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把握命题新走向——谈2006年中考政治科备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年中论文,新课标论文,走向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近两年中考政治试题的新特点
1.重视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日益减少。
近两年来,各地中考试题(除时事题外)大都注意把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考查目标,基本上都把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为这学科考查的重要任务,几乎没有了纯记忆性的试题,试题都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考试的形式来看,全国各地实行开卷考试的地方越来越多,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2005年桂林市第16小题:
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我们所学哪些观点或道理,(任选其中三则作答)
(1)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人弃权,无人反对,2896人赞成,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2)2005年三大战略助推某县经济发展: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以招商引资培育县域经济新亮点,以城乡统筹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
(3)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植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累计增产4000亿公斤。
(4)桂林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后,又继续向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
该题的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3)实际是考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两个知识点,设置灵活,突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2.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
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新课标的显著特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内容都更加注重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情景,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题目具有鲜明的生活化和现实性。如2005年南宁市第17小题:
某校八年级学生壮壮迷上玩游戏后,上课经常无精打采,有时甚至旷课。班主任李老师对其进行了耐心教育,但他仍然我行我素。于是李老师到他家家访。家访后壮壮父母配合学校加强了对他的教育和督促,也未能改变他。壮壮的学习成绩日渐下降。为此,李老师和壮壮父母忧心不已。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壮壮的成长得到了哪些方面的保护?
(2)如果壮壮是你的同学,你打算如何全面动用所学知识劝说他?
该题针对学生中普通存在的迷恋游戏影响学习这一现象而设置,通过答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体现了新课标的追求“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3.重视考查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针对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新要求,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中考政治试题增加了“活动与探究”或“实践与探究”的新题型。如2005年柳州、北海市第23小题:
材料一:放学了,一群男孩子女孩子一路上说笑着回家。他们的家就在马路对面,可长长的一条隔离栏让同学们回家需要绕很长的弯路……
材料二:据了解,2004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学生死亡4423人,受伤20917人。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假如你是材料一中的一名男孩或女孩,你会怎么做?
(2)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3)某校准备开展“交通安全月”宣传活动,请你以该校学生的身份出谋献策:
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
②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写一句与同龄人共勉。
4.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都有一部分开放性的题目,允许学生有言之成理的回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创造的空间。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还出现了多元化,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2005年南京市第31小题:
今天是小明15岁生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小明期盼着父亲把切好的第一块蛋糕给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今天的主角,不料父亲却把第一块蛋糕递给了请来的张阿姨,小明为此很不高兴。
这时猛然听见父亲说:“小明,站起来,向张阿姨行礼。”小明有点茫然,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两眼斜视,望着墙角。
父亲接着说:“十五年前,生你的那天,是张阿姨送你妈妈去医院的。”
张阿姨慌忙阻拦说:“孩子,你应该给你妈妈行礼,你出生那天,她还坚持上班,一下子就晕过去了。你要为妈妈自豪,她很坚强,让你来到了世上。”
母亲有些激动,站起来,双眼含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小明,看了十五年了,好像仍然没看够。
小明望着母亲眼角日益加深的皱纹,脑海中浮现出父母为自己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的场景,而自己却常常埋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想到这些,小明感到非常惭愧。……
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
(2)如果你是小明,你在当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要求:列举的行动要切合情境,具体可行。)
该题的第二问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只要学生列举的行动切合当时情境,具体可行,即可得分。此外还增设创意分2分,鼓励创造性思维。
5.重视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中考试题呈现的趋势之一是:根据文字、图表、数据、漫画所给的背景材料,回答有关问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试题略)
二、2006年中考政治复习策略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全面把握知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中考政治试题的试题形式越来越多,就非选择题来说,近年就出现了热点透视、时政评述、活动模拟、概括题、图文简答、材料阅读与思考、总结反思与成长、实践探究等多种形式,不管怎么“千变万化”,但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要重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只有理解了教材的基础知识,才能在中考新情景的材料题中按要求正确作答。二要注意归纳整理知识,把握相关、相近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点网络体系,只有这样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知识,才能在考试中正确作答。
2.关注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政治试题贴近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试题都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为切入口,体现出政治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这就要求考生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知识积累,因此考生平时要多关注社会新闻,了解社会热点,并深入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勤思多想,领悟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规律。作为教师应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善于及时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和关注热点问题,注意将时政教学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把时政教育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补充。还要注意与“真、小、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和感悟。要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讲精练,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教材重点,从不同角度、层次,精心设计不同题型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练习要有针对性、有适度,不要搞“题海战术”。同时注意评讲,做到精讲精练,着重讲清审题、解题的思路步骤、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善于从练习中总结规律,找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4.鼓励创新,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要善于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向、逆向、纵向、横向不同角度、层次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教学时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
要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中考试题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或专题研究即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资源展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行论证,形成调查报告或政治小论文,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