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民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随意大量的排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鉴于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农村污水的技术。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废水处理;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体,导致出现农村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及水生植物疯长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刻不容缓的任务。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其建设与运行管理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部分村庄没有完善的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排放途径主要是直接洒向地面、就近排入河道或通过下水道排入河中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不少农户在新建房屋和卫生设施改造中,建设标准过低,绝大部分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渗入地下,严重污染附近水体,致使一些河道和水体成了纳污场所。
1.2 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村镇,一般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缺乏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畜禽粪便等随雨水流入沟渠,并且沟渠的排水断面偏小,易被垃圾堵塞,致使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1.3 随着农村水冲厕所的广泛使用,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灌渠,水体中有机物#氮磷和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对农业灌溉用水污染颇大。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是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的原理,在厌氧和兼性厌氧的条件下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是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用能源;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用水。
2.2 土地渗滤处理系统:(1)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它将废水利用到耕作土壤中,达到处理的目的,同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慢速渗滤处理系统渗滤速度慢,以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利用水、营养物为主要目标,故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早期的慢速渗滤处理系统的研究主要以玉米小麦系统的研究为主,这种工艺对氮的去除率达到70%,磷的去除率达到50%,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2)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它是在传统快速渗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采用天然河沙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并掺入一定量的特殊填料,不仅继承了土地处理工艺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低,操作方便,管理简单的优点,和传统工艺相比,还大大地提高了水力负荷,不受土地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工艺实用性,被认为是解决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最适合、最可靠的途径。
2.3 稳定塘处理系统,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修整而且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池塘,它主要利用水生生物系统,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工艺基建费用低,运行费用低,无污泥处理,但同时存在有机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的缺点。为了提高稳定塘的处理能力和效果,研究者们提出并发展了高效藻类塘,最大限度地利用藻类产生的氧气,充分利用菌藻共生关系,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目前我国已在太湖地区建立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2.4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是一种为处理污水而采用工程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建造的构筑物,在构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选定级配的填料,如碎石、沙子等,在填料表层土壤中种植一些对污水处理效果好、成活率高、生长周期长、美观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通过生态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人工湿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系统,可用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它的净化机理比较复杂,植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由碎石或塑料制品等惰性过滤材料填充,材料表面生长生物群落,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得以去除的生物反应器。其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具有池容小、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和流程简单等优点。
3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建议与对策
3.1 加紧相关政策落实,大力推行乡村清洁工程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落实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以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关政策、规划和措施,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2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对农村环境问题上加强组织领导和应急保障,完善应对方案和措施,搞好组织协调、应急物资保障和现场应急处置,积极开展污染源受损情况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判断,确保生活污水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加强相关应急能力建设,建立相关组织协调体系,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3 加快相关技术研发,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迫切解决。目前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还处于实验模拟阶段,因此,需要联合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科研攻关力量,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开发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污水资源化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工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只靠单户农民很难实现,政府部门更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投资力度。除了采取国家扶持、地方资助的方式外,还需要多渠道筹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运行 的资金,建立专项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为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结束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避免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环境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凯松. 周启星.孙铁珩.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3(05)
[2]周律.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决策与工艺技术{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03)
[3]孙铁珩.区自清.李培军.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研究{J}.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7.
[4]贾宏字.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03)
论文作者:廖明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污水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农村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水体论文; 高效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