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薯类加工业的发展特点与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在一,毛学峰,杨军[1](2019)在《站在变革十字路口的玉米:主粮还是饲料粮之论?》文中提出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看,玉米都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发展方向会对中国粮食发展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产生关键影响,但关于其是主粮还是饲料粮的定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首先从历史视角审视中国粮食发展过程,发现主粮的范畴会根据作物属性变化而变化;其次通过描述玉米当前的消费结构将其与口粮分离;然后通过重新审视玉米产业,进一步确定短期内玉米将以饲料粮属性为主;最后指出,过去因为没有及时依据玉米属性的改变来调整粮食调控思维,而对玉米产业造成了不良的经济影响。本文认为,根据玉米饲用的发展思路,未来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饲用玉米育种工作,调整国内生产结构并逐步放松玉米进口。
谭翔[2](2014)在《甘肃三次产业富民增收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高歌猛进,然而,在此大好背景下,改革发展中的隐藏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收入差距扩大、百姓增收缓慢是诸多矛盾之一。与此同时,民生问题也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和政策倾向的重要关切。甘肃受区位因素、历史因素和国家战略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经济、为民富民、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确保甘肃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当前甘肃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选取甘肃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把产业就业集中度、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增收水平、产业增长潜力、生态环境等作为一级指标,根据农业、工业、服务业各自的特点构建二级指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收集代表性产业2001—2011年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和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 OfficeExcel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甘肃富民效益较好的产业为以下产业:蔬菜种植业、薯类种植业、中药材种植业、小麦种植业、猪饲养业、绵羊饲养业、牛饲养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产业所具有的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这些优势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李锦华[3](2013)在《“超级蔬菜”与“第二面包”的阳光大道——我国薯类产业发展透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和甘薯生产国.近年来,红薯总产量已占到世界总产的 80% 左右.马铃薯种植区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种薯市场越来越活跃,随之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整个种薯行业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总体规模小,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科研开发,大胆创新,探索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薯制品本土化道路是实现薯类产品工业化生产,打开我国薯业精深加工新局面的突破口。
王强[4](2012)在《惠安县薯类食品深加工的发展探析》文中指出薯类作物作为我国主食当中的一种,统计年献上主要分甘薯和马铃薯两大类,因其营养价值和高产量而着称。一方面甘薯是惠安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4万亩左右,惠安的种植面积约为42万亩,甘薯生产的年产量占全县农业生产总量的50%以上甘薯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惠安农业生产的总体指标,惠安县是全国着名的“甘薯县”,绝大多数群众有常年食用甘薯习惯。同时,由于甘薯的营养价值乃至保健功能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普遍认识和重视。甘薯已不再是赖于充饥的主粮或饲料粮,而是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突出的保健食品消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市场对优质甘薯,特用型甘薯及其能够在市场均衡供应有十分强烈的需求。同时甘薯又是食品工业和化工工业的一种原料,因此市场对优质,高产多用途的甘薯新品种需求愈来愈大。另一方面,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近年来不断的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马铃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可以做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或做辅助食品如薯条、薯片等,也用来制作淀粉、粉丝等,也可以酿造酒或作为牲畜的饲料。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马铃薯有营养,是抗衰老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本文通过对惠安现有的农业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薯类适合发展深加工的原因。并对此进行大量的调研分析。利用当地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出要发展薯类产品的深加工相配合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出路;并对此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王顺生[5](2010)在《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构造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粮食行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2007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于粮食的关注,重新认识到粮食具有的特殊而广泛的意义。于是,关于生命线的研究引起我的注意,遂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粮食行业的重新审视,由此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思想。全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选题背景,然后概括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最后总结了文章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从粮食产业链到粮食生命线。把生命线工程概念引入粮食工程系统,全面梳理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生命线研究的重要成果;第三章:粮食生命线工程概念的界定。探讨粮食生命线的重要特征,系统改造已往的粮食生命线,进行的新要求,完成了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第四章: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构造。从粮食生命线特征和要求出发,深入探讨粮食生命线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构造了总体系统模型;第五章: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评价。重点是设计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活力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包括粮食生命线的主要环节和方面,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具有预警功能;第六章: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演化:成长与发展。运用集成与演化思想探讨了粮食生命线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直到形成比较成熟的复杂适应系统的系统演化全过程;第七章:粮食生命线演化的系统保障。围绕探讨致使粮食生命线正常运转和顺利演化的保障体系,提出主要的进一步的保障措施;第八章:总结与展望。