过于迟缓,在经济过热或过冷程度很大时才能加以纠正,不仅损失大,而且容易引起经济震荡,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帮助。

趋势调控的任务有两个,第一个是在经济过热时,扭转经济的上升趋势,使之下降;在经济过冷时,扭转经济的下降趋势,使之上升。由于要扭转经济运行方向,因此调控力度比较大,不到迫不得已,不轻易使用。

第二个任务是阻击和抑制经济惯性。当经济转变运行方向,进入上升或下降通道后,惯性会使它持续下去,如果不适当加以抑制,经济就会因急速上升或下降,出现大起大落。例如,在经济过热时,政府采取紧缩措施,制止经济增长率继续沿着上升通道爬升,使之转入下降通道。在惯性的作用下,这种下降会越来越大,不仅低于适度区间的上限,而且会冲破适度区间下限,进入衰退。趋势调控的任务就是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到潜在增长率以下时,采取轻度的扩张措施,将它阻击在适度区间的下限以内。再比如,在经济过冷时,政府采取扩张政策,制止经济继续下滑,使之转入上升通道。上升的惯性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加以阻击,就会越过适度区间上限而出现过热。这时,政府应该在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时,采取轻度的紧缩措施,将它控制或阻击在适度区间上限以内。

由于趋势调控的第二个任务是抑制经济惯性,而不是转变经济运行方向,因而力度要小得多,一般以微调为主,使用比较频繁。发达国家主要以利率为手段进行微调,如美联储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或过冷,有时一年十几次提高或降低利率,每次变动利率的幅度一般为0.25个百分点。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波动比较小,趋于平滑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的微调政策。也就是说,它完成趋势调控的第二个任务比较好,在很多情况下,利用微调将经济增长率控制在适度区间以内,甚至接近潜在增长率。当然,它也有失误的时候,例如美国2001年的经济衰退就是美联储提高利率造成的,以至人们指责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几乎每一次经济衰退都是美联储升息在前。这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的微调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微调工具也需要多样化,另一方面说明政府干预的科学化、精确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政府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在趋势调控的第一个任务上,已经能够及时转换经济运行方向,如在经济出现过热苗头时,能迅速采取紧缩措施,没有再出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那样的大起大落,特别是此次宏观调控动手早、见效快、措施有力,及时扭转了经济过热势头,取得了很大成功和宝贵经验。当然,宏观调控的过程并没有结束。在扭转经济过热势头后,还有促使经济增长率回归适度区间、防止它过度下降的任务,也就是要完成趋势调控的第二个任务。为此需要树立微调思想,即利用微调来巩固已有的宏观调控成果,避免出现反弹,同时要利用它来将经济增长率稳定在适度区间之内,并尽可能接近潜在增长率。

发达国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利用微调来干预经济,将其控制在适度区间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平滑化。我们也应该学会和掌握这种方法和技巧。

从政府干预或宏观调控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盲目干预阶段,其特点是在经济运行严重偏离适度区间后,才被迫采取高强度措施,予以纠正,因而经常出现大起大落,表现为强幅波动;第二阶段是理性干预阶段,其特点是在经济运行刚一偏离适度区间,就能采取中等强度措施加以纠正,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大大减小,表现为中幅波动;第三阶段是精确干预阶段,其特点是运用微调手段将经济运行控制在适度区间以内,表现为微幅波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我国也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能够在出现通胀苗头时,果断采取调控措施。现正进入第三阶段,探索如何运用微调手段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将它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要做到这点,我国宏观调控应有一个根本转变,从过去的高强度调控和中强度调控转为低强度调控,也就是微调。为此需要第一,选择微调的主要工具。发达国家选择的是利率。但利率的影响面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时滞长,调控空间小,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我国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利率也没有市场化。因此,以利率为微调的主要手段,还不具备条件。与之相比,以投资贷款增长率为主要微调手段更为合适。利率是通过投资贷款增长率来间接影响经济的,即利率的升降影响投资贷款增长率的增减,进而影响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由于它只能起间接作用,因此政府直接调控投资贷款增长率,效果会更明显,而且副作用小,调控空间大。更重要的是,投资贷款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的,而投资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资金,特别是投资贷款的多寡。因此,选择投资贷款增长率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抓住了经济增长的牛鼻子和要害。

第二,确定微调幅度和频率。发达国家微调的幅度是每次变动利率0.25个百分点,属于小幅调整。对投资贷款增长率的调整也应如此,以小幅调整为主,每次变动0.25~0.5个百分点为好。微调的频率不宜过快,要有一定的间隔,以观察效果。如果微调频率过快,间隔过短,等于几个微调叠加在一起,成为“重调”,容易引起经济较大波动。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它的调整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每次调整后,应等一下,观察效果,不可操之过急,频繁调整。

