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为教育改革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着深远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现状,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意义和策略,最后探讨了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形式多样;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14-01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也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理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物理课件,开展物理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物理过程发生过以后,便事过境迁,它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能再次让人去经历和体验,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物理材料来认识物理过程,但前人遗留下来的物理材料是极其珍贵有限的,要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地全面地接触这些材料是极其困难的。而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观看到大量的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复原物理形象的原貌,这对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物理认识大有裨益。
2.物理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
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面已经比较广泛,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也涵盖着科技、文化、教育、思想、外交等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物理知识系统。以前通过板书图表或语言表达的方式来讲解物理知识体系复杂的关系,但限于教学时间和板书篇幅,不可能揭示得淋漓尽致,而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建构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的结构框架,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变得形象清晰,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做到的。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单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更容易接受那些生动形象的物理表象。特别初中基础年级的学生,其心理素质的发展,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将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教学实际,制作课件
课件展示的知识内容必须与教材相适应,也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课,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整合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越来越多,“拿来主义”的课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学需要,但可以利用多个课件的内在资源,去粗取精,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组合,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课件为教学服务,而不至于被课件束缚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可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学思路被信息技术所左右,自己好的教学风格被计算机演示的程序所湮没,最终失去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教师恰当的、精要的讲解,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及时的操作示范等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那种流水线式的、一放到底的信息技术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3.注意与其他常规媒体的有机结合
有的教师尝到信息技术的甜头后,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了其他常规媒体的运用。事实上,任何教学媒体都有所长,以有所短。尽管信息技术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直观教具、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常规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化教学。
4.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信息技术技术在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内容可接受程度的同时,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受到限制。因此,在电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启发式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屏幕上提供的文字材料或画面,提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是急于回答,而是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可以提供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一些枯燥、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亲切、直观、形象,并且多媒体的应用可以缩短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切实优化物理教学过程,使师生双边交流更加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在中学的普及,它在发挥和体现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协同性等方面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为物理教学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益处,必将有力促进物理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茂明.信息教育与初中物理教育的巧用整合[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11):54.
[2]蒙绍伟.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8):273-274.
论文作者:宾业崴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物理论文; 初中论文; 学生论文; 课件论文; 教师论文; 形象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