对全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粮食生命线研究工作予以展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把生命线概念引入粮食工程系统,提出并界定了粮食生命线工程的概念,即以粮食为基本载体,沿着粮食产业价值链运动的方向,由粮食生产、储运、加工、消费诸环节构成基本的活动过程,由技术、政策、信息、物流、设施等构成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主动保障体系,由基本过程和支撑体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并且该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随时作出主动适应性调整,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整体、协调、高效、健康的运转。进而揭示了粮食生命线具有的特征。(2)建构了大粮食产业的系统结构模型,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个大的子系统,彼此复合,形成完整的复杂系统结构,据此,进一步探讨了系统运作的机理,提出以加工转化为核心环节(龙心),带动整条生命线运动的观点。(3)建立了对粮食生命线活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到了相应的评价结果。探讨了粮食生命线的建立和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生命线集成的问题,包括了从组织个体直到整个系统的逐步集成过程,并围绕大厨房的战略构想,重点探讨了河南企业品牌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4)建立了粮食生命线保障的理论和体系,重点提出和探讨了新型粮食银行和物流综合园区建设的模式、方法,围绕这些重要的节点进行了组织创新,拟设立针对整条生命线的组织机构,并探讨了这种组织发展的路径。对于已经出现的粮食银行实践案例,从管理的层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并提出了中央粮食银行运作的设想,逐步达到对整个粮食生命线系统的有效管理。
李玉勤[6](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韩俊,徐小青[7](2009)在《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供给日益丰富,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现阶段,我国粮食主产中心逐步北移,全国社会商品粮总体规模小,且有逐步集中到少数地区的趋势;粮食消费需求的总量增长平稳;使粮农获得相对合理的价格和收益,是保持粮食生产和供给稳定的关键。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需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梅燕[8](2008)在《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粮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国内外环境和主要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播种面积不断缩减而粮食单产提高缓慢,使得粮食持续增长潜力受限;人口刚性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使得粮食饲料粮和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世界粮食库存不断减少,使得粮食进出口贸易压力增大。这些导致了近些年来中国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部分省区粮食供求失衡加剧,特别是2007年初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一轮担忧,中国未来是否会出现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短缺,已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的中心议题之一。尽管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但粮食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制约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当前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的研究结果多是定性模糊判断,而部分采用数量模型分析的研究结论也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加入WTO后的粮食供求均衡问题关注较少,尤其缺乏具体定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且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突破现有研究局限,利用数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条件变动的关键因素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探讨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市场均衡内在机理,预测中国粮食供求格局状况,对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的农业政策措施,确保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内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利用中国国内31个省区粮食供求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上量化分析了中国近30年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历史变化情况;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着重从粮食自然与生产条件、粮食生产技术与效益因素、人口与区域发展因素以及粮食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导致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关键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粮食生产总量虽暂时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供求格局在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且省区间粮食供求差异显着;而除了自然条件与技术经济因素,人地关系、劳动力报酬和非农就业是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一些新的影响因素影响了粮食供求均衡的变动,如生物能源的兴起改变了粮食消费需求结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加剧了粮食主销区供求失衡程度,国际与国内市场紧密的联系影响了粮食价格的波动。因此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已逐步向农村劳动力报酬较低、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小和人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和集中,粮食生产发展潜力有限;随着粮食的消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同时由于国际粮食市场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使得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面临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其次,本文基于国际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模型”理论与结构,将中国粮食问题纳入全球粮食市场体系当中,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薯类、其他杂粮等6种主要粮食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共涉及18种(类)主要农产品和将中国各省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划分为57个区域的“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hinese World Agricultural Regional MarketEquilibrium Model,简称CWARMEM)”,该模型包含生产供给、消费需求、价格转移和均衡条件四大模块,涉及37组矩阵共10791个数学方程式;并在GAMS软件系统中构建了1029行程序代码。随后,在分析和归纳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导致耕地资源减少”、“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变化”、“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引起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国内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政策变化”、“生物乙醇燃料应用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化”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9种关键情景方案,并利用所构建的CWARMEM模型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展示并比较研究了不同情景下中国粮食在生产、消费和贸易方面的各种模拟结果,并据此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政策启示。