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男篮联赛改革与推广述评_篮球论文

全国男篮联赛改革与推广述评_篮球论文

改革普及当并举 全国男篮甲级联赛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男篮论文,甲级联赛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5—’96中国男篮甲级联赛已于4月7日结束了全部比赛,获得前四名的队依次是八一、广东宏远、北京、辽宁。上个赛季获前四名的是八一、前卫、辽宁、北京。拿这两个成绩表一比较,就可以发现本赛季的一个重大新闻,那就是去年亚军前卫队不仅名落孙山,而且降为乙级队。初次打入甲级联赛的广东宏远队则先后击败八一以外的诸队,又力挫北京、辽宁,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今年的比赛谁唱主角?一是国家队队员,二是老队员。以前四名为例,八一队拥有5名国手,广东则拥有一批老国手、老健将,北京队中 ,国手单涛、巴特尔和老队员闵鹿雷是台柱子,辽宁队吴乃群、吴庆龙、于学鹏、李晓勇等仍在继续挑大梁。就连第10名的江苏队,在保级战的关键时刻,也是靠了国手胡卫东连续投进4个3分球而免遭降级的。

为什么国家队队员和老队员能起重要作用呢?一方面反映出国家队队员和老队员技术水平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在的新队员成长得太慢。新队员之所以水平低,原因之一是各运动队都普遍存在着训练管理水平低的状况。而一些队员也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八一队的阿的江说,我五六岁就开始摸球,十几岁时只身来到北京打球。我那时练得很苦,而现在的新队员却不想这么苦练了,练球时想别的东西较多,如收入、文凭等等。现在物价这么高,一个运动员工资只有几百元,看看别人,是无法安心练球的。北京队队长闵鹿雷今年已经33岁了,他10岁开始练球。他说,他十几岁进北京队时,不但要按质按量完成训练计划,而且节假日还要自己加班加点。那时候少年体校篮球班也多,全市十几个区县都有篮球队,基层比赛也经常不断,球员可以通过比赛学到很多东西和经验。现在基层体校几乎全没了,基层比赛也组织不起来了,选队员往往是十几岁了看个子高才要,要了之后现教,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球员来。

怎样发展中国的篮球运动?道路之一是职业化。职业化、职业联赛可以促进球市的火爆、运动员对比赛的重视。但职业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解决“水面”上的问题,而解决不了深层问题。如果没有比较广泛(还不要说是很广泛)的普及面,没有较多的篮球人口,也就不可能有较高的职业化队伍。美国NBA职业联赛的水平很高, 原因之一是职业化制度完备、成熟。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NBA 本土球员95%左右都是黑人,白人极少。前几年,一位美国篮球教练来前卫队执教时我曾采访过他,他说美国大学中优秀的白人球员也很多,但他们发财、就业的门路更广,而不想靠当职业球员谋生。黑人则不行,他们往往出身贫苦,没有篮球,他们只是穷人区中的一个酒鬼、一个乞丐。有了篮球,他们就可以当上百万富翁。打球是实现他们美梦的一条重要通道。

中国的情况表面上与之迥异,而在实质上却极其类似。80年代以前,我国各行业就业人员的收入很低,社会的就业门路也少。尤其是文革时期,参军、当运动员是留在城里不插队或转为城市户口的唯一出路。那时候娱乐也少,电影不多,没有电视,更没有卡拉OK、迪斯科,青少年往往把体育尤其是篮球、跑步当作主要的业余活动。现在,就业门路广了,高收入的行业多了,娱乐方式也多了,运动员反而成了穷人。正如宋晓波曾对笔者说的:“运动员退役时,往往是浑身伤病,一无所有。”现在也还有一些条件很不错、头脑很聪明的青少年仍在练球,但他们不是为了进专业队,而是想通过它加些分,作为特招生进入名牌大学。还有地区间的差异,现在越是大城市,体育条件越好,越不出运动员,上海、天津没有甲级队,北京12名队员中有8人是外地人。因此, 篮球运动必须进一步普及,打球的人多了,总会有热爱篮球的人,爱当球员的人。有了这样的一大批人,又有了职业化,中国篮球的兴旺发达就指日可待了。

标签:;  

全国男篮联赛改革与推广述评_篮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