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中国的首都掘金_投资论文

硅谷,中国的首都掘金_投资论文

中国资本掘金硅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硅谷论文,中国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9月时,北京海投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投金融)驻纽约的投研总监严晓晓通过朋友渠道获知,有持有价值1000万美元左右的硅谷Palantir公司股权的个人卖家在寻求买家。她迅速将这则消息转给了在北京工作的海投金融CEO王金龙。彼时,Palantir这家创办于2004年、由硅谷投资教父Peter Thiel(PayPal创始人)与他的老同学Alex Karp等5人创立的大数据分析公司,估值已超2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排名第四的未上市初创企业,排在该公司前面的分别是打车应用鼻祖Uber、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以及在线房屋短租网站Airbnb。

      但高估值不妨碍众多中国机构对它的渴求。“很早之前,中国这边就有客户想投资这家公司,我们也一直在跟Palantir接触,等待机会,”王金龙表示,“中国的客户预计它会成长为一家千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初创公司),长期持有的话,现在入场预期会赚4~5倍。当然,上市时间和周期没法确定。”Palantir目前的估值已接近200亿美元,王金龙立刻联系Palantir,“我将双方的需求报给Palantir并委派律师来匹配需求,最后将股份转让合同交给Palantir的董事会审核。审批花费了5个星期的时间,从买到卖整个交易在两个月内完成,11月交易结束。”王金龙说。

      成立仅一年时间的海投金融,旗下运作着一个独角兽基金,该基金通过国内募资,已经参与了一系列全球投资交易,投资了海外数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高科技公司,其中包括Uber、Airbnb、Palantir、Pinterest等知名海外独角兽公司。

      两年前,王金龙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金领,他在圣母大学基金会(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endowment)和卫斯理大学基金(Wesleyan University endowment)担任投资部门主管。如今的他,身穿牛仔裤,跟20多个员工挤在北京SOHO现代城的一间4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每月奔波往返于北京和美国之间,主要致力于利用中国市场的资金投资海外的初创公司项目。“很多国内的投资人包括同学亲友都来找我帮忙,想在美国投资。这种需求越来越多,我意识到这是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这是新的风口。”王金龙说。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投资机构,同王金龙一样,正在硅谷寻找着投资机会,希望捕捉到下一个独角兽公司。腾讯原CTO、现七海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明华说:“过去一年里,差不多每一个星期都有中国的投资代表团去硅谷。”股权投资市场服务机构投中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本土基金在美国IT行业共投资了31.4亿美元,占本土基金投资美国资金总投资规模(54.9亿美元)的57%。在前三季度中国本土基金已经完成的25笔赴美股权投资中,有15笔是投向IT和互联网行业。

      过去数年,首先出海投资于美国硅谷的主要是在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围绕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投资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和智能硬件公司:如总部在旧金山的打车应用软件Lyft、定位于90后匿名社交的硅谷企业Whisper、专注体征数据监测设备开发的硅谷公司Scanadu、位于旧金山湾区圣马特奥市的智能跟踪设备公司Tile、硅谷的虚拟现实聊天平台AltspaceVR、硅谷的游戏视频录制和分享公司Kamcord、硅谷智能硬件孵化器公司Playground Global、总部在西雅图的安卓定制系统开发商Cyanogen等。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部虽在旧金山湾区办公,但其在美国投资的区域和行业比较广,覆盖了游戏、电商、智能家居、安全与技术等领域。最近一年多投资的6家公司分别是:Lyft、旧金山多人社交游戏开发公司Kabam、西雅图母婴用品团购网站Zulily、硅谷智能家居公司Eva Automation、位于纽约的互联网古董拍卖商FirstDibs、硅谷移动安全和加密技术公司V-Key。而百度这段时间则只在美国投资了Uber和位于旧金山致力于CDN服务与云安全的公司CloudFlare。

      “BAT(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巨头出海投资除了完善自身的产业格局,也是三者之间的竞争在海外的延续。”投中集团负责大数据业务的高级运营专员满杉向《商业周刊/中文版》表示,“但2015年BAT加上奇虎360这些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的总投资额,只占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资金(在美国科技领域)投资总金额的28%左右,在该领域,占主流的仍然是传统的私人股本和风险投资(PE/VC)机构。在2015年投往美国互联网和IT领域的资金中,传统PE/VC与互联网企业战略投资部门这两类机构的投资资金比重约各占一半。”

      投中集团副总裁杨晓磊指出,在投资美国的中国本土PE/VC机构中,早期出境投资的主要是两类:一是从产业资本衍生或转型出来的PE/VC:如复星国际、弘毅投资、中信资本、赛领资本等:二是明星投资人从体制内出来后创业去海外投资的:如方风雷的厚朴基金、田溯宁的宽带资本等。“国内产业背景的风投机构出海,早期都围绕自身的产业资源链条在投资。而明星投资人创业的风投机构出海,则以投资领先技术领域为主。”杨晓磊表示。

      “2012年华创资本有位斯坦福大学的同事离职创业,他此前在斯坦福大学积累了众多的资源,于是双方便合作开始在硅谷投资。”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向《商业周刊/中文版》介绍,从2013年开始,华创资本先后投资了Wish、Pipple Labs、Pomello、AnalyticsMD、8 Securities等20多个美国的初创项目,但均为早期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2000万美元。而海银资本创始人王煜全则透露,过去两年中,该公司已经投资了WiTricity、Terrafugia、Lightsail、1366 technology、MC10、Wicab等10多家美国的科技创业公司。

      还有一些从华尔街回国的创业精英凭借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关系,将赴美跨境投资作为了创业机会,如海投金融的王金龙,以及方源资本的创始人唐葵等——后者曾在高盛公司投资银行部工作11年,回国后创办了中国本土基金方源资本,2014年该公司投资了美国百利得(KSS)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熊伟铭认为大部分中小本土基金前去美国投资,扮演的只是一个“Trader”(交易员)的角色。“很多本土基金刚开始去美国投资都像我们这样,比较机会主义地寻找能获利的交易。我们在海外包括美国都没有团队,更多是依赖我们过去已经投过的创业者,或者之前合作过的美国朋友介绍项目。我们发现有投资的机会就会参与。”

      投中集团杨晓磊指出,中国资金流入硅谷,不排除2015年中A股下滑之后,出于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资本外流加快的原因。此外,“现在国内上市退出难、估值高、资产价格贵,去海外投资也是避险行为。”他认为投资是非常本土化的业务,怎么管理海外企业和进行海外退出将是这些投资机构最大的问题。跨境早期投资风险很大,他更看好跨境并购,认为规模较大的中后期投资才会是海外投资的主流。

      而熊伟铭却看到了捕捉美国“独角兽”的机会。他指出,上一轮硅谷互联网投资热潮中诞生了Facebook、Twitter等一系列知名独角兽公司,但那时中国本土风投并未长大;2008年后诞生了Uber、Airbnb、Pinterest等,但中国本土风投又在忙着国内投资,错过了这些公司。“现在中国本土风投不想再错过下一轮的美国‘独角兽’,将眼光都盯紧了硅谷。”熊伟铭说。

标签:;  ;  ;  ;  ;  ;  ;  ;  

硅谷,中国的首都掘金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