CWARMEM模型模拟分析结论表明:(1)粮食自然以及生产条件变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随着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将会使得中国整体粮食产量的增幅受限;而增加西部耕地资源丰富但干旱地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人员则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同时加大对国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者补贴力度明显有利于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过程中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内生物能源发展将会使得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发生变动,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则显着地加剧了粮食主销区域粮食供求失衡程度。(3)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短期内有利于适度平衡国内产需缺口,但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将会使得粮食进口贸易量的增加影响到国内粮食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不利于中国国内粮食供求的均衡格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为本文第2章,主要是在综述有关局部均衡理论和大国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变动趋势的等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结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第3章,基于中国31省区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历史数据,分别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国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的成因。第三部分为本文第4章,对当前中国粮食生产、消费、贸易和政策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面临的新形势和关键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包括第5章和第6章,本部分构建了本文的核心模型——CWARMEM,并界定了模型的研究对象范围,描述了CWARMEM模型的工作流程,建立了模型数学等式,揭示了模型各个数学方程式的经济含义;同时还详细说明了本模型以GAMS为重点软件的求解过程。随后,设计了模型数据需求结构,分别实证计量估计了生产系统和需求系统参数,并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参数校准方法将计量估计的参数调整为适合该模型运行的参数矩阵。第五部分为本文第7章。首先在第4章对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涉及粮食自然生产条件变化、粮食消费需求条件变化、粮食贸易条件变化和粮食政策条件变化四大类共9种关键情景;随后利用第5章和第6章构建的CWARMEM模型及其数据对这9种情景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基于模拟结果探讨了这些情景的变动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第六部分即本文第8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上提出与稳定中国粮食供求均衡、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研究了地理空间溢出效应对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变动的影响效应,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2)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小国假设”条件,考虑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所表现出的互动关系,将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研究纳入到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下;(3)创新性地将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理论、大国效应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化技术融为一体构建了CWARMEM模型;(4)利用CWARMEM模型实证模拟了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趋势的9种关键情景,其中,实证量化分析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生物能源应用发展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的影响效应在国内尚属首次。
何明骏[9](2008)在《退耕还林(草)环境下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8年退耕还林工程确立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设施养羊,林木主导”的开发战略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逐步为人们所熟知。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属于黄土高原的吴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吴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测算了吴起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以此来布局了吴起农业生产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全文共由6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三章,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本章阐述了吴起农业经济发展总体现状,分析了吴起农业经济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总结了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第四章,吴起农业生产效率分析。本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分析方法,分别测算了种植业生产效率、畜牧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得出:退耕后种植业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综合效率稳步增强,但规模效率有所递减;退耕后畜牧业的规模收益总体处于递增阶段,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波动性较大,畜牧业的生产综合技术效率逐年降低;吴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正增长,表明退耕还林(草)在吴起已经取得了预期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双赢的局面,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导致的,而不是来自技术创新引起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表明吴起对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很成功,这为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第五章,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本章运用综合比较优势系数法(Aggregated Advantage Coefficient),分别测算了吴起主要农作物与畜产品的效率优势系数、规模优势系数和综合优势系数,以此提出吴起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的具体布局,得出的结论为吴起各乡镇应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农业生产调整为以薯类为主的种植业、以羊为主的草畜业,按照“一乡一名品”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第六章,吴起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实现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政府部门或农户应采取以下措施: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草畜业要面向国际国内,建设成为西部地区草畜业的大市场、推进具有区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李哲敏[10](2007)在《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合理引导食物生产、调整食物消费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的关键时期。在未来食物发展不容乐观、食物消费增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差异日益扩大等严峻形势下,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引导,使之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件关系到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及其事业成败的大事。