从微调的实际效果来看,美国运用的比较成功。例如,为对付通胀压力(即经济增长率越出适度区间上限的压力),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连续13次提高利率,使之从2%提高到4.5%。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对于我国来说,在进行微调时,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投资贷款增长率,都要一点一点地进行,走一步看一下,宁可慢一些,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掌握微调启动时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时,启动微调,将它控制在潜在增长率附近,至少不能偏离适度区间;另一种情况是经济增长率偏离适度区间,例如经济过热,政府采取紧缩措施,使之由上升转为下降,但由于阻力太大,经济增长率迟迟不能回归适度区间。这时,就要启动微调来加速回归进程。

那么,央行直接调控投资贷款增长率是行政手段还是像利率那样,属于经济手段呢?它属于经济手段。一般来说,在货币领域,凡是央行只控制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而由商业银行或经济主体自行决定的都属于经济手段。例如,央行规定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就是一种经济手段。第一,它只管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第二,资金具体分配不是由行政机构,而是由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即商业银行自行决定。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贷款增长率,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与准备金率一样,都属于货币政策工具,所不同的是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也更显著。

4.稳健调控。它是指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它的自发调节下,经济无论是进入上升通道还是下降通道,都能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现过热或过冷,才转换方向。后者是一种人为的干预,受主观因素,特别是各种意见和观点的影响较大,容易经常变换调控方向,缺乏稳定性,往往一会儿采取紧缩政策,一会儿采取扩张政策,人为造成经济的紊乱和动荡。例如在经济过热时,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但在经济增长率还没有回到适度区间的情况下,受急于发展经济的思想影响,又转而采取扩张政策,不仅使原来的宏观调控目标落空,还会出现新的经济过热。这种情况在我国屡见不鲜。再比如,在经济过冷时,政府采取扩张政策,但由于担心通货膨胀,往往在经济增长率尚未达到潜在增长率的情况下,就采取紧缩政策,中断了经济发展势头。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比较多见。

由此可见,宏观调控必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行稳健调控,不能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从经济过热(或过冷)到恢复正常,有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没有消除之前,调控政策不能改变。

四、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运用动态调控理论来观察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可以发现我国政府此次宏观调控,已扭转了经济过热趋势,使经济增长从上升通道转入下降通道,避免了经济过快发展。这表现为4个核心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以说完成了趋势调控的第一个任务。

但趋势调控的第二个任务——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回归适度区间还没有完成,特别是投资增长率明显偏高。因此中央政府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双稳健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应该保持原有的紧缩力度,不能放松,防止出现投资膨胀反弹,更不能转而采取扩张政策,引发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只有在经济增长率降低到潜在增长率以下(即9%以下),才需要转变调控方向,采取轻度扩张政策;在经济增长率降低到适度区间以下(即8.8%以下),则需要采取较强的扩张政策。

由于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还没有回到适度区间,2006年我国仍应继续实行双稳健政策。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保持紧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投资膨胀反弹,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最近出现上升迹象,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二层是紧缩力度不可过大,要平稳过渡,防止经济大幅下滑。要达到这一目的,须运用微调手段(幅度和频率要相对小一些),逐步将经济增长率稳定在适度区间,保持9%~9.2%的增长速度。

总之,宏观调控应该不断科学化、精确化、动态化。这就需要第一,提高测算扩大再生产4个阶段的核心指标及其适度区间的精确度。这是宏观调控的基础,如果测算不准确,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严重影响调控效果。第二,要实行全过程调控,尽量在第一、二阶段消除经济失衡。第三,要掌握经济走势,及时转换调控方向和调控力度。在经济偏离适度区间时,宏观调控以转变经济运行方向为主,重拳出击,力度要大一些;在经济运行已转变方向,进入上升或下降通道后,以微调为主,运用投资贷款增长率、利率等经济手段,阻击经济惯性,尽可能长时间地将经济运行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第四,要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经济没有回归适度区间之前,不能松劲,更不能转变调控方向。只要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在它偏离适度区间时及时加以扭转,并运用微调手段将它稳定在适度区间之内,就能保持总量的基本均衡,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创造必要条件,实现经济快速、平稳、高效发展。

标签:;  ;  ;  ;  ;  ;  ;  ;  ;  ;  ;  

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动态调控--兼评当前寒热经济的争论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