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触摸“祭虎神”
文•王惠平
“祭虎神”是青海省乐都区达拉土族乡长沟村黑沟顶地区群众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举行的一种驱邪、除魔的祭神仪式,迄今已经在黑沟顶地区流传两百多年了。
农历正月十五晚,原始古朴独具特色的耍老虎习俗在乐都达拉土族乡长沟村黑沟顶举行。驱鬼逐疫消灾,祈求平安的祭神活动——“祭虎神”,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2.在传播方式上需走本土化策略。用别人的话语说自己的事,让东道国民众读得懂、听得明白,还能产生共鸣感,这样的传播才是有效率的。
“祭虎神”传承地长沟村黑沟顶,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一个自然村,整个村子坐落在三面环山的狭小山梁上,环顾四周,植被稀少,土地贫瘠,属环境恶劣的浅山地区。土族青年历史学家吕建福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出版的《土族史》中说:土族源于吐谷浑,现今的土族是吐谷浑的后裔。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生活着土族46 户、汉族33 户,还居住有撒拉族5 户,总人口146 人。土族地区有少数村庄是纯土族居住,大多数是土汉族杂居,不论纯居或杂居,两族人民都和睦相处,谁也离不开谁。
在中国的传统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当地人把虎符挂在主房前上方的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也有家庭主妇用刺绣做成虎头帽戴在儿童头上,穿上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壮胆。中国人爱吉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震慑敌手之物,而老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黑沟顶“祭虎神”作为当地土族群众驱邪习俗活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祭虎神”两百年前只有一人装扮,当时人们思想单一、生产落后、生活贫穷,能用虎这一吉祥物来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慢慢演变为目前的四人形制。作为土族的图腾,土族群众相信老虎可以驱除邪恶并带来好运。在古代老虎称为“於菟”,“於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正月十五之夜,黑沟顶的土族人举行“收瘟”仪式,老虎的装扮又是另一番情景。
在整个活动中,“祭虎神”每行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户主就在门前燃放鞭炮以示迎接,户主需给“祭虎神”敬酒,而后扮演者进入院内跳跃驱魔,全家人下跪拜神。“老虎”到一家门口村民都紧跟其后,大声高呼:“老虎来了,老虎来了”,这家的老人便出门迎接,其他男女在院子里跪迎(跪迎“虎神”时,妇女要穿长衫新衣服),门前早摆好糖果、酒肉,并放鞭炮迎接,给乡亲们敬酒送糖果,给“虎神”献哈达。“虎神”被迎进门后到院子的土煨桑炉周围转三圈,凡在场的人给“虎神”磕头祷告,此时“虎神”串到每个房间转一圈,意在驱赶藏在每个角落的鬼祟,若有病人在场,立即坐卧院中央或房廊檐下,“虎神”在病人周围跳跃,并用手抓挠,用嘴乱咬、乱叼,意味着给病人驱鬼除邪,病重者可躺在炕上,“虎头”跳跃上炕给病人驱鬼除魔并向病人说一些吉祥的话。驱鬼仪式结束后,这家主人在院中央摆上猪头肉、酒、油锅馍、糖果等让“虎神”享用。在场的众人喊:“老虎走了,老虎走了”,这家人方能起身恭送“虎神”。其间,“祭虎神”就这样依次串家逐户,为全村居民驱魔降妖。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种神秘、庄严的气氛中,同时不断燃放鞭炮,给村子带来了祥和与欢乐。夜幕降临后,点燃“老虎”身上的香柱,当其穿行在村口巷道时,只见“老虎”满身香火星星点点,散发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气氛。最后,四只“老虎”来到村头的十字路口,从身上把缠绕的胡麻草撕下来堆放在一起焚烧掉,意味着一切鬼魔邪祟彻底铲除。此时村民跪地磕拜,鞭炮齐鸣,当年的驱邪仪式宣告结束。驱邪活动延续至今,村民们已不再用胡麻草来装扮老虎了。因受本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所制作的老虎形具也较为简单。过去将制作的老虎头一并烧掉,后来将虎头留下来,供第二年再用,其余象征虎身的道具一次烧掉。从整个活动来看,“祭虎神”是一种民间舞蹈的习俗神信仰,当地土族生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相信有神灵(老虎)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Ns组和Dex组大鼠再灌注成功后,Sham组手术结束后,立即断头开颅取脑,用吸水纸吸干脑组织表面水分后称重标记,放入电热干燥箱烘干24小时后取出称重。
传承人袁占彪介绍,“祭虎神”活动时,即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由村民选举出的社头(该活动的组织、指挥者,任期3年)负责安排整个活动的事项,社头在当地土族人中被称为“拉哇”。活动中的“虎头”扮演者必须由当地神“山王爷”指定。“老虎”由壮年男人扮演,每年轮换一次,被轮换的人都要义不容辞地担此重任。被选定的“老虎”扮演者,下午在当地山神庙院内,由社头组织年长的老者对“老虎”进行装扮。“祭虎神”的“老虎”由四个人扮演,“老虎”的装扮较为独特,村民用当地种植的胡麻草拧成草绳,在装扮者的全身缠绕捆缚,草绳空隙间插满香,在“老虎”头部两侧插上两把香以示“老虎”的耳朵,嘴叼的红布条代表“老虎”的舌头,这样神虎就装扮成形了。社头端起大碗青稞美酒依次让“老虎”喝酒,其意为虎进入神的状态,也是为了驱寒,变成驱魔逐鬼的“虎神”,这时扮演者就不能再说话了。社头向“虎头”叮嘱:要为全村每户人家驱鬼除邪,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等,凡在场的众人即可向“虎神”跪拜祷告。装扮完成后,在虎头(就是“虎神”)的带领下,“祭虎神”在山神庙内进行跪拜“山王爷”的仪式。霎时间鞭炮齐鸣,社头开始向“虎神”敬献五彩哈达,在场的村民高呼“老虎来了”,然后由“虎头”带领三只“虎”向村中进发。
古羌人活动遍及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宁夏、新疆、云南、西藏等省区。甘青地区是羌人的发祥地,古羌人正是以虎为原生图腾。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吐蕃与土族先民吐谷浑,都与古羌人在民族渊源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联系,民族的相互融合和交错杂居,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於菟习俗,就是古羌人的虎图腾,在藏族和土族地区都有其保留和传承。
通过对比数据发现,使用辅助装置后测得的数据均高于开放检测的数据,由此说明使用辅助装置后测出的硫化氢含量是真实、有效的,硫化氢检测辅助可以作为生产现场硫化氢检测的重要工具。
青海土族所崇拜的图腾以虎为主,乐都区达拉土族乡长沟村黑沟顶“祭虎神”是将象征老虎身上纹饰符号的胡麻焚烧,称为耍老虎。应该说,土族崇虎图腾是原始信仰在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土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信仰和习俗。它与傩仪中的“方相氏”率领头戴面具、扮相狰狞的动物挨家挨户入室驱鬼逐疫的活动极为相似。这种文化形态应是古代人们生产力和心智比较低下,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往往把生命和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些触手可及的俗神上的一种体现。祭虎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具有原始文化和深厚历史意蕴的文化遗产,是远古社会氏族部落图腾崇拜生动的文化记忆,具有人类早期“活化石”的学术价值。2017年,此民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名录之中。
(作者单位:海东市乐都区档案局)
责任编辑:王冬燕
标签:乐都区论文; 海东市乐都区档案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