基于此,本研究以食物消费理论、膳食平衡理论等为指导,开展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趋势外推法、指数平滑法等在经济学中运用,为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趋势预测寻求方法支撑。研究统计分析对回归方程的检验意义。依据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阶段,编制不同时期主要食物消费与营养素转换表。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主要模式:依据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占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的比例变化,将不同国家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模式划分为三大类型,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总结合理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模式的构成,并对中国合理食物消费与营养模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定的指标,将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比较不同阶段的特点。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比较分析: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食物消费量及其结构,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指标比较分析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是农村居民结构变化的先导,两者均偏离了合理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模式,需要进一步地加以引导。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未来趋势预测:借助SPSS软件,利用不同计量经济模型,预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未来发展,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就不同的合理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条件下,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到2010、2015、2020年时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仍与合理膳食营养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居民差距扩大,城镇居民有所改善。影响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食物供给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一个地区的食物种类、数量等供给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决定基本的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取向;居民收入、积累与消费比例、收入分配结构、食物零售价格等是引导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别的关键因素。实现城乡居民合理消费模式的政策建议:依据以上研究结果,从国情出发,本文提出促进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朝合理膳食结构模式转变的八大政策建议。
二、世界薯类加工业的发展特点与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薯类加工业的发展特点与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站在变革十字路口的玉米:主粮还是饲料粮之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粮食问题的历史视角 |
(一) 薯类的历史发展 |
(二) 大豆的历史发展 |
(三) 玉米的历史发展 |
(四) 粮食消费的历史演化带来的启示 |
1. 作物属性是依据作物的实际用途而不断变化的, 主粮范畴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
2. 需求改变可能是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而且主动调整可能为产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
3. 在面临资源竞争压力时, 需主动采取全球资源配置策略, 通过国际贸易调剂余缺, 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 保障国内关键粮食生产。 |
三、当前玉米消费结构 |
(一) 口粮消费 |
(二) 饲用消费 |
(三) 工业消费 |
四、以饲料粮和工业原材料属性重新审视玉米产业 |
五、对玉米属性认知不清带来的经济后果 |
(一) 提高玉米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得不偿失 |
(二) 影响了下游和关联产业发展 |
(三) 替代品进口飙升, 造成玉米需求不振 |
(四) 育种投入不足且新技术推广滞后 |
六、基于玉米饲用属性的发展思路 |
(2)甘肃三次产业富民增收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富民的理论概述 |
2.1 富民的内涵 |
2.1.1 主要富民思想概述 |
2.1.2 富民内涵的提炼 |
2.2 富民产业的内涵 |
2.2.1 富民产业中“民”的范围界定 |
2.2.2 富民产业的界定 |
3 评价对象选择、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概述 |
3.1 富民产业选择原则 |
3.2 评价对象选择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3.4 评价指标体系解释 |
3.5 评价方法概述 |
3.5.1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3.5.2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 |
4 甘肃农业中典型产业的富民效益评价 |
4.1 农业与富民的关系 |
4.2 数据处理——以种植业 2006 年数据处理为例 |
4.3 种植业数据处理结果与结果分析 |
4.3.1 数据处理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4.3.2.1 富民因子分析 |
4.3.2.2 富民综合指数分析 |
4.4 畜牧业数据处理结果与结果分析 |
4.4.1 数据处理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4.2.1 富民因子分析 |
4.4.2.2 富民综合指数分析 |
4.5 小结 |
5 甘肃工业中典型产业的富民效益评价 |
5.1 工业与富民的关系 |
5.2 数据处理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3.1 富民因子分析 |
5.3.2 富民综合指数分析 |
5.4 小结 |
6 甘肃服务业中典型产业的富民效益评价 |
6.1 服务业与富民的关系 |
6.2 数据处理结果 |
6.3 结果分析 |
6.3.1 富民因子分析 |
6.3.2 富民综合指数分析 |
6.4 小结 |
7 发展思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超级蔬菜”与“第二面包”的阳光大道——我国薯类产业发展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薯业现状喜中带忧 |
种薯繁荣需要标准化 |
技术、设备升级促加工业增值 |
专家支招产业发展 |
(4)惠安县薯类食品深加工的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惠安县甘薯深加工之分析 |
1.1 地理位置优势分析 |
1.2 历史原因 |
1.3 影响植物生长的积极因素 |
1.3.1 温度因素 |
1.3.2 土壤因素 |
1.3.3 水分因素 |
1.3.4 光照因素 |
1.4 农产品深加工 |
1.5 现代农业服务业 |
1.6 深加工对惠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作用及意义 |
1.6.1 农业产业化概况 |
1.6.2 产业化经济的特点 |
1.7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
2. 构建惠安县薯类深加工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2.1 惠安县薯类深加工的优势分析 |
2.1.1 产量优势 |
2.1.2 成本价格分析 |
2.1.3 新型食品深加工的作用分析 |
2.1.4 历年存在的问题 |
3. 结合惠安县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薯类深加工体系 |
3.1 国外的薯类产品深加工的现状分析与借鉴 |
3.1.1 日本薯类产品深加工的现状分析与借鉴 |
3.1.2 美国薯类产品深加工的现状分析与借鉴 |
3.2 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与服务 |
3.3 发展薯类休闲食品做好薯类休闲食品相结合 |
3.3.1 发展休闲食品 |
3.3.2 发展相配套的加工机制 |
3.3.3 做好农业深加工的信息服务 |
3.4 推行薯类农产品的深加工相结合经营 |
3.4.1 推行薯类生产的标准化 |
3.4.2 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 |
3.4.3 农工商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 |
3.4.4 服务社会化 |
3.4.5 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 |
3.4.6 农户和市场两者有机的结合 |
3.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
3.6 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 |
