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和磁共振存在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检测原理的角度来区分一下这两种主要的检测手段。
CT扫描仪器存在几个主要的部分,包括发射球管、探测器、转换器和计算机,主要的检测过程就是由发射球管发射出能够透过人体的X线,然后由处于另一侧的探测器接收,转换成的可见光由光电转换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依次转换为电信号和数字信号之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我们在检测时会看到的MRI简称指的就是磁共振。MRI发展于CT之后,当接受检测的患者处于特殊磁场中时,向其发射的无线电射频脉冲能够激发患者体内的氢原子核,共振的过程中吸收能量。待脉冲停止,由氢原子核发出射电信号,然后通过接收器录用并处理成像。
二、CT检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在基本了解了两种常见检测手段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根据其原理分析检测过程中患者是否会遭受到检测带来的伤害。显而易见,CT是需要让人体被X线穿透的,与平片检查中的辐射剂量比较来看,还要稍大一些。虽然一般常人可以不需对于CT检测过程中的辐射剂量过度担忧,但是若处于特殊阶段或者面对特殊人群,还是需要尽量避免的,例如怀孕期间的妇女若是使用了CT检测有可能会造成胎儿孕期发育畸形。
CT检测当中还存在增强扫描这种检测手段,在进行这种检测手段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碘造影剂,这是具有一定危害的产品,也需要多加注意。正是因为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概率会造成检测人员的过敏或是肾毒性反应,所以一定要注意身体过敏的患者和患有严重心血管病及甲亢的患者不适合使用此种检测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MRI检测中的不安全因素
相比较来看,MRI在辐射方面的安全性是要优于CT的,因为检测过程并不会给监测患者带来明显的机体伤害。但是由于检测时,患者处于特殊的磁场之下,所以尤其一定的使用对象限制。若是某些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测的患者体内存在铁磁性金属,检测过程中的磁场可能会使患者体内的金属出现偏移,这个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患者的身体伤害,此外还会对于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使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所以对于安装了身体起搏器、支架等一系列含有金属材质的仪器的患者而言,只能选择CT进行影像学检测。
根据上述讨论到的MRI检测的局限性,想必大家也已经了解到了CT检测的必要性之一,也就是给特殊群体即体内存在金属材质的患者提供影像学检测手段。但其实,即使磁共振在辐射方面优于CT,还有其他几个具体方面,CT也存在无法由磁共振取代的优势。首先,MRI的检测速度是非常慢的,在检测过程中若是遵循1.5T进行检查,每个部位就需耗时将近20分钟,这种时间限制就给医院的大量待检患者造成了困扰。第二,若是有一些特殊的群体无法做到全程配合磁共振检测,那么会对于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哭闹的小儿或是存在一定障碍的老年群体。第三,若是有一些患者是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测来观察软组织,需要看是否应该选择空间分辨率较高的CT检测技术。最后,某一些部位所含有的氢质子是比较少的,无法很好的成像,例如骨皮质、结石、钙化灶等,这些情况下也需要判断更应该选择哪一项检测技术。
四、如何选择检测技术和降低安全危险系数
由此可见,并不是辐射方面MRI更安全,我们就应该大力发展MRI技术。两项技术仍有其不同的发展领域和优势,我们在检测之前应该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体内含有金属材质的患者,理应避开MRI检测,防止金属物品在体内发生偏移造成身体伤害。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快速得出检测结果的患者应该优先选择CT技术,避免拖延病情。
在进行CT检测的过程中,患者最担心的就是辐射的危害,但其实,除了特殊人群例如孕妇需要严格注意之外,其他的患者都可以通过调节检测过程中的碘造影剂剂量以及使用铅制品防护好人体的敏感部位,从而降低检测中射线和造影剂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这种情况下的辐射其实是可以完全忽略的。
总之,这两种常用的检测手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互为补充,患者不应该单方面判断某种检测方式是否更具危害性,应该要综合来看待。
论文作者:柏少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患者论文; 磁共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手段论文; 造影论文; 这两种论文; 影像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