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质量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一门集合了多种行业知识为一体的学科,是艺术与美学的体现。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不仅在保证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功能,更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推动社会的发展,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也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建设的施工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模式和质量把控上进行探讨和分析。
1、优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对于建筑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工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控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看起来并不特别重要,但其实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质量安全的工种,那就是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通过调查建筑企业的各项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建筑工程现场中,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它不但能够减少建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也保障了施工环境的有序性,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提高,使用户拥有安全可靠的体验[1]。
1.2保证工程项目如期竣工
每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都离不开企业内严格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实现工程建设,重视施工安全,从而使工程能够安全如期地竣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随着项目的安全推进,会使施工人员渐渐放松警惕,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现场管理人员要对所有施工人员反复灌输施工安全教育理念,要让施工人员明白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也有可能对自身安全、对工程进度有着严重的影响。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定期对工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反复查证,并及时制定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将工程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3保证更高的工程质量标准
在保证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上,我们要对整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落实,以便于将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尽力排除,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和工程报价管理措施并落实下去,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工程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规避来源于社会各界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建筑企业的声誉[2]。
2、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
2.1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经济性
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后,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项目的建筑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工程造价的方式来改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并细化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的财务支出方式,基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全程的精细化管理来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从而省下不必要的花销,将资金更好地投入到建筑质量安全的排查和落实中去,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工程项目经验的累积,推进精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2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来提高施工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因此,在选择施工优化方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施工的实际环境和企业施工的进度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出高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从而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自发性参与到文明工地的建设过程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现场施工环境的改善,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和责任感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施工进度加快,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前完成工程的各项计划和目标,可以为企业节省一笔不必要的花费,同时使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3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的规范性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一直走在改革的最尖端,国家对建筑行业较为重视,协助行业协会制定了很多标准的行业规定和质量标准。例如:在一项工程的设计方案中,设计者必须详细说明该混合结构的实际载荷力,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数据,这些标准必须在审批时全部提交并进行考核。我们一定要遵守合同规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把好关,从工程的造价、质量、设计等多方面去考量,未雨绸缪,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3、加强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策略
3.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建筑施工过程会涉及许多单位的参与,而牵扯的单位较多很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混乱。所以,在项目开始施工前就应该对相应的工艺设备及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对技术管理人员和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并且引入技术复合型人才优化施工计划,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善于总结和反思,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实际,确认项目现场的安全责任和质量标准,提前制定关于施工管理的组织计划书,并在其中确切规定出建筑项目的总体施工进度和阶段性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及机器的分配等,从而使施工规划明朗化。在施工现场的突发事件中,根据这份计划书,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责任确认和处理,从而有效保证施工的进度,使施工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3]。
3.2加大物料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资金都会用到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而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质量的安全性,所以在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需要严格把控对物料采购的监管,通过市场走访调查的过程了解到供货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价格、质量等,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避免因为供货商价格的优惠盲目采买,以至于对建筑项目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应该完善采购过程中的监督,派遣监督人员记录采购人员的收支并进行比对核查,避免采购人员“吃回扣”的现象。在采购之后,管理人员也要督促材料的信息采集及入库出库等详细信息,从而做到每个环节都清晰记录,避免库房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贪污的情况。同时,在采买时也可选择产品质量有保障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强强联合,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实力和声誉。
3.3增强安全知识教育
在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还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施工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落实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施工条例进行作业,从而使发生事故的几率降至最低。同时,在建筑施工中也要组织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并且对表现优异的施工人员予以奖励,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在根本上降低施工作业的风险。越是高危的工种,安全教育就越应该随之加强。同时,企业也应该抓好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定期为施工人员安排几种培训,从而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意识,提高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有利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这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在完善基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物料管理及安全教育方面的科学管理,使企业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教育都取得突破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台道松,葛宏翔,樊建军.论如何增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资讯,2018,16(22):62-63.
[2]孙雪强.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优化策略[J].门窗,2017(5):60-61.
[3]廖立科.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3):48-49.
论文作者:彭刚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