4. 发挥深加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
4.1 协调与组织作用 |
4.2 媒介作用 |
4.3 载体作用 |
4.4 提供服务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构造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课题研究路线 |
1.2.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从粮食产业链到粮食生命线 |
2.1 粮食产业链的一般说明 |
2.1.1 粮食 |
2.1.2 食物 |
2.1.3 粮食产业 |
2.2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情况 |
2.2.1 粮食生产情况 |
2.2.2 粮食消费情况 |
2.2.3 世界粮食供需情况 |
2.2.4 世界粮食贸易情况 |
2.3 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情况 |
2.3.1 粮食生产情况 |
2.3.2 粮食消费情况 |
2.3.3 粮食贸易情况 |
2.4 粮食产业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小农户分散生产模式抑制了加工消费大市场的发展 |
2.4.2 静态的粮食储备方式抑制了粮食产业系统的活力 |
2.4.3 缺乏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粮食产业的发展 |
2.4.4 粮食产、供、销等环节分割,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
2.4.5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低下 |
2.4.6 管理分割 |
2.4.7 信息不畅 |
2.5 粮食生命线工程概念的提出 |
2.5.1 生命线研究概述 |
2.5.2 对生命线的基本概念的认识 |
2.5.3 生命线的重要特征 |
2.5.4 生命线的主要研究方法说明 |
2.5.5 生命线研究存在的不足 |
2.5.6 生命线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概念的界定 |
3.1 粮食的作用和粮食生命线的基本特征 |
3.2 概念界定 |
3.3 粮食生命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
3.3.1 主动性 |
3.3.2 动态性 |
3.3.3 统一性 |
3.3.4 协调性 |
3.3.5 演进性 |
第四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构造 |
4.1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功能 |
4.1.1 粮食生命线系统基本活动的功能 |
4.1.2 粮食生命线系统支持活动的功能 |
4.2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机制 |
4.3 粮食生命线的总体结构 |
第五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评价 |
5.1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评价的目的 |
5.2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 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4 粮食生命线系统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5.5 粮食生命线系统指标体系建立 |
5.5.1 指标体系设置 |
5.5.2 指标分项描述与计算处理 |
5.6 模糊评价运用过程 |
5.7 结论 |
第六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演化:成长与发展 |
6.1 系统演化:科学的发展观 |
6.2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的诞生:系统集成 |
6.2.1 主体内部系统集成 |
6.2.2 生命线环节集成 |
6.2.3 生命线总装集成 |
6.3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演化路径(周期、阶段) |
6.3.1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演化目标(大厨房) |
6.3.2 系统关键种群的诞生(品牌创立) |
6.3.3 企业群落形成 |
6.3.4 企业生态系统形成 |
6.4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演化动力分析 |
第七章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保障 |
7.1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系统保障观:对保障和发展的认识 |
7.2 系统保障的目标规划 |
7.2.1 系统保障的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 |
7.2.2 系统保障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 |
7.2.3 系统保障的现实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
7.2.4 系统保障的总量目标与结构目标 |
7.2.5 系统保障的量的目标与质的目标 |
7.3 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保障的原则 |
7.4 粮食生命线工程常态保障与非常态保障 |
7.4.1 常态保障与非常态保障的界定 |
7.4.2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常态保障 |
7.4.3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非常态保障 |
7.5 粮食生命线工程的保障战略 |
7.5.1 粮食生命线的宏观组织结构建设 |
7.5.2 构建新型粮食银行 |
7.5.3 加快大粮食物流园区的建设 |
7.5.4 生命线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一 发表论文 |
二 科研情况 |
致谢 |
(6)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粮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
1.2.1 研究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1.6.2 区域分工理论 |
1.6.3 发展阶段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
2.2.1 世界粮食危机 |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
2.3.5 杂粮出口情况 |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
2.4 谷子发展情况 |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
2.4.4 谷子消费情况 |
2.4.5 谷子出口情况 |
2.4.6 谷子科研情况 |
2.4.7 谷子发展趋势 |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
2.5.8 缺乏政策支持 |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
3.1.6 杂粮发展模式 |
3.1.7 杂粮生产案例 |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2.3 谷子区划 |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4.1.2 农户种粮行为 |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
4.2.1 样本分布特征 |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1 理论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3.4 回归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
5.3 案例分析 |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6.6.1 研究结论 |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
7.2.4 深化市场开发 |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
7.3.4 加强市场营销 |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增产潜力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回顾 |
(二)不同阶段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
(三)我国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 |
1. 中低产田改造的潜力。 |
2. 技术进步的潜力。 |
3. 后备土地资源的增产潜力。 |
(四)制约我国未来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 |
1. 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约束日趋突出。 |
2. 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约束不断强化。 |
3. 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尚待形成。 |
4. 粮食生产面临很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
二、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
(一)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 |
1. 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平稳,年际之间的增量有一定起伏。 |
2. 口粮消费稳中有减,粮食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表现为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增长。 |
3. 对稻谷和小麦的需求稳中略降,对玉米、大豆和杂粮的需求呈现规模和比重双增的态势。 |
(二)2020年前影响粮食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 |
1. 城乡居民人均口粮需求不断减少,全国口粮需求总量不断下降。 |
2.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居民对畜产品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饲料粮将会继续成为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体。 |
3. 工业用粮的需求仍将迅速扩张,但最近三四年高速增长的局面将难以长期维继。 |
4. 对利用粮食生产生物能源的政策限制难以根本放松,生物能源的发展难以根本影响我国粮食需求的大局。 |
(三)2010年和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预测 |
三、我国粮食产销区域格局 |
(一)我国粮食产销区域总体格局 |
(二)不同类型地区粮食产销状况的变化 |
(三)我国粮食产销区域格局有关问题 |
1. 全国粮食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
2. 全国粮食“南粮北调”格局发生逆转。 |
3. 加强对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与机制建设日益急迫。 |
四、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变动 |
(一)粮食生产成本基本特征 |
(二)粮食价格变动特点 |
(三)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相互影响 |
(四)粮食相关补贴影响 |
五、我国粮食对外贸易 |
(一)我国粮食贸易的总体 |
(二)加入WTO后我国粮食贸易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 |
1. 关税壁垒居高不下。 |
2. 非关税壁垒花样繁多。 |
3. 反倾销、“特保条款”和新型贸易壁垒使用日趋频繁。 |
4. 国际农业贸易竞争环境依然不公平。 |
(三)我国粮食贸易未来发展趋势 |
1. 近中期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态势。 |
2. 我国粮食贸易结构变动趋势。 |
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综合对策 |
(一)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 |
(二)解决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问题的总体思路 |
(三)主要政策建议 |
1. 完善补贴和价格政策,保证农民种粮的基本收益。 |
2. 落实地方粮食安全责任,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
3. 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和储备体系,保障粮食流通安全。 |
4.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5.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 |
6.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粮食抗灾能力。 |
7.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大型农机应用水平。 |
8. 发展粮食深加工业,实现粮食增值。 |
9. 提倡科学健康的食品消费,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 |
1 0. 坚持调控粮食贸易政策,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 |
(8)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数量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 |
1.3.2 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 |
1.3.3 比较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粮食的属性 |
1.5.2 粮食的概念 |
1.5.3 本文粮食的研究范围 |
1.6 数据来源 |
1.6.1 国内数据来源 |
1.6.2 国际数据来源 |
1.7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 理论模型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1.1 单一市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1.2 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2 大国贸易理论模型 |
2.2.1 大国进口贸易模型 |
2.2.2 大国出口贸易模型 |
2.3 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2.3.1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2 中国粮食供求历史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研究 |
2.3.3 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的主要问题研究 |
2.3.4 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模型构建的现状与进展 |
2.3.5 现有中国粮食供求均衡变动趋势预测结果 |
2.3.6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分析 |
3.1.1 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格局变化 |
3.1.2 中国粮食单产格局变化 |
3.1.3 中国粮食总产量格局变化 |
3.2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结构格局变化分析 |
3.2.1 中国粮食口粮消费格局变化 |
3.2.2 中国粮食饲料粮消费格局变化 |
3.2.3 中国粮食种子消费格局变化 |
3.2.4 中国粮食工业消费格局变化 |
3.2.5 中国粮食损耗及其他消费格局变化 |
3.3 中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分析 |
3.3.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总量变动趋势 |
3.3.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结构变动趋势 |
3.3.3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省区结构变动趋势 |
3.4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3.4.1 理论分析与变量设置 |
3.4.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4.3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关键问题分析 |
4.1 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潜力受限 |
4.1.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
4.1.2 水利资源分布不均,粮食生产灌溉效率不高 |
4.1.3 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调 |
4.1.4 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推广缓慢 |
4.1.5 农业扶持力度有限,粮食补贴政策尚不完善 |
4.2 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 |
4.2.1 人口总数继续增长,粮食口粮消费稳中略降 |
4.2.2 畜产品需求增长,粮食饲料粮消费持续增加 |
4.2.3 生物能源需求增长,粮食工业消费不断增加 |
4.2.4 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粮食消费区域失衡加剧 |
4.3 国际粮食市场负面影响日益增大 |
4.3.1 人民币持续升值,进出口压力增大 |
4.3.2 全球粮食供求偏紧,粮价持续飞涨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WARMEM)构建 |
5.1 CWARMEM模型有关概念界定 |
5.1.1 模型区域范围 |
5.1.2 模型产品范围 |
5.2 CWARMEM模型的构建原理 |
5.2.1 模型前提假设 |
5.2.1.1 大国效应假设 |
5.2.1.2 区域一体化假设 |
5.2.1.3 关税配额内外税率统一假设 |
5.2.2 模型结构构建 |
5.2.2.1 中国省区模型构建 |
5.2.2.2 中国国内模型构建 |
5.2.2.3 国际区域模型构建 |
5.3 CWARMEM模型计算系统模块方程式构成 |
5.3.1 农产品生产供给模块 |
5.3.2 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块 |
5.3.3 价格转移模块 |
5.3.4 均衡条件模块 |
5.4 CWARMEM模型求解算法与运行系统 |
5.4.1 CWARMEM模型求解算法说明 |
5.4.2 CWARMEM模型运行系统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CWARMEM模型数据处理及模型参数设定 |
6.1 CWARMEM模型基础数据库设计 |
6.1.1 模型数据库结构 |
6.1.2 模型数据库变量 |
