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笔者从亲身参与项目复杂岩溶地区隧道周边岩溶探测中出现的偏差开展分析原因,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为今后同类项目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岩溶地区;隧道;雷达探测
图12: ZK2+046暗河CAD示意图
从揭示的结果来看,除ZK2+037~039底板以下4米-7米区域内波形出现突变,出现连续反射面,但振幅不大,裂隙带的可能性居多这处结果与实际(泥浆填充的裂隙带)相符以外,其余未见明显反应。
四、偏差分析及总结
1、隧道周边岩溶探测:
探测结果由于下台阶尚未开挖,暂未完全揭示,从目前揭示的结果来看,ZK2+036~044左侧底板为填充型溶洞,填充物为泥、水。与测线3(即ZK2+037~039区域异常)探测结果基本一致,但测线6与测线7未见明显异常,与实际不相符。
原因分析:除采集过程中水、电干扰;底板不平整;仪器及参数选取等因素在外,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增益地点的选取。测线3的增益地点选择在测线2的末端(即右边墙测线ZK2+030桩号位置),而根据暗河走向(左右横贯掌子面,从右拱腰一直延伸至左拱脚),测线2ZK2+030桩号存在溶洞的可能性不大,而测线6与测线7增益的选取均选取的是在测线的左侧(即填充型溶洞区域)。
总结:
增益地点应该选择在完整岩体处
2、ZK2+039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
ZK2+039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我们分别于11日上午及14日上午进行了2次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其中11日上午的结果见图4,14日预报结果因为掌子面上面探孔流水干扰导致效果极差,未附图。从目前揭示结果来看ZK2+044~046为暗河,直径在3~4米,且基本上在测线范围内,我们并探测出来(虽然给业主的结果跟实际相差不大)。
原因分析:11日上午,预报除左拱腰有大量涌水外,掌子面其他区域都较干燥,探测条件较好,掌子面增益地点选取在掌子面中间,故我觉得原因可能跟隧道周边岩溶探测失准的原因类似,增益部位选择错误,可能是导致预报不准的主要原因。
3、TGP误差分析
从荷香隧道进口左洞TGP采集的原始图像总体来看,采集效果除垂直Z方向采集效果较差外,X、Y方向的效果较好;但从现场采集时的问题由于没有进行孔内灌水导致管道波严重;另外只有22道数据(1和24号孔存在塌孔和无法装药的问题)
总结:根据原始图像及采集后的误差分析,有以下几点较好的总结:
1)本次第17道数据存在较明显的记录延时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炸药卷上绑扎的信号线松动或松脱,因而药卷爆炸的瞬间信号线并没立即被炸断而是被冲击波拉断。故绑扎炸药的时候尽量用电工胶布绑扎牢靠,炸药用量尽量选择大一点,信号线尽量选择易炸断的劣质铜线。
2)本次原始数据第12和14道数据存在高压干扰信号,因此采集过程中尽量避免检波器传输数据线与电缆靠的过近;触发线远离高压电线和放炮的炮线。
3)耦合不良,本次采集数据过程中Z方向的数据“毛刺”较多,这就是Z方向的耦合不良导致的,耦合不良的解决方法,接收孔尽量在采集的前一天去看下成孔效果,不要存在缩孔、塌孔的现象,并看孔内是否已经进行清孔,孔内是否通畅。
4)管道波。管道波会造成管道波将有效波信号覆盖,导致信噪比的降低。有效抑制管道波的方法:激发孔进行灌水、堵孔(锚固剂)。
论文作者:阳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岩溶论文; 增益论文; 隧道论文; 管道论文; 溶洞论文; 原因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