6.2 CWARMEM模型基期数据处理 |
6.2.1 生产供给模块基期数据 |
6.2.2 消费需求模块基期数据 |
6.2.3 价格转移模块基期数据 |
6.2.4 模型基期供求平衡表 |
6.3 CWARMEM模型参数设定 |
6.3.1 模型参数估计 |
6.3.1.1 有关供给系统弹性估计 |
6.3.1.2 有关需求系统弹性估计 |
6.3.2 模型参数校准 |
6.3.2.1 模型参数校准方法 |
6.3.2.2 模型参数校准结果 |
6.3.3 模型其他参数说明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CWARMEM模拟分析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趋势 |
7.1 CWARMEM模型模拟情景的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1 耕地资源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2 水资源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3 农业科技进步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4 人口自然增长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6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7 生物乙醇燃料应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8 国内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9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2 CWARMEM模型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1 耕地资源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2 水资源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3 农业科技进步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 人口自然增长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6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7 生物乙醇燃料应用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8 国内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9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景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 |
8.1.2 人口和区域发展是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的关键因素 |
8.1.3 粮食自然以及生产条件变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
8.1.4 居民消费升级和生物能源发展影响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变动 |
8.1.5 贸易条件变化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变动有显着影响效应 |
8.2 政策启示 |
8.2.1 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
8.2.2 保护和改善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生产条件 |
8.2.3 适度提高部分粮食主销省区的粮食自给率 |
8.2.4 开发非主要粮食作物为生物燃料生产原料 |
8.2.5 构建区域差异化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体系 |
8.2.6 探索粮食主销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利益机制 |
8.2.7 整合中国国内以及国际两个粮食市场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各省区粮食产品基期供求平衡表 |
附录2 国外各区域粮食产品基期供求平衡表 |
附录3 世界各粮食产品供求平衡表(1990~2005年) |
附录4 CWARMEM模型系统部分弹性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退耕还林(草)环境下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2.1.1 基本背景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理解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2.2.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三章 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吴起农业经济发展总体现状 |
3.2 吴起农业经济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
3.2.1 种植业经济 |
3.2.2 草畜业经济 |
3.2.3 林业经济 |
3.3 吴起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劣势 |
3.3.2 优势 |
3.3.3 内部环境总体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吴起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
4.1 种植业生产效率 |
4.1.1 农户投入与产出的统计特征 |
4.1.2 DEA分析的基本结论 |
4.2 畜牧业生产效率 |
4.1.1 样本农户投入与产出的统计特征 |
4.1.2 DEA分析的基本结论 |
4.3 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 |
4.3.1 方法 |
4.3.2 数据来源与选择 |
4.3.3 估算结果与分析 |
4.3.4 主要结论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
5.1 吴起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因 |
5.2 吴起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 |
5.2.1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依据 |
5.2.2 吴起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现实依据 |
5.3 吴起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具体布局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吴起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
6.2 增加农业投入 |
6.3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6.4 草畜业要面向国际国内,建设成为西部地区草畜业的大市场 |
6.5 推进具有区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
6.5.1 吴起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
6.5.2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
6.6 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1.1 食物供给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中国加强食物消费与营养研究,未雨绸缪 |
1.1.2 食物消费增长的不可逆性,要求研究如何在有限资源环境下确保居民的营养健康 |
1.1.3 地域辽阔、区域差别显着的国情,要求加强食物消费与营养的比较研究 |
1.1.4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求加强区域,特别是城乡居民膳食营养差异的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基本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特色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1 相关名词的内涵 |
2.1.2 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理论支持 |
2.1.3 合理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的评价 |
2.1.4 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预测方法选择及结果评价 |
2.2 主要食物消费数据的调整 |
2.2.1 居民食物消费数据调整的必要性 |
2.2.2 消费数据的调整依据 |
2.3 食物消费与营养素的转换 |
2.3.1 主要食物消费与营养素转换表制作的必要性 |
2.3.2 主要食物消费与营养素转换表的编制 |
2.3.3 全国城乡居民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计算 |
第三章 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主要模式 |
3.1 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主要结构模式 |
3.1.1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营养过剩型”膳食营养结构 |
3.1.2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营养不足型”膳食营养结构 |
3.1.3 动植物并重的“均衡型”膳食营养结构 |
3.2 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模式的变化特点 |
3.2.1 不同食物消费与营养结构模式的变化立足于本国国情 |
3.2.2 各种模式中营养素供给量变化与人均GDP变化的趋势不一致 |
3.2.3 同一模式中营养素收入弹性变化基本一致,不同模式间的变化存在差异 |
3.2.4 膳食营养结构模式发展均朝合理模式方向发展 |
3.3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历程及模式变化特点 |
3.3.1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历程 |
3.3.2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变化特点 |
第四章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比较分析 |
4.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分析 |
4.1.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伴随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而进一步拉大 |
4.1.2 消费差异随消费水平的提高呈扩大趋势 |
4.1.3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差异变化平缓,近年有扩大现象 |
4.1.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差异逐渐拉大 |
4.1.5 结论 |
4.2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化比较分析 |
4.2.1 口粮 |
4.2.2 蔬菜和水果 |
4.2.3 动物性食品 |
4.2.4 食用油 |
4.2.5 食糖 |
4.2.6 酒类 |
4.2.7 小结 |
4.3 城乡居民膳食营养变化比较分析 |
4.3.1 热量 |
4.3.2 蛋白质 |
4.3.3 脂肪 |
4.3.4 膳食纤维 |
4.3.5 维生素 |
4.3.6 矿物质 |
4.3.7 小结 |
4.4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
第五章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趋势预测 |
5.1 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家庭人均消费量预测 |
5.1.1 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预测(原粮) |
5.1.2 城乡居民豆类及其制品消费预测 |
5.1.3 城乡居民蔬菜消费预测 |
5.1.4 城乡居民水果消费预测 |
5.1.5 城乡居民食用油消费预测 |
5.1.6 城乡居民食糖消费预测 |
5.1.7 城乡居民酒类消费预测 |
5.2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家庭人均消费量预测 |
5.2.1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预测 |
5.2.2 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预测 |
5.2.3 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预测 |
5.2.4 城乡居民禽蛋类消费预测 |
5.2.5 城乡居民禽类消费预测 |
5.2.6 城乡居民蛋及蛋制品消费预测 |
5.2.7 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预测 |
5.2.8 城乡居民奶及其制品消费预测 |
5.3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趋势判断 |
第六章 影响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主要因素 |
6.1 食物供给水平 |
6.1.1 区域食物生产 |
6.1.2 国际食物贸易 |
6.1.3 食品加工水平 |
6.1.4 物流体系的完善程度 |
6.2 经济发展水平 |
6.2.1 居民收入水平 |
6.2.2 居民收入差异 |
6.2.3 收入来源结构 |
6.2.4 物价因素 |
6.3 社会发展水平 |
6.3.1 城镇化水平 |
6.3.2 食物市场化程度 |
6.3.3 人口发展水平 |
6.3.4 消费文化氛围 |
第七章 实现城乡居民合理消费模式的政策建议 |
7.1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
7.1.1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7.1.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
7.1.3 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
7.1.4 加强个人理财,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
7.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以营养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结构调整模式 |
7.2.1 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确保国家口粮安全,不放松饲料与其它用粮安全 |
7.2.2 调整大豆品种结构,加快大豆产业的发展 |
7.2.3 调整畜牧业结构,适当控制畜产品产量过快增长 |
7.2.4 调整渔业生产结构,增加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
7.2.5 调整蔬果产业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种类及种植规模 |
7.3 以食物资源效用最大化为出发点,建立合理食物消费行为 |
7.3.1 对餐饮企业强制推行“分餐制”及标准化餐饮 |
7.3.2 对在外就餐者或餐饮企业征收高消费税 |
7.3.3 制定《食物废弃物再利用法》或《反浪费法》规范就餐行为 |
7.3.4 制定相关规定约束公款就餐行为 |
7.4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高效食物营养管理体系 |
7.4.1 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系 |
7.4.2 加强科学引导,设立各级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
7.4.3 培养专业队伍,建立健全营养监测体系 |
7.5 制定法规政策,加强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宏观调控 |
7.5.1 加强食物与营养法制建设,早日制订《中国营养改善法》 |
7.5.2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2010-202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
7.5.3 制定或深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解决突出营养问题 |
7.6 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食物多元化以及城乡食物交流 |
7.6.1 促进加工食品多样化、优质化 |
7.6.2 减少烟和白酒的生产,发展葡萄酒 |
7.6.3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
7.6.4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加工食品的安全生产 |
7.7 制定区域食物发展战略,推进区域性食物资源共享 |
7.7.1 从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区域食物发展战略 |
7.7.2 建立完善的食物流通体制,促进食物区域交流 |
7.7.3 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活跃食物市场 |
7.8 加大宣教力度,合理引导食物消费行为 |
7.8.1 加强营养宣传,强化全民营养意识 |
7.8.2 开设膳食营养教育课程,树立合理食物消费新观念 |
7.8.3 开展专题活动,促进节约型食物消费理念形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讨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世界薯类加工业的发展特点与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站在变革十字路口的玉米:主粮还是饲料粮之论?[J]. 张在一,毛学峰,杨军.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6)
- [2]甘肃三次产业富民增收效果评价研究[D]. 谭翔.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3]“超级蔬菜”与“第二面包”的阳光大道——我国薯类产业发展透视[J]. 李锦华. 农村工作通讯, 2013(07)
- [4]惠安县薯类食品深加工的发展探析[D]. 王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5]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构造与演化研究[D]. 王顺生. 天津大学, 2010(05)
- [6]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7]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韩俊,徐小青. 改革, 2009(06)
- [8]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D]. 梅燕. 浙江大学, 2008(07)
- [9]退耕还林(草)环境下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何明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D]